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春】十分美好的事(散文) ——由学生月考作文想到的
一
月考考试结束后的一天,我没有课,正坐在办公室里闲着没事,语文老师一句颇具感慨的话传来,“了解一个孩子,最好的途径就是阅读他们的作文和日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知道我该干什么了,与此同时,上次月考的一幕涌上心头。
考场是混编的,一个年级各个班级的孩子都有,那是一场语文考试,我想留意一下孩子做题的速度,命题作文《迈过那道坎》的标题引起了我的注意,初二的孩子,衣食无忧,哪有什么特殊的人生经历,这个作文题目能写好吗?此刻,多数孩子都开始写作文,有的孩子在冥思苦想,我班孩子鲁倩埋头奋笔疾书的样子引起了我的注意,监考有规定,不得在孩子身边逗留,我走到鲁倩身边,只瞥了一眼,谁会想到,她作文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深深刺痛了我,以致整场监考直至考试结束,我都不能释怀。
鲁倩是我班个子最高的女生,一米七六,纤细高挑,文静内向。语文很好,数学却很不理想。一次单元测试,她竟全军覆没,当数学老师小声告诉我的时候,我极为不解地接过卷子,试卷显然不是应付潦草或是空白一片,而是每一道题都被认真做过,结果,全掉坑里。我告诉数学老师,不要读分数,毕竟,孩子已经尽力了,孩子这一章的知识应该是没有弄懂。谁会知道,这一不可思议的分数还是深深让鲁倩羞愧难过了一段时间,成为那段时间压在她心头以致让她喘不过气来的千斤重担。这次的作文题目让她一下子找到宣泄的出口,于是,她对着试卷一股脑儿将自己内心的苦闷倾倒而出。这次的作文题目太适合她了,还有什么比如此糟糕透顶的分数更能打倒一个乖巧而又听话的女生的自尊的呢?“那次的数学考试,让我出尽了洋相。”开头的这句话独立成一段,像一把利剑直刺向我,我不敢想象,当试卷发下的那一瞬,她该是何等的慌乱和羞愧,在老师和学生面前,又该情何以堪?我知道这句话背后鲁倩内心的痛苦,那是压在她心中一道高高的坎,难堪,沉重,羞辱。
我多想告诉她,孩子,不必这么伤心,说不上,文采这么好的你就是第二个韩寒呢!
二
我用了两节课的时间读完了我班所有孩子的作文,读着读着,平日一个个或调皮或顽劣的孩子渐渐可爱起来,我的心也随之慢慢柔软起来。原来,孩子不是不可爱,而是我们对其缺乏了解。
班里孩子张正的作文让我温暖至今,很是感佩一向不善言辞的张正文章竟写得这么流畅,尤其感动的是几乎从不和我主动说话的他内心所埋藏的那份感恩之情。要不是读他的作文,我永远不会知道我在这个孩子心中的分量。我相信,班里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
张正在作文中这样写道:
曾经,我就为我的数学成绩而困惑。
上初中后,一次月考,让我对数学再次失掉信心。这时,班主任走过来,看着我糟透了的成绩很是不解。她让我把试卷中的错题找出来做做她看,很快,老师就从我急躁的心情和杂乱的书写中找到根源。她语重心长地和我说:“有些题你不是不会,你看,你一着急就会出错;再就是,你的书写很成问题。数学使人周密,马虎不得。改掉这几个坏习惯,平时注意多做做题,成绩会慢慢上来的。”
可是,又一次期中考试,我又没考好,后来的期中考试还是如此。就在我茫然的时候,班主任对我说,数学是个慢功夫,急不得,坚持下来,你终会看到希望。
放寒假时,我在家反复考虑了一个月。
没想到,开学之后的一次月考让我重新对数学找回了信心。班主任对我说,只要你想学,就一定能学好,我说我会的。
自此,在学习中,我每天都认真做好每一次作业。作业完成后,我都会按班主任的要求找几道数学应用题做一做。这样,我的数学成绩提高得很快。
在接下来的每一次数学单元检测,我都信心百倍。试卷一发下来,我都会认真看看是哪些题做错了,错在哪里。不会的努力做到不耻下问。再加上妈妈每周都让我上数学补习班。我觉得我比刚进初中时对数学的困惑少了许多,我感觉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压倒我了。
在最近的这次期中考试前,我认真搞好复习。成绩出来后,我数学考了72分,刚好及格,其他几门也都可以。
