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养女防老(散文)
早晨八点,阳光暖暖地照在托老院的床上,赵爷爷已经收拾妥当,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他的脸上满是期待。
“唉,老赵你好命啊,有个贴身小棉袄,不像我,五个儿子不顶你一个姑娘。我这日子过着没劲啊,还不如死了。”
赵爷爷又梳了梳头发,安慰着一个屋的老李:“也别太失望,咱们现在住在托老院挺好的,比起在家无人照顾的日子好多了,人啊,到啥时候说啥话。好死不如赖活着。我的儿子不也对我那样吗?咱别太和他们计较,人老了没人稀罕,乐呵过一天算一天吧!”
李爷爷听后点点头,又问道:“你今天这是去哪过生日啊?真让人羡慕,我的那帮孩子们啊恐怕都把我给忘了。”
赵爷爷走过来拍拍李爷爷的肩膀,说:“听我姑娘在电话里说,我外甥女婿说要带我去他的饭店过生日。我也是头一次去那地方。我和姑娘说呢,不用那么破费,有钱还不如给我零花呢!我姑娘说我外甥女婿非要这么做。现在这年头啊,事情说不准,没想到我得外姓人济了。”
李爷爷赶紧说:“别管是谁,有人管就不算掉地下。哪像我,儿孙们都盼着我死。早死早省心啊!”李爷爷说着去擦鼻涕和眼泪。
“老哥,你也别太感伤了,咱们碰在一起也是缘分,可以互相照顾。天无绝人之路。”赵爷爷安慰着他。
赵爷爷还想再多安慰几句,外面汽笛响了,接他的车来了。紧接着走上了姑娘,吆喝着他坐车走,他也就和李爷爷说着再见往外走。
赵爷爷被女儿接到了福禄寿禧酒店。他脸上一直堆着笑,一直堆着幸福。八十岁了,第一次进这么高级的酒店,他有一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觉得眼睛不够用,心也说不出的敞亮,不断问这问那:
“闺女,房顶那大个的玻璃灯得多少钱?”
“在这么高级的地吃顿饭得多少钱?”
“我咋没看见做饭的人呢?”
……
闺女敏也不逐一回答,只说一句:“你今天是寿星,啥也别管,只管吃喝。”
赵爷爷因为耳背,听不太好,就只管点头,只管四处张望。
还没开饭,外甥女婿拿上了蛋糕和寿桃。赵爷爷更加乐开了花:我怎么觉得有点玉皇大帝的待遇,这么多得花多少钱啊?
外甥女婿也只是笑着说:姥爷,没多少,您高兴就好。
因为外甥女婿是嚷着说的,这次他听清了,但眼泪随之流出,说话也哽咽了:唉,没想到我还能活到现在。没想到我得了闺女的济。
说着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起来。外女赶紧过来劝他:姥爷,哭啥啊。甭管谁养你,有人养不就可以吗?今天是你八十大寿,不许哭。
赵爷爷听了又笑了说:唉,我只是觉得我太拖累我闺女了。我三儿子啊,到头来却赖在了姑娘家。我心里不安啊!
这时姑爷听了走了过来:爸,谁都有双层父母,女儿儿子一样的,您别多想。
赵爷爷还想说什么,开始用餐了,他也只好打住。但他心里七上八下的,不是个滋味。他看见满桌子的菜,花花绿绿的,没几个叫上名字的。一个大肘子,红红的,是他的最爱。在老家他已经很多年没看到了。闻着就香啊!酸菜粉里的扣肉也是他的最爱。还是老伴活着的时候做过。有一道菜里有豆腐,他也爱吃,人老了,吃菜也挑拣,好在他想吃的菜全有。他正一个挨一个地看着,忽然姑爷发言了:来,今天是老爸的八十大寿,我们请老寿星说几句话。
赵爷爷开始断断续续地说:哎,我做梦也没想到过这么热闹的生日,心里美啊。
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赵爷爷。赵爷爷手哆嗦着端起了酒,可是眼泪却再一次涌了出来。
赵爷爷一饮而尽,这葡萄酒喝得痛快。其实脑血栓之后他就戒酒了,但今天姑爷非要他喝点,说红酒可以舒筋活血。他一乡下老头哪懂这些,他只知道喝点散白酒可以解乏。乡下的活计累啊,赵爷爷劳碌了一辈子,他觉得自己就是在土里刨食的人,他怎么想也想不到自己会脱离土地来到城里。还是在乡下晒墙根的时候,老哥们老姐们说到将来:唉,说不定到时候没人养活咱们能去托老院就不错了。不然就得在家活活拖拉死。
赵爷爷第一个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万不能啊,我就是在家里的炕头上受罪,也绝不去城里享福。叶落归根,不能再折腾了。
老伙伴们就笑话他:到时候就怕你嘴硬硬不过命。到啥时候说啥话,谁知道将来到哪天啊?
赵爷爷依然坚决:你们去吧,多丢人,养儿防老,老话都忘了吗?
