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桂林山水(家园·散文)
初到桂林,第一个感觉是气候真舒适。一件半袖,一条牛仔裤,不冷不热。空气不燥不潮,微风中裹挟着隐隐淡淡的桂花香味,顿时神清气爽起来。
桂林的山,像从地上长出来的。其他地方的山,往往连绵起伏,车子需要环山爬坡。但在这里,山是山,路是路,二者并不冲突相交。桂林的山多半是独立的,总是猝不及防地从某个地方钻了出来,像破土而出的竹笋,像雨后冒出的蘑菇,像从天而落的棋子,这边一座,那边几丛。
桂林的山是玲珑的,山体都不高,流水绕山而过,农舍依山而卧,高楼与山比肩,大桥跨山腰间。桂林的山,从头到脚长满植物,密密麻麻,郁郁葱葱,层林叠翠、碧色欲流,整座山线条柔和得像身姿绰约的女子,珠圆玉润、丰腴动人。桂林的山,千姿百态,有的像少女梳妆,有的像老农躬耕,有的如卧佛,有的似书童。象鼻山、老人山、猴山、骆驼山、宝塔山、月亮山……这些令人浮想联翩的名字,已无需我再多费笔墨。近处的,远处的,纤细的,粗壮的,错落有致、若隐若现。站在高处俯瞰桂林,桂林,像一轴巨幅风景画,又像是一个超级大盆景。
如果只论山,桂林的山不似泰山之雄伟,没有衡山之烟云,不及华山之险峻,更比不上黄山之秀美,桂林的美在于它的山水相依,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桂林的水是安静的,百里漓江,水平如镜,两边峰峦耸秀,水面倒影连绵,明明看到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坐在船头,仿佛进入了一个长长的画卷,又好像是电视里的长镜头,座座山峰缓缓向两边移去。水流蜿蜒迂回,忽宽忽窄,总是此山未看够,又有新峰出,水的流动让人感觉山也似乎在涌动。漓江的水是深绿色的,透过碧绿的水面,可以清晰地看到水底的水草和石子,水里盛产着各种鱼儿。江中不时看到戏水的鸭子,浣洗的居民,撒网的渔夫,垂钓的老翁,一派安静和谐的田园风光。
漓江的美在于它不只是一处片断或是几个单景,它的美是连续的,是恢宏的,是博大的,山与水的融合辉映,光与影的无穷变化,烟与雾的萦绕升华,让你恨不能背后也生出一双眼睛来,纵然有再多的笔,纵然是连续咔喳的相机,也难以展现阐述尽它全部的美。
漓江的两岸长满了茂盛翠绿的凤尾竹,有白色的小楼掩映其间。不知道现在的壮族姑娘是否还会频频对歌?这山青水秀的地方,究竟孕育了多少美丽动人的刘三姐?她们该有着山一样的傲骨,有着水一样的柔情,有着百灵鸟一样婉转的喉,有着月亮一般美丽的脸,看,那闪着银光的水汪,像极了她们动人流转的眼。这悠悠流淌的漓江哟,究竟见证了多少浪漫唯美的爱情故事?
哦,在这样的山水间,不由地诗意起来,忘情起来。想起了王观的句子“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想起了杜牧的“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想起了李白的“槛外一条溪,几回流碎月”,想起了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想起了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怪不得清人张潮曾说:山水,本就是地上的文章。而我们的心灵,太需要山的庇护与抚慰,太需要水的濯洗与润泽。
此刻,卸掉工作的担子,远离生活的喧嚣,抛开世俗的杂念,就让我沉醉在这样的山水间,任心脏一点点变得柔软,任情感一点点变得细腻,任想象一点点丰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