
【江山多娇】五保爷(散文)
凛冽的西北风打着呼哨席卷大地,光秃秃的树干被刮得发出“刺啦、刺啦”的响声,村庄的巷道里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影,就连平日里撒欢疯跑的狗都躲进了窝里。这样的气候,唯有五保爷会外出给家里的羊找干草,但他的影子不会出现了,因为他已去世有些年头,掐指算算,约摸有十多个年头了。时至今日,人们已经渐渐忘了他,就连那些和他一起卖羊奶的小孩都忘了曾经的往事。
他是村里的五保户。缘于此,根据年纪及辈分,人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五保叔”或者“五保爷”。日子久了,人们都习惯了,包括他也一样。每当村里那些奶声奶气的孩子叫他“五保爷”的时候,他是非常开心的,嘴角翘得高高的。
五保爷没有老伴,也没有孩子,始终孤零零地生活着。据说他是从外地逃难过来的,或许他觉得村里人还不错,就待在了本地。最初,他住在村外临时搭起的窝棚里。一路逃难过来,除了乞讨,再捡拾些废旧物品换点钱,加之好心人给的,他也有了一点积蓄。虽然很少,但也算是一份家产。他利用那点钱买了两只羊,每天晨起赶着羊去野外吃草,午后回家做饭,然后再去放羊。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五保爷已经养了几十只羊,等他将那些羊全部卖了后,便攒够了盖房子的木料、胡基、砖瓦。在村里人的帮助下,五保爷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虽然只是普普通通的三间土胚房,但这好歹也算是个家。五保爷有了家,大家都很高兴,他更高兴,每天放羊时,都显得精神了许多。他本来就爱笑,这下可好,脸上的笑容变得更灿烂。
村里家家户户都养羊。每天晨起,只要天气晴朗的话,人们都会将家里的羊全部拉出来拴在门口。晨起,金灿灿的太阳从东方渐渐升起,一道道金黄的光将村庄完全笼罩起来,远远望去,村庄的房屋、树木犹如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外衣。新鲜的空气不断在村里流淌着,人们纷纷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扛着锄头向农田走去。太阳渐渐升高了,光线的颜色变得深了许多,村庄巷道里的羊儿时而津津有味地吃着青草,时而伸直脖子叫几声,紧接着传来一阵阵“咩咩咩”的羊叫声,那叫声很清脆、很委婉,听来有种很亲切的感觉。对于羊,大家都很爱惜。五保爷更是疼爱,因为那座房子就是靠羊换来的。
村里人养羊都是为了换钱补贴家用,因而大家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只不过,五保爷自从盖起了新房子之后,或许是曾经过分劳累的缘故,他便落下了病根,整日里都不断咳喘着。他再也管不了那么多的羊,只能养一两只,随便换点钱能维持最简单的生活就足矣。对他来说,这就够了,他是典型的“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那时,五保爷已年近八旬。
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间,五保爷在村里已经生活了长达五十年之久。如果没人刻意想过去的那些事,一时间,没人能想起他是逃难过来的,大家一直将他当作本地人看待。五保爷为人和气,任何时候都是一脸的亲切笑容,从来没见他发过脾气,甚至连大声说话都没有遇到,不论和谁说话,他都是一副乐呵呵的模样。因而五保爷和大家的关系处得很融洽,不管是谁见了他,都会亲切地称呼一声“五保叔”或者“五保爷”。
虽然五保爷年纪大了,但手脚依然利落,那两只羊被他养得白白胖胖的。每逢暖春,村里的老羊都会陆续产下小羊,村里到处都是不断蹦蹦跳跳的小羊羔,这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也是五保爷最开心的时候。孩子们各自抱着自家的小羊羔,一起来到五保爷家门前,看着眼前紧紧聚在一起的小羊羔,大家都很开心,最开心的就是五保爷。他从家里拿来好吃的糕点、糖果,分给孩子们吃,看着他们津津有味地吃着那些糖果时,五保爷禁不住落泪了,那是幸福的泪水。由于五保爷没有孩子,他特别喜欢村里的小孩,不论遇到哪个小孩,他都会送些糖果给他吃。孩子们吃完糖果,便亲切地和五保爷待在一起,听他讲过去的故事。虽然五保爷的故事已经讲了很多遍,但孩子们依然听得很入迷,如同在听一个神奇的童话故事。
五保爷的故事,讲述了放羊娃一路逃难,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建立幸福家园的事。其实,孩子们并不知道,故事里的放羊娃就是眼前的五保爷。他们只觉得五保爷的故事感人,而且很亲切,因为他们时常和羊儿生活在一起。和羊儿相处时,是很甜蜜的,尤其是小羊羔添手指头时,一股酥麻的感觉总会渗入心头,那种感觉特别奇妙,心里不断打着激灵,浑身一阵阵的舒爽。
