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有灯就有人(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有灯就有人(散文)


作者: 布衣,117.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16发表时间:2018-03-01 17:14:55

【流年】有灯就有人(散文) 夜幕低垂,霓虹闪烁。夜色隐去了冬季的颓废与枯黄,除了个个都像小太阳一样的LED路灯,主干道两旁的树枝上也挂满了彩灯,有金黄的月亮,闪烁的星星,有白色的雪花,粉色的蝴蝶,还有大的、小的红灯笼。更别说专门为元宵节而装扮的灯展,更是色彩斑斓,流光飞舞,极力渲染着节日的喜庆。忙碌了一年的人们牵着老人的手,挽着爸妈的臂,揽着孩子的肩,三五成群,与家人尽情享受着这份难得的闲适。相机、手机齐上阵,吃顿饭都要先拍照片发个朋友圈再动筷子,怎能错过这个晾晒的好素材。
   夜深人静,不由得想起几十年前,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过了初五,少肉没豆腐。”初五以后,该走的亲戚就已经走完了,但是当舅舅的开始忙了。因为,到了正月初五,就该给外甥、外甥女买灯笼啦!谁家生了小孩,过年了,舅舅要给外甥买一对灯笼,寓意孩子一年红火健康。据老人们说这是有讲究的,孩子小的时候魂散,容易丢魂,得用灯照着,等到了十二岁魂就健全了,不再容易被外邪入侵。不管老人们的说法有没有道理,舅舅对外甥的情感却是真的。有灯就有人,过年买的灯笼越多,说明家丁兴旺,买着高兴。无论是多穷的人家,年礼可以没有,但外甥的灯没有是不行的,这叫娘家人给闺女“长脸”,婆家也会怪这个理儿。
   临近元宵节,大集上满是卖灯笼的,有四角八角、圆形的,有鱼灯、荷花灯,有画着人物花草的彩灯。而卖的最多也是最便宜的则是细细竹条做骨架,外面糊着印花透明玻璃纸的普通灯笼。小孩子收到舅舅送来的灯笼,欢天喜地拿出去招摇比示。那时候没有路灯,天一黑不用大人招呼,孩子们就自动组合成队,灯笼像长了翅膀,在黝黑的夜幕下游走。越走人越多,打着灯笼围胡同转,一边转一边唱:“打灯笼玩儿,抱小孩儿,金鱼拐子大花篮儿……”春节的夜晚,因了灯笼的蹿动而增添生气活力,因了孩子的歌谣变得多彩有趣。孩子们玩得有滋有味,也招来大人围看,边看边夸口谁家的灯笼好。
   我没有舅舅,父亲和哥哥得空就自己动手扎花车,糊灯笼。长长的高粱秆在火上烤,轻轻折起做支架,木线轴做车轮,糊上白纸,再贴上红色的剪纸。车顶留着天窗,里面放上蜡烛。我或拉着车,或打着灯笼,满大街乱跑,和别人比谁的好看,还要专门跑到枣树园里,围着自家的枣树正转三圈,反转三圈,据说这样,来年结得枣多。有些大人惹小孩:“快看,你的灯笼下面有蝎子!”小孩子心实,真就反过来看,灯笼就着了,孩子哇哇大哭,大人哈哈大笑。据说谁烧了灯笼,谁就一年好运,所以正月十六那天,都故意把灯笼引着了,来年再做新的。
   时光飞逝,人们的生活也日新月异。昔日山脚下的小县城,到处楼房林立,厂房成群。近年来的创城,拆旧修新,不但让城区变得整洁,修建的几个主题公园成了人们健身休闲的好去处。就连周边的荒山上也修了环山公路,自行车道。现在天一擦黑,到处路火通明,孩子们没有了打灯笼的习惯,送灯笼也变成了送红包。时代发展,科技进步让灯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不变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那份情感。有灯的地方,就有一份浓浓的祝福;有灯的地方,就有一份家的温暖;有灯的地方,就有一个前进的方向。有家就有灯,有灯就有人。

共 127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正月十五打灯笼,这是多年来不变的习俗。外甥的灯笼,一定要舅舅送的,这也是多年不变的规矩,外甥打灯照舅嘛!没有舅舅的孩子怎么办?去买!可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也没地儿去买啊!只有自己动手糊灯笼,扎花车了。到了正月十五那天晚上,孩子们手提各式各样的灯笼、花车行走在夜间,相互媲美,看谁的灯笼、花车最漂亮,谁的灯笼、花车最明亮。那晚,月光恬淡皎洁,挂在夜空中,把夜空照得明亮。大地上,却被五颜六色的花灯点缀得五彩斑斓,美不胜收,年味十足。可如今,物质丰富,却很少有人在正月十五的夜晚打灯笼,都是去看花灯,放烟花。此篇美文,情感真挚,情景交融,描写细腻,回忆了童年时期的美好。佳作,编者推荐阅读!【编辑:五十玫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18-03-01 17:16:07
  欣赏美文,感谢作者投稿流年!
   问好作者,祝福元宵节快乐!
五十玫瑰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