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 昆明二吃,耐人寻味(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 昆明二吃,耐人寻味(散文)


作者:京城散人 秀才,1707.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637发表时间:2018-02-19 16:45:33
摘要:昆明一种饼、一种烧卖虽价廉物美,其口感、制作和品相比起其他地方肴馔也未见多少“大不同”之处,但细细咀嚼,却蕴含人生道理。前者因“雪中送炭”而使美食名播四海;后者因“锦上添花”而成为地方名吃。人一生,难测的命运与之相似。难得的,是如何把握!

若在飞机上鸟瞰昆明,会联想云贵高原斜挂的玉佩。若在梦里寻觅昆明,她像睿智绰约的南国少女。当冬寒南袭时,乌蒙山、大凉山以坚实的脊背力阻寒流、状如英雄救美;当印度洋的暖流随西南风款步而至时,她又笑盈盈地出迎接纳、相拥相倚,故此,她四季如春、生机盎然、繁锦明媚、花颜永驻。
   若在闹市区拥抱昆明,会感知漫天云霞垂落大地。若在春节走近昆明,她酷似通体清馥的花之仙子。当春寒料峭,北方依然持续萧索时,大观公园的数十万株郁金香蔚然成海;黑龙潭公园片片梅丛伴随吟唱;昙华寺近万株牡丹凸显花潮,西华公园水仙花造型在花匠雕琢下,凌波展姿……若到南国赶上春,有谁不想与春住?
   即便是新春佳节,即便是花团锦簇,我依然不忘登高访古、远眺追怀。在这个城市漫游的那几日,我几次独上城西大观楼。每每凭栏小饮雨前茶之时,奔涌到眼底的五百里滇池更显深不可测。春城的花色茶点上桌,附着、点缀的名人轶事显得余味悠长。抬望眼,看古今第一长联意境深远。垂目思,云之南诸多景象靓丽壮观!闹市中的花香彩幌虽然抢眼,又哪能及素食清饮、笑对江天,随云起云落怡然一咏、随潮来潮去傲然一啸?
   我看到长联中有“东骧神骏,西翥灵仪”之句时,忽想起昆明小吃中颇具代表性的凤翥麦饼。“翥”,在词典中被解为“飞”的意思。一旦滑落在诗赋或逸闻里,便难以掩饰史潮带来的几许苍凉。唐代诗人宋之问在翻越大庾岭时,鉴于当时的心境,曾悲怆地吟出“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20世纪40年代的秋天,昆明一商人携妻子杨凤芝在郊外漫游,不想在山中迷路,及至垂暮时分,风雨大作,二人饥寒交迫,无处栖身,近乎绝望时,幸遇一农户把它们引到自己的家中,端来牛奶请他们解渴,端来面粉请他们做饼。杨凤芝由于疲劳过度,在和面时,不慎将牛奶碰翻在面中,她索性将错就错,烙制成了“牛奶煎饼”。当商人与农户尝到这味美香柔的饼时,交口称赞杨凤芝的“绝艺”。后来商人病故,杨凤芝因常思忆二人携手同游时遇难、遇救,巧做“奶饼”的往事,就在昆明凤翥街开了一家饼店,专做那种曾被丈夫连连称道的饼,借此怀念数十年相濡以沫的情侣。谁知这道美味,很快便畅销于昆明。因杨凤芝眉清目秀、店又开在凤翥街,饼的形状与味道又十分诱人,人们为此饼起了两个名字,一是凤翥麦饼,二是摩登粑粑。任风雨沧桑几十载,也没改变“老昆明”和外地人对此饼的钟爱。
   那日,我走出大观楼时,已是夕晖斜照。漫步市中心,恰在这家老号饼店前经过。一位年轻秀美的女导游,向外宾作如此介绍:“到昆明不吃摩登粑粑,就像外地人到北京没吃烤鸭一样,会留下遗憾”。我细细听着,继而,又听到一款游云南不应错过的小吃“都督烧卖”。
   大江南北有两种烧卖不但形色美观、味道香美,而且都有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北京“都一处”烧卖,与乾隆帝品夜点、赐匾额的故事密切相关;而云南的都督烧卖,则能引出清末云南督军唐继尧“便装购烧卖”的故事。
   为此,我专程来到都督烧卖的发源地——云南宜良县。
   由于“探访食文化”心切,故此直奔主题,竟然放弃去九乡观看地下倒石林,忽略去岩泉山赏读摩崖石刻,忘记了去荫翠峡摇桨荡清波……然而,当我苦苦探问时,当地人异口同声告知,这种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小吃,其鲜明特色,早已从此地延展到省府。因此,最好去昆明市的五一路去找,于是,我连夜返回昆明。
   几经辗转,终于来到都督烧麦烧卖店门前。忽见到老店隔壁,有一位在自家门前闲坐、年逾八旬的长者,精神矍铄、声若洪钟,他见我在追溯都督烧卖的源头,便饶有兴趣地讲给我一段往事。随着老人叙述,那段情景,恍然从百年前渐渐拉近……
   清宣统年间,云南督军唐继尧便装出游,慕名来到宜良烧卖店老号。当时,由于这家“祝氏映兴园”的烧卖形美味美,有些供不应求,老板为了使排队的人都不虚此行,每人只限购3个,唐督军买了3个当时就放入口中,觉得滋味美不可言,就又掏出了钱。烧卖店的老板见这位现买现吃的老者又要买,就以常规为由拒绝。督军笑着问:“要是督军来了呢?”老板毫不犹豫地作答:“即便督军驾到,也只卖3个!”数日后,几名军汉找到店老板买烧卖,大家方知,那位想多买几只烧卖的老者正是镇守云南的唐督军。由此,“都督烧卖”一时间名声大噪。
   昆明一种饼、一种烧卖虽价廉物美,其口感、制作和品相比起其他地方肴馔也未见多少“大不同”之处,但细细咀嚼,却蕴含人生道理。前者因“雪中送炭”而使美食名播四海;后者因“锦上添花”而成为地方名吃。人一生,难测的命运与之相似。难得的,是如何把握!

