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八一】延安拜访老红军的回忆(随笔·旗帜)

精品 【八一】延安拜访老红军的回忆(随笔·旗帜)


作者:军旅作家18 探花,12411.4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497发表时间:2018-02-22 14:12:43

【八一】延安拜访老红军的回忆(随笔·旗帜)
   我在中学课本里学过关于长征的文章,特别是——《长征·七律》
   一九三五年十月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读毛主席的这一首诗,心中马上就有一种激情,我想起来在小学的时候,就为村里的军属做好事,扫地、抬水,在老师的带领下上街喊口号“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喊“保卫祖国,向解放军学习”……
   中学毕业后,我如愿穿上了绿军装。在军队报纸发表几篇文章后,很幸运地就调入革命圣地——延安的军营。
   1990年春季我来到延安解放军医院。政委杨军旗上校给我说:“延安是艰苦一些,但是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万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了13个春秋。现在延安还有很多老红军,需要我们为老区做贡献的。你来延安,要有吃苦准备,发挥自己特长,为老区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当即表示“不怕吃苦,不怕困难。”
   杨军旗政委说:“军区领导跟我说:有你这一面军旗插在宝塔山、延河畔,首长就放心了。”
   我看着杨军旗政委微笑着,感到他的名字,真的很有意思。
   杨政委说:“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里,你应该好好看一看。你来延安,也算是重走长征路的。”
   我找来《毛泽东选集》就看到了毛主席的这一篇著作。
   “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上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谁怀疑我们领导革命战争的能力,谁就会陷进机会主义的泥坑里去。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我在中学时期听语文老师讲解,没有理解这么多,如今在革命圣地延安,重新学习就有了特别的感受。
   5.1国际劳动节到了,杨军旗政委计划带领新来的官兵去南泥湾参观。真是没有想到,延安在这一天竟然下雪了。
   下雪了,山路危险,我们取消了去南泥湾参观学习活动。我又一次学习了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延安“八一敬老院”里住着9个老红军。我向杨军旗政委请示,想去拜访老红军。
   杨政委同意了,又安排几个女兵、军医、护士,我们一行十几人,坐着军车来到“八一敬老院”。老红军很高兴,我们帮助老红军剪指甲、洗头、扫地,给他们唱歌、扭秧歌。敬老院有十几间窑洞,每一位老红军住一间窑洞。窑洞里边冬暖夏凉,只是光线差一点儿。
   几次去敬老院之后,一个女兵给我说:“老红军生气了,想叫我们帮助他写告状信。”
   我忙问:“什么原因呢?”
   “老红军贡献那么大,因为无儿无女,现在住在敬老院,本来应该享福的,但是每天只给老红军吃两顿饭。”
   我说:“再问其他老红军,难道说老红军每天都吃两顿饭?我给杨政委汇报一下再说吧。”
   女兵问了,证实了存在这一个问题。杨政委说:“不用写告状信的,我给地方领导说一下吧。”
   我们再去敬老院时,院长跟我说:“老红军睡懒觉的时候多,工作人员上班,八点开始给老红军做饭,吃过饭就差不多十点了。工作人员下午上班,就开始给老红军做饭,四点吃饭,在陕北许多地方的老百姓都是一天吃两顿饭的。我们敬老院也给领导汇报了几次,如果再增加几名工作人员,就可以保证老红军吃上三顿饭了。”
   我听后心里有一些不舒服,但也入乡随俗表示理解吧。杨政委也说:“这事不能太急,咱们多去几次,多给老红军带去一些快乐吧。”
   老红军告诉我们,八一敬老院马上要给一位八十岁的老红军过生日。杨政委很高兴,买了生日蛋糕,我们准时来为老红军过了一个愉快的生日。女兵唱生日歌,吹蜡烛,祝老红军爷爷生日快乐,扭秧歌,老红军开心的笑声,传出了窑洞。
   第二天《延安日报》就刊发了一篇新闻报道《八一敬老院里的笑声》。图文并茂,感人至深。
   兰州军区领导来延安,也看望老红军,省军区的领导也来看望老红军,据通知,上将刘华清副主席也要来看望老红军了。陕西省、延安市领导也重视了,老红军搬出了窑洞,住进了新建的二层小楼,一层是老红军,每人住一间房,楼上是工作人员住,每一名工作人员照顾一位老红军,敬老院院长也换成了一位年轻人。老红军都睡着席梦思软床垫,被褥、衣柜、桌椅都是新的。
   开始老红军还是很高兴的,但是不久就出现新问题了。经常检查卫生,老红军想睡懒觉也不行了,院长很凶的样子,动不动就批评老红军,被子乱了,衣服乱放了,东西放的地方不对了,把老红军当小学生批评,态度不好,特别是有一次,一个老红军在半夜起床时,翻下床来倒在地板上,过去睡土炕,炕边是硬的,习惯了硬的炕边,换成席梦思床垫是软的,就翻倒在地了。
   我据此情况和服务员沟通了一下,就在老红军的席梦思床垫边垫了一块木板,这办法解决了老红军夜间起夜翻倒在地的问题。
   我开始每月去一次敬老院,后来每月去四五次,老红军对我有了一种信任感,见了面总是说一些有趣的情况。因为出差,我有两个月没有来敬老院了。这一天来到敬老院,年轻的院长就给我诉苦说:“我任劳任怨工作,却遭到老红军反对,领导批评我,可能马上要换我的工作岗位了,不能当院长了。调换工作岗位无所谓,只是老红军说假话,把人都快要气死了,你想一想,我连一指头都没有指他,他却说我打他老红军了。真是太冤枉人了,你相信吗?”