等那些小羊满月后,便被人们卖了。当小羊羔被卖时,每个小孩都是泪眼婆娑的。虽然他们急切想要挽留小羊羔,但心底却明白不能那么做。养羊就是为了换钱,进而改善家庭的生活,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纵使心有不舍,但也无能为力,唯有将那些思念永固心头。每当那时,五保爷总会安慰着每一颗幼小的心灵。当那些小孩面对小羊羔的离去而不断抹着眼泪时,五保爷总会轻轻地抚摸着那颗小脑袋,软语劝慰一番。小羊羔被卖后,孩子们渐渐从短暂的悲伤中走了出来,他们每天都跟着五保爷去邻村卖羊奶。
每日晨起,东方的天际刚刚露出鱼肚白,大人们陆续起床来到羊圈里挤羊奶,而小孩也会眯着眼站在一旁,小心抚摸着老羊,面带微笑看着小桶里的羊奶。一只羊每天能产两斤奶,一斤羊奶一块钱,这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每天卖羊奶换来的钱,可以维持一家人最基本的日常生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虽然干不了多少事,但却可以给家庭的富裕增添一点助力。
大人挤完羊奶,将装有羊奶的小桶交给身旁等待已久的小孩,并嘱咐一番,以防路途出现意外。对于每个小孩来说,他们都懂得那些羊奶意味着什么。因而大人的嘱咐往往显得有些多余,纵使他们不吩咐,孩子们去卖羊奶的一路也是小心翼翼的,更何况,还有五保爷呢。村里的小孩都喜欢五保爷,就连那些最调皮捣蛋的,也对五保爷的话言听计从。
大人扛着锄头走向田地,小孩们纷纷手提小桶来到五保爷家门口。五保爷笑眯眯地看着每一个提着小桶的小孩,他的嘴角高高地翘了起来,不断夸着眼前的小孩能干、懂事。在五保爷的夸奖下,所有的小孩都很高兴,他们纷纷手提小桶踏上了卖羊奶的道路。收羊奶的商贩往往待在邻村的商店门口等待大家前去。从村口到那里,中间要走不到二里远的一段路。走在路途,尽管那些小孩全部累得胳膊肘酸痛而不断颤抖着,但他们依然咬牙坚持着。纵使五保爷提出要帮忙,他们也不会答应,一直咬牙在坚持。五保爷看着一张张紧皱眉头用力的脸庞,他满脸的褶子瞬间舒展开来,在那一刻,眼前的小孩仿佛都是他的亲生孩子。他默默地给眼前的孩子加油,不断鼓励他们胜利即在眼前。等羊奶味越来越浓时,就快到收购点了。
孩子们很听话,手提小桶按序排在五保爷的后面。五保爷扭头看了看身后的小孩,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面对五保爷的点赞,孩子们变得更加的出色。一张张小脸上洋溢着说不出的自信,任谁看了,都觉得眼前的孩子仿佛一瞬间长大了许多,无论做什么事,肯定都是胸有成竹的。五保爷带领孩子们卖完了羊奶,沿原路返回。此时,孩子们变得活泼起来,不断蹦蹦跳跳着,时而装扮出飞翔的姿势,时而又猛地扑向五保爷的怀里。五保爷笑了,孩子们也笑了,爽朗的笑声不时传来,不断在广袤的天际里回荡着。
一晃又过去几年,一切照旧,只是五保爷的身体变得更糟糕了,但他依然坚持养羊,而且带领孩子们去卖羊奶,只是他的步伐变得迟缓了许多,孩子们走在路上时常要等待他。昔日的小孩长大了,五保爷却老了,但他依然是快乐的。每当看到那些高大的身影迎面而来时,五保爷的眼角都是湿润的,仿佛眼前的小伙子是他的亲人似的。村里所有人没把五保爷当外人,逢年过节,时常邀请他去吃团圆饭,让他也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气氛。
五保爷终究还是走了。他走得很突然,没有任何预兆,一觉睡了过去。那是一个寒冬的清晨,凛冽的寒风席卷着村庄,树木、房屋仿佛有种承受不了寒冷的洗礼似的,而发出一阵阵若有若无的痛苦呻吟,其间还夹杂着声嘶力竭的羊叫声。村里的羊很多,而且叫声不太相同,有的调长,有的调短,但冷空气中的叫声却蕴含着无尽的悲痛。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跟随羊叫声的方向走去,等大家纷纷来到五保爷家门口时,大家都突然想到了什么。结果和大家预料的一样:五保爷驾鹤西去。
或许,五保爷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很清楚,他提前给自己安排好了后事,等人们准备手忙脚乱地忙活时,眼尖的人才发现一切早已准备妥当:五保爷穿着印有大黑“寿”字的老衣,卧室的木柜上有一把没锁的小匣子,待人们打开看了看,匣子里有一叠钱,还有堂屋下早已备好的棺木、桌椅。面对眼前的这一切,在场的人,不管是年老的,还是年轻的,都禁不住泪盈满眶。接下来的日子里,人们在离村庄不远处的公坟里,为五保爷打好了墓穴。
三日后的清晨,人们自觉地集合起来,准时为五保爷发丧。尽管天寒地冻依旧,但大家的心都是火热的,五保爷的身影不时浮现在人们的眼前。村里的小孩全部为五保爷扶灵,虽然他没有孩子,但这样的场景绝对是有史以来的独一份。在所有的孩子心目中,早已将五保爷当作自己的亲人。
安葬完五保爷,晴朗的天突然变得阴沉沉的,稍时,纷纷扬扬的大雪在天空飞舞着。如果葬礼结束,出现这样的情景,那是喜庆的象征。这样的喜庆,不知五保爷究竟会送给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