共 188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年节时分,宴客待友,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作者笔下,拈来名吃,风翥麦饼,饱含深情,凄美故事,更具特色。摩登粑粑,名扬四海,都督烧卖,历史悠久。食味索源,引经据典,文笔凝炼,内容丰盈。 探究文化,几经辗转,路遇老人,美味出处,娓娓道来。寻觅美食,兼入故事,妙笔生花,引人入胜。更为可贵,一道美食,人生道理,暗含其中,若非高人,岂能悟透,好文佳作,推荐赏读![编辑:红尘一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尘一莲        2018-02-19 16:48:00
  问好老师,拜读佳作,感谢老师,赐稿星月!
2 楼        文友:红尘一莲        2018-02-19 16:49:31
  美食索源,历史悠久,由美味感悟人生,实属高人,向老师学习了!
3 楼        文友:京城散人        2018-02-19 17:41:55
  谢谢星月热情推出,红尘一莲放弃节假日休息给予评析!
本名:冯新生。笔名:心声、京城散人。 生性散淡、诗文为伴。云下行游、茶旁敲键。 笑看功利、远离羁绊。敬仰禅林、心香一瓣。
4 楼        文友:京城散人        2018-02-19 17:50:20
  四海漫游,所见的美食不胜其数。只有吃出文化,品出滋味,还算得上游有所值!
本名:冯新生。笔名:心声、京城散人。 生性散淡、诗文为伴。云下行游、茶旁敲键。 笑看功利、远离羁绊。敬仰禅林、心香一瓣。
5 楼        文友:五月潭        2018-02-20 07:05:42
  吃的,品的是文化,所以,读这样的文章也会觉得有嚼头。为冯老师点赞。
6 楼        文友:京城散人        2018-02-20 07:34:41
  多谢五月潭持续关注、热情鼓励!
本名:冯新生。笔名:心声、京城散人。 生性散淡、诗文为伴。云下行游、茶旁敲键。 笑看功利、远离羁绊。敬仰禅林、心香一瓣。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