一个老姐姐接着说:怕就怕你儿子到时候说得不算,你可就真掉地上喽。老了受苦才叫苦啊!
赵爷爷没再说什么,再后来,自己的老伴死了,自己也得了脑血栓,那过得是啥日子,一开始在医院还有闺女伺候着,做什么康复,好在慢慢能拖着一条腿走路了。可回到家,儿子整天阴脸不放的,好像天塌下来了。赵爷爷知道医疗费也没花他们多少啊,除了国家报销的,几乎全是闺女掏的钱。儿媳就更不用说了,天天没好气,连吃饭都不给他好脸色,天天指桑骂槐的,恨不能他一下子死了,可是怎么办呢,他只好忍着忍着。每一次闺女回来都带很多东西,也给儿子一家买东西,儿媳见东西就笑了,闺女走后照样洋声怪气地含沙射影。赵爷爷自己也支不起气,日子过得那叫一个难。
“爸,你吃菜啊。”姑爷叫她,已经把一块扣肉放他碗里。
吃,吃。赵爷爷应答着夹起菜。有一次他在老家吃菜也夹起来一块肉,却被儿媳以翻菜的名义按下了,然后夹给了孙子:儿子你长身体的时候该吃肉,别人吃都没用。
赵爷爷只好夹了一口菜默默地吃。是啊,自己早就老不中用了,有口饭吃不死就将就活着吧!自己说的不算就得听人家的,人在矮檐下啊!
赵爷爷仔细咂摸着,这扣肉可真好啊,这味道赶得上当年老伴做的了。原来每到过年,无论多困难都杀一头猪,卖一半留一半。三个儿子愿意吃扣肉,老伴手巧也会做,那年过得香甜。赵爷爷总也舍不得吃,看着三个儿子争抢,心想:等儿子长大了,就可以可劲吃扣肉了。可是后来呢,儿子倒是长大了,反而吃不到扣肉了。老大分家了,老二去外地打工了,老三在家种大棚,都忙,连个人影也看不到。过年也就几瓶酒打发,到哪去吃扣肉啊!赵爷爷想着又叨起一块豆腐放进嘴里。好滑嫩啊,也有老伴做的味道。老伴娘家是卖豆腐的,做一手好豆腐,远近闻名。困难的岁月里,只有过年才做一个豆腐,赵爷爷也舍不得吃,孩子们小吃了长身体,哪个父母不这么想,可谁会想到娶了媳妇忘了爹娘啊!赵爷爷心里七上八下的,不是个滋味。
见赵爷爷心事重重,女儿敏赶紧劝他:爸,你现在是该吃吃,该喝喝,啥也别想,有你姑娘女婿一家呢,怕啥?
其他人也纷纷赞成敏的话。
赵爷爷一声叹息,放下了筷子:我能不想吗?我替你委屈的慌。我啥也没给你,最后却要你养老送终。我把一切都给了三个儿子,他们到头来却像没了我这个爹一样。你说我心里能不难受吗?我对你有愧啊!
赵爷爷说着声音有点哽咽,但还是接着说了下去:你大哥说的好听,他发送的你娘,可是你娘生病的时候他做了多少,钱是你们几个均摊的。如今他反倒倚老卖老,说什么身体不好,我脑血栓那么严重就回来看一次。你二哥更是个没良心的,说我把家产都给了老小。我一样给他盖房娶妻的,他都忘了。最气人的就是你三哥,自从成了家,就忘了爹。我跟着他的时候,被他媳妇呼来喝去,简直不如他家一只狗。闺女啊,爸没办法,才粘上你的,终归你也是我的贴身小棉袄。这辈子,值了。就等着和你妈见面去了。
一席话说得大家心情跌落。这时姑爷发话了:爸,以后这话就别说了,谁都有双层父母,一分姑爷半个儿,我们养你也是应该的。再说我们条件好,养你也没问题。
姑娘敏接过去继续说:你一年托老院的费用还不到一万,我两个月工资都用不了。对我来说也就少买几件衣服的事。主要是我看你在那里心情畅快,也就省去了我的担心。爸,我不看别人,我只管自己问心无愧。
外女也接着说:没事,姥爷,还有我俩呢,你不会没人管的。
赵爷爷抹了一把眼泪说:家里的东西我都不要了,但我的低保卡,年龄卡加一起也五千多,明天和老三要回来。那是我的钱。
敏连连摇头:他主动给咱就要。他不给咱也别强求。这点钱花不长时间。叫他自己寻思吧!咱们好好过生日。一会儿饭菜都凉了。
赵爷爷才再次拿起筷子叨菜:唉,老天爷没不要我啊,给了我这么好的姑娘。当时你娘生你的时候我还不愿意,以为是姑娘养不了爹娘。现在看来,世道变了,养女才真的防老啊!
“来,咱们干一杯。爹谢谢你们一家人的孝心。”
一家人这才真正地吃起饭来。晚上回托老院的时候,赵爷爷带了很多水果糕点,分给那里的老人吃,他骄傲地告诉着:我闺女给买的,这年头有一个闺女养老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