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有奖金”征文】媒婆(散文)
一提到媒婆,最先想到的是那个能说会道、两头吹捧的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古装剧里面的那个脸上有痣、浓妆艳抹、指间捏着一块手帕、走路一扭一歪的人。
虽说如今崇尚自由恋爱,可媒人依旧活跃在我们的身边。有言道,说媒可以积福,是在做好事,为人牵线搭桥,成就美满姻缘。话虽如此,可说媒看似简单,实则其中弯道很多,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胜任的。
一天,班上姐妹闲聊,一同事说,她家有大龄剩男,家人年年催促相亲,可这高不成低不就的,至今仍然是单身。另一个同事说,哎呀!你怎么不早说呢!我的亲戚家也有剩女一枚,也是挑花了眼,至今尚未遇见如心的人。
两个同事说着就开始在细节处询问彼此,斟酌两人是否可配成双,什么年龄、家境、工作、长相、性格,一一核对,在一片满意的笑声中,两个从未做过媒的媒人,决定拉拢两个人,让双方见面。
第二天,那对剩男剩女如约而来,第一次见面的地点就在我们上班的地方,男孩成熟稳重,一身的书生气息;女孩娇柔,言语轻缓,举手投足间,一副害羞的样子。
那是初见时的欢喜与心动,看来有戏,至少彼此第一印象还是很满意的。男孩和那个女孩与我们寒暄几句,一同走出门口,掩饰不住内心的欢愉,微笑挂满了面容。
这时,我们的领导走了过来,一位已经过了退休年龄的优雅女人,一身诗意打扮,一副与年龄完全不相符的清澈面容,举手投足间,尽显风韵,气质极佳。
她是领导,可她却没有一点点领导的架子,和蔼可亲,天天和我们打成一片,我们亲切地尊称她为三姐。
她说这两个年轻人走在一起很般配,而且从他们的眼神和肢体语言中已经传递出彼此之间似有了好感。听此话,两位同事更是乐得合不拢嘴,她们说,自己都没有替人家做过媒,不知道怎么样去做,希望三姐可以指点迷津。
因为她不仅是我单位的领导,还有一个称呼——媒婆。她说过的媒,不计其数,成功率高达百分之八十,我以为媒婆就是牵条线搭个桥,余下的就随他们相处了,如今才知,是我认知太肤浅了。
一个好的媒人,可以说是情感专家,也是心理学家。三姐说她做媒,介绍双方见面以后,若彼此都满意,她就会自掏腰包,送他们两张电影票,促进他们情感升温,多给他们制造一些约会机会,加快他们靠近彼此心灵的脚步,这是多年的习惯,从未改变。
电影票?两同事立马着手准备照葫芦画瓢,可结果却是差强人意,两天的努力,她们的好心被人家抵了回来,女孩要上夜班,男孩要上白班,两个人都是事业心超强的人,看电影,好像根本没时间。
三姐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一个劲的催促同事赶紧让男孩多主动,多和女孩说说话,还说,谈恋爱的时候,两个人都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中,不觉得困,也不觉得累,怎么会抽不在出时间约会呢?他们彼此第一印象都不错,可刚刚建立的那份微薄好感,是经不起冷却的,若三五天不联系,基本也就没啥发展空间了。情感发作期,多数在初遇时光,那时段的人更加靠近感性,若加以催化发酵,那是很容易增进双方感情的。
一套又一套的情感分析,句句在理,听得两位同事着急万分。三姐说,我前天介绍了两个人相亲,人家还在你们介绍那个之后看的呢!昨天他们都请我们吃饭了,下面就可以准备约见双方父母了,惊讶得我们合不拢嘴,那么快,一个星期还不到啊!
三姐说,两人彼此有了好感,就要步步紧逼,紧凑着进行,若一旦留下空闲,就会瞻前顾后思虑太多,这样不利于两人进一步发展。
相亲的人,还在彼此了解着,两个实习“媒婆”,天天相互打探着消息,我也侧耳聆听着,期盼着,这两个“媒婆”能成就一对金玉良缘!
问好老师,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