   我看着年轻的院长生气的样子,就安慰说:“老红军年龄大了,可能是出现幻觉了吧?是不是心里有矛盾了,我找一个机会,给老红军沟通一下,老年人就像小孩子,逗他们开心了,什么事情也就没有了,如果小孩子不开心了,会骂我们的。我们能怎么办?生气有什么用?揍小孩子一顿?不行吧。不要太在意了,想开一些吧。”
   年轻的院长无奈摇一摇头走了。几个老红军跟我说:你很长时间没有来,是不是忘记老红军了,是不是调走了。接着说了一些近两个月来敬老院里发生的趣事。
   几天之后,年轻的院长真的调离了,又换了一位院长。我这一次来到敬老院,老红军张爷爷主动跟我说:“年轻人当院长太张狂了,当一个院长就了不起了,军阀作风,批评我们太过分了。我们几个老红军都对他有意见,正好省军区领导来敬老院,问我们有什么意见?其他人不敢说,我马上举手大声说:院长太霸道,打我,我从床上摔倒在地了。一句话,就把院长气蒙了,他说没有。 我说:你敢说有吗?你承认了,我就原谅你。院长说:你说假话。我马上反问:你不说假话?你说的假话还少吗?院长满脸通红,大家劝走了他。你看看领导信谁的话?现在他彻底调走了。”
   我看着老红军得意地笑着,就微笑着问:“你说,院长到底打你没有呢?”
   “没有。我半夜从席梦思床上翻倒在地,就是因为他,我在席梦思床上放了一块木板,他批评我,让人把我的木板拿走了,我才翻倒在地的,这不算是他打我了吗?”
   “这样不好吧?这应该算是您老红军说假话的。”
   “说假话怎么啦?咱们关系好,就是你真打我了,我也不会在省军区领导面前说你打我的。”
   我笑了,看着得意的老红军,心中感慨,这真是一个老顽童呀。
   副主席刘华清上将一行来到延安八一敬老院,和老红军座谈,问老红军有什么要求,有什么建议?
   老红军张爷爷马上举手,他说自己无儿无女,但是自己一奶同胞弟弟的孙女,经常来敬老院照顾他,想当女兵。
   刘华清副主席马上说:“好呀,老红军的孙女想当兵,我们革命队伍后继有人……”
   到了冬季征兵时,老红军张爷爷领着孙女来了,征兵办不同意。张爷爷一气之下,带着孙女坐上火车去了北京,刘华清副主席的秘书打电话给延安的征兵办公室,张爷爷的孙女终于圆了当兵梦。
   张爷爷给我说这一件事时,仍然很激动。我说:“女兵不多,地方许多女青年想去当女兵,就是不少领导四处找关系,自己的女儿还不能当兵呀。所以,你的孙女想当女兵就困难了,竞争激烈。”
   “副主席刘华清已经答应了,他们还不执行,我不去北京,能行吗?”
   “老红军胜利了,不要生气了,应该高兴才是呀。”
   “应该高兴的,我争取活到一百岁,南泥湾的老红军李志安,现在已经105岁了,他为南泥湾三五九旅的王震旅长当炊事员,王震进北京时想带上他,他说他没文化,不去北京了,就在延安吧。什么时间你去看看他吧。”
   “好,我找一个机会去拜访一下。”
   几天之后,有一位老红军来我们解放军医院体检,在办公室门口给我说:“你能叫我在办公室坐一会儿吗?”
   “好,快来坐吧。”我很高兴地说。
   他坐在我的办公桌对面,说:“你猜我今年多大了?”
   “八十五岁?”
   “不对,你再猜?”
   “九十岁?”
