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回归线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冰心】如何让一个孩子认识死亡的意义(随笔)

编辑推荐 【冰心】如何让一个孩子认识死亡的意义(随笔)


作者:雨泉清音 布衣,262.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67发表时间:2018-02-28 15:38:24
摘要:对死者最好的告慰,就是好好地活着。而好好地活着,正是能坦然面对死亡的前提。

【冰心】如何让一个孩子认识死亡的意义(随笔)
   如何让一个孩子认识死亡的意义?
   小洋是我班上的一个男生,从小是由太奶奶看大的。隔着两代人,亲情却愈加浓烈。小时候的吃喝拉撒,都由太奶奶负责,那种无微不至,就是海尔集团的6S管理法,也无法匹敌。比如,他贪玩儿不吃饭,太奶奶就会端着碗在后面追着喂,吃两口又跑掉,再追,再喂。想想看,一个小脚老太太,弯腰弓背地蹎来蹎去,何其艰辛!但太奶奶乐此不疲,小洋由此长了一个小胖子。
   初二那年,太奶奶去世了。彼时小洋在镇上上学,家里怕耽误他学习,出殡的时候就没告诉他。周末回到家里,不见了太奶奶,小洋的悲痛可想而知。除了伤心,他还怨恨家里人瞒着他。在他的心目中,太奶奶虽然老了,但她一直就那么老啊,怎么会死呢!此事他一直耿耿于怀,至今不能原谅家人。家人因为忽略了他和老人之间的情感,都很自责,自此都对他宠爱有加,希望能弥补一下过失。
   最近小洋的外公查出肝癌住院了,这次家里人没敢瞒他,带他去医院看了外公。得知外公的病情不太好,加上又想起逝去的太奶奶,小洋的情绪有点失控了,他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他爸爸送他返校,在校门口他死活不下车。他心里很乱,自己根本理不清。他爸爸好说歹说也不管用,就给我打了电话。
   其实我是很粗暴地把他拖进来的,门口的保安都看得不好意思了。我理解他的情感,但决不允许以此来要挟父母和老师!因为他说他不想上学了。
   我知道光拖进来是没用的,要想稳住他,还得解开他的心结。
   哎,一个十六岁的孩子,怎么和他谈论死亡的问题?
   朝气蓬勃的少年,正如春天的树苗,随风摇曳,茁壮成长,死亡对于他们,是多么遥远而又沉重的话题!
   但是,死亡又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问题。人,从脱离母体呱呱坠地,就开始了人世间的生命之旅,同时也开始了死亡之旅。这样说似乎太悲观了,但事实就是这样:生命是一段由生到死的旅程,死亡是人类共同的归宿。最悲催的是:生命乘坐的是一列单程列车,有去无回,轮回之说只是人类美好的愿望而已。当然,我们宁愿相信灵魂的存在,天国的存在,上帝的存在。但毕竟,没有一个灵魂受上帝委派从天国回来,向我们通报那边的情况。韩少功说,人生若没有死亡,那才是一次不光彩的欠债不还!是啊,人来于自然,归之自然,何其圆满!
   也许人到暮年,才能坦然地谈论这么沉重的话题,一个懵懂的少年,和他从何说起?
   罗素说,生命是一条江,上游是青年时代,中游是中年时代,下游是老年时代。上游狭窄而湍急,下游平静而宽阔。什么是死亡?死亡就是江河入海。大海接纳了江河,也结束了江河。这段话充满诗意,令人心旷神怡,不知一个少年能否理解。入海不一定是大江大河的追求,但却是它们永恒的归宿。所以,罗素这个比喻,精妙且充满美感。
   随着年龄的增大,我越来越喜欢接近老头。人到老年,基本完成了人生使命,卸下了名利的负累,可以把一世的感悟毫不保留地娓娓道来,并且,开始懂得与生活讲和,与死神谈心,你可以从中得到书本上很难获得的教益。
   我爷爷是八十八岁去世的,记得那年我去看他,他在火炉旁喝着小酒,喜滋滋地对我说:孩子,爷爷的目标是活过九十岁,还有两年,就圆满了!生命只剩下两年,却还这么乐观坦然,就像一个五十八岁的人盼着六十岁退休一样,我真佩服他老人家。如果我们能像耄耋老人一样对待死亡,人间一定会减少许多悲苦,增加许多欢乐。当然,爷爷最终没有完成他的目标,不过他的确走得非常坦然,状若弘一大师圆寂。
   但是,一个懵懂少年,不能和耄耋老人同日而语。我们应该和他谈理想、信念、追求、快乐、幸福;要鼓起他生活的风帆,劈波斩浪,勇往直前;要正面的宣传人生的积极意义,以免造成年轻人对人类未来的悲观。是的,我们一般都是这么做的。然而,我们也有责任让孩子们知道,人生还有另一面,那就是:死亡。
   任何人在抵达生命的终点之前,会目睹很多死亡,包括许多亲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岳父岳母……悲痛是难免的,悲痛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人不能永远沉浸在悲痛中。对死者最好的告慰,就是好好地活着。而好好地活着,正是能坦然面对死亡的前提。生命的价值仍是一个需要启蒙的话题。周国平说,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源;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端。热爱、同情、敬畏,道出了我们对待生命应持的态度。生命教育不是把孩子都培养成铁石心肠、对待死亡麻木不仁的人,相反,要让他们对生命充满柔情,满怀感恩,学会珍惜活着的时光,懂得尊重他人的情感,并最终担负起承上启下、延续生命的责任。
   说到这里,我终于走出了思维的迷宫,知道该对小洋说些什么了。基本就是上面这些话,只是说的方式有待斟酌。也许他仍然一知半解,但总比一无所知强。一些人生最基本的常识,我们不能再讳莫如深,要把我们的经验坦然地传授给他们,比如爱、性、和死亡。
   作者:雨泉清音(程刚)
  

共 19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随笔针对学生小洋无法面对太奶奶去世,现在又得知外公患上肝癌,情绪失控,不愿来校上学事件,提出怎样让一个孩子认识死亡意义这一话题。首先接受现实,生老命死,这是人生的自然规律,谁也无法违背,承认并坦然接纳,也是我们应有的正确态度。相依相伴的亲人离去,会给心灵造成很大创伤,这是谁也无法幸免的悲伤。以感恩的心追念逝者,学会珍惜当下,最终担负起承上启下、延续生命的责任,这是我们每个生者必备的人生智慧。作为16岁的孩子,即使对这些道理一知半解,但用恰当的方法告诉他们,仍然很有必要。一篇具有现实意义的随笔。感谢赐稿冰心,推荐共赏!【编辑:心灵飞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心灵飞鸿        2018-02-28 15:44:00
  在与孩子相处中,因家中老人去世而困惑者不在少数,如何帮助他们摆脱困境,确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感谢精彩分享!遥祝春安!
勿忘本真
2 楼        文友:雨泉清音        2018-02-28 17:06:22
  谢谢大姐编辑点评,辛苦了,祝春安!
3 楼        文友:孙鹤        2018-03-01 07:12:34
  正确引导,细心解读,以免孩子在认识死亡之后,便是一阵子颓废,心忖“怎么都是死,那任凭如何努力,亦是无用”,可就当真悲哀了。问好老师,遥祝金安。
敢于自嘲 善于自悦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