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pk大奖赛”】小议“白头偕老”(随笔)
古往今来,任何一对夫妻在结为连理时,无不想恩恩爱爱白头偕老。只是,生命这条长河,遇到的风景太多,经历的坎坷太多。有的夫妻,认定了一条路,不迷恋路上的风景,也不惧艰难困苦,会不回头地走下去;有的夫妻却左顾右盼,各看各的风景,思前想后,遇到艰难,各奔前程,到头来走了不少回头路。
只要你注意观察了解,就会发现各种各样相濡以沫的夫妻,有的体貌反差很大能够白头偕老,有的学识上天差地远能够相伴一生,有的人生波折很大能同甘共苦,有的年轻时打打闹闹进入老年后却突然相敬如宾。他们有‘少年夫妻老来伴’情感,共同回味人生的甘苦,思索人生的真谛。他们能够白头偕老,究竟是什么原因?
我曾同一些老年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有的说夫妻间,只要经常有效沟通、化解矛盾冲突,经常过滤说话的内容,不说少说伤害夫妻关系的话,就能长期相守;有的说对于配偶的喜好应该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方禁忌的某些话题,不要去轻易触碰。如果对方的收入较低,就不要每天谈钱,谈钱不仅是显得俗气,而且也无形之中增加了对方的心理负担;有的说夫妻之间必须绝对地坦白,不可有个人隐私,说话要毫无保留,以免使得对方产生负面情绪,如果负面情绪累积多了,就不利于婚姻关系。
还有人说,男女夫妻一场,年轻时是性伙伴,是彼此生理上的需求;中年时是事业助手,一方事业的成功有另一方的一半;进入老年由于相处时间久了,各自身上潜在的父性和母性都会在无意中流露出来,渐渐演变成了对方“父母”的角色,像呵护自己的儿女一样呵护自己的生活伴侣,丈夫把妻子当女儿关照,妻子把丈夫当儿子爱抚,不管对方身上有多少缺点和不足,都能够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下来,不计过往,宽容相处。
有一老友说,夫妻能白头偕老根本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他们之间的“爱情”有了多大发展,而是因为他们在长期相濡以沫的日常生活中,储存了“恩情”。这种恩情,通常都不是来自夫妻幸运阶段的“锦上添花”,而是来自失意阶段的“雪中送炭”。这种感情,是任何物质利益都不可能替代的。世间恩爱夫妻之所以把“恩”放在前面,把“爱”放在后面,就是因为他们之间的“恩情”,早已远远超过了“爱情”的分量。
我认为前面几位老友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我比较赞同最后两位老友的表述。我和老伴是经人介绍结合的,性格、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结婚后发现她在我面前最爱唠叨,只要我的言行在那里出了点毛病,她就会翻来覆去地唠叨,没完没了,翻过来瓦黄、翻过去黄瓦地指责,开初我的心里受不了,非常反感,好像觉得她根本不爱我,凭这一点,我便认为她没有可爱之处,甚至想同她分道扬镳。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唠叨脾气渐渐被我所接纳了,开始感到她的唠叨是对我的关心,是对我的帮助,是对我的爱。如我出门没带雨具,路上淋了雨回家,她要唠叨;工作上出了差错,她要唠叨;没注意冷热生病了,她要唠叨。我知道她唠叨目的都是关爱我。几十年来,她的唠叨脾气始终未改变,但她的唠叨,让我在生活中消除了一些不良习惯,让我在工作上避免和减少了错失,如果有几天听不到她的唠叨,我反到觉得缺了什么一样。
我反复仔细地想,什么是夫妻的爱,二人世界爱的表现方式很多很多。对我来说,她的唠叨就是对我的真爱!如今,我和老伴儿在一起,生活过得很幸福,我深切感到夫妻之间最多的还是要多理解多宽容,多为对方着想,互爱互助,就能够白头偕老。
人的一生漫漫几十年,能携手共同走完人生旅程的只能是夫妻了。几十年来,我深深地感受到:有什么,也不如有一个好伴侣;没什么,也不能没有一个好晚年。愿天下的夫妻们且爱且珍惜,时时处处珍惜对方,点点滴滴储存恩爱,相亲相爱,相濡以沫,白头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