   “不对。我今年105岁了。”
   我很惊讶。他身体健康,乐观开朗,这就是李志安,根本看不出来他已经105岁了。几天之后,我就看到了一本杂志,在封底上有老红军李志安和两个少将的合影,少将分别是陕西省军区的司令员和政委。
   我看着照片,思绪万千,想起来南泥湾三五九旅开荒大生产运动,想起来王震旅长在长征路上发生的故事以及南泥湾军民大生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感人场面,想起来延安民歌《绣金匾》《东方红》,想起来毛主席、朱老总、周恩来的延安岁月。
   北京传来好消息:1993年1月将在延安召开全国“拥政爱民、拥军优属”运动五十周年纪念大会,来自全国的军队和地方的“双拥模范城、拥军单位、爱民单位、先进个人”齐聚延安。在大会召开之前,有很多老红军的故事需要采写,我心情激动,努力写作,积极投稿。1992年是我发表稿件的“丰收年”,在《人民军队报》《陕西日报》《三秦都市报》《延安日报》《双拥》杂志以及广播电台等发表百篇稿件,特别是我们部队拥政爱民,为老红军、老区人民服务的事迹,感动了延安大学的中文系师生,他们要创作报告文学集《情洒延河畔》,杨军旗政委就把这一个任务交给我,派我去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联系出版、印刷等事宜。
   前后三个月时间,我往返于延安、西安之间,多次去出版社、文联、印刷厂、报社,拜访老师,终于把《情洒延河畔》一书完美印刷出来,受到大家好评。
   延安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部队单位被评为“全国爱民模范单位”,我也被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虽然辛苦这几个月瘦了10斤,但是我心里是很高兴的,拜访那么多老红军,看到那么多拥政爱民典型,增加了阅历,长了见识,能不开心吗?
   和老红军相比,陕西省民政厅一窝“硕鼠”靳建辉等正副厅长、处长被判刑,1998年5月22日央视《新闻调查》节目对此进行了剖析,窝案贪腐让人深思。
   离开延安20多年了,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日子里,我又想起了自己在延安的军旅生活,又想起那里的老红军,老红军的精神将继续激励着我们前进。在“两学一做”学习活动中,反思陕西省民政厅一窝硕鼠被判刑,我更加怀念老红军长征精神,不忘初心,一心为民,永不贪腐。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今年是长征胜利82周年,我们有必要重新学习毛泽东的这一篇光辉著作,在习近平总书记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勇往直前,共圆中国梦。
  

共 49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感受延安精神和延安老红军的随笔。延安是中国红色革命的圣地。作者入伍后,幸运地就调入了革命圣地——延安的军营。在这所军营里,作者再学习了《毛泽东选集》,实地感受延安时期的艰苦岁月,特别是重温毛泽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对长征精神有了更新的感受和认识。“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岁月沧桑,那些曾经年轻的红军,也已八十多岁了。作者有幸常去“八一敬老院”看望老红军,听着老红军的故事、家事、趣事,看着这些得意的老红军,心中感慨,真是快乐的老顽童呀!革命,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过上幸福的生活吗?!今天的幸福,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英雄……文章质朴流畅,情感自然,人物形象,维妙维肖,感慨颇深,令人深思。问候作者,感谢赐稿,推荐共赏。【编辑:墨林】【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80225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墨林        2018-02-22 14:16:00
  问好老师,感谢赐稿八一文学,祝创作愉快
墨林
2 楼        文友:军旅作家18        2018-02-23 09:15:00
  谢谢,怀念老红军,写稿投给“八一文学”,感谢墨林编辑的辛苦编辑。
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律师报、中国国防报、人民军队报等发表三百多篇稿件,加入陕西省作家协会,转业后是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3 楼        文友:木一爻        2018-02-23 10:38:42
  朴实无华,身临其境。赞了并祝福新年!
4 楼        文友:军旅作家18        2018-02-23 14:15:09
  谢谢木一爻老师的祝福。祝木一爻老师新年快乐。
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律师报、中国国防报、人民军队报等发表三百多篇稿件,加入陕西省作家协会,转业后是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5 楼        文友:军旅作家18        2018-02-25 19:10:43
  感谢八一文学社团的努力,这一篇成为精品了,我们继续努力,为军队的故事续写新篇章。
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律师报、中国国防报、人民军队报等发表三百多篇稿件,加入陕西省作家协会,转业后是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6 楼        文友:一品青蓮        2018-02-26 14:18:46
  那些红军时期的艰苦岁月,铸就了现在和平时期的幸福生活。文字质朴,感情真挚,问好老师!
看看这人来人往,他们的脚步彷徨,故事没有结束,理想落花流水一场;十字路口的迷茫,究竟,你和谁缘分相当?
回复6 楼        文友:军旅作家18        2018-02-27 21:20:58
  谢谢理解老红军的生活感情,谢谢来评论捧场。
7 楼        文友:军旅作家18        2018-05-13 21:26:41
  有幸常去“八一敬老院”看望老红军,听着老红军的故事、家事、趣事,看着这些得意的老红军,心中感慨,真是快乐的老顽童呀!
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律师报、中国国防报、人民军队报等发表三百多篇稿件,加入陕西省作家协会,转业后是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