一次大课间,班主任为我们准备了奖品和奖状。
听班主任分析,在这次的考试中,我在年级中上升了18个名次。我很高兴地走向讲台领取了奖品,班主任还为我们拍了照片留念。
在这次的月考中,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考好每一门课程。
班主任,在这里我要说一声谢谢您,是您让我迈过那道六年级以来过不去的坎。我一生中最感激的人就是您,您让我一生都忘不了您。
孩子金子般的心声在我心头熠熠生辉。
三
班里四十五个孩子,只要有时间,我都会找他们谈话。本以为一个班主任做到这种程度,该是很尽责了。谁会想到,后来一次和张正的谈话,竟让我惊讶地发现,我对他们的了解竟如此之少。
一次考试结束后,我按照惯例又逐个找孩子谈话,了解孩子下一步的奋斗目标。谁知,轮到张正时,竟扯出一大段我闻所未闻的事,我真为自己这么不了解孩子感到自责和惭愧。张正说他妈妈好像有些和别人不一样,从孩子躲闪的话语里,我看到一个孩子对母亲的爱与尊敬,即便妈妈再怎么不如别人的妈妈,那毕竟是疼爱自己的妈妈呀。张正爸爸比妈妈年龄大得多,一直拿妈妈当外人,自己守着几亩地,又不出去挣钱,日子过得捉襟见肘。每次学校收费,张正都是找同村的姥姥要。我也更理解了张正姥姥的处境,一个放心不下的女儿,放在自己的身边,怎么说,也安心些。说到这里,个子高高、一向不善言谈的张正嘴抽动几下,竟然哭了起来,且泪水涌流不断。我一下子慌了,竟不知怎么安慰他。想了半天,我好不容易找到一句话:“张正,很是对不起,这么长时间,你的家庭情况我竟不知道。以后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老师尽自己所能帮帮你。”谁知,我的话音刚落,张正竟像抓住一根稻草一般,泪痕未干的细细长长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喜悦的光芒,并脱口而出:“我想上数学辅导班。”张正学习劲头很足,但是,数学成绩老是上不去,这是我知道的。我说:“好呀,我回头告诉老师,让你免费参加学习,但是,你可要好好珍惜。”说到这里,张正破涕为笑,一边应着一边使劲点了点头。
满以为张正周末肯定会去上辅导班,谁知,当周一我问张正时,他竟说没去。我问怎么了,他说不让去,让他去干活。我知道张正说的是爸爸。张正总是这样,说到爸爸,没有称呼,甚至连个他都不说,直接省略。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父子之间的关系维系到此境地,该是何等的危险。如今知道学习的孩子不多,家长竟然这么不知道珍惜。我说:“不然让你爸爸来学校一趟,我劝劝他吧。”谁知,我话音刚落,张正就接上一句:“不来。”“那我给他打电话吧!”“号码不熟不接。”“那你和他说,我是班主任。”“也不接,不和人说话。”“那我去你家。什么时候,我和你一起去。”那次,我们的谈话被下课铃打断。诸多原因,家访的事最终没能成行。
四
后来的一次家长会,怎么也没想到,张正爸爸竟给我和张正制造了一个大大的惊喜。
期中考试结束后,计划很久的家长会终于落到实处。考虑再三,我将开会时间定在了周二下午的最后两节课。一是减少了调课的麻烦,二是散会后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回家,再就是不耽误学生的课。
周一中午的时候,我将开家长会的事通知了学生,并将到会时间和到会家长做了进一步要求,除了几个家庭特殊的或父母的确有事临时来不了的,其他人必须都到。怕孩子们忘记,我在微信群里将通知发了一遍;下午放学前,我又在黑板上写出了家长会的到校时间——三点十分。
周二晨读课上,我向同学们了解家长能否按时来,张欣然说弟弟病了,爸爸妈妈要带弟弟去医院;张正说他爸爸没说话(张正的爸爸从来没参加过家长会,我对他也不抱什么希望);赵广鹏说奶奶要去油坊榨油,来不了(赵广鹏父母离异,父亲外出打工,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再就是张清晨和高敏家庭太特殊,的确没法来,其他家长都没问题。
下午三点十分的时候,家长们陆续赶到,此时,正值快乐大课间时刻,我顾不上和孩子们一起玩,于是交代体育委员陈文磊组织好学生,便急忙上楼和几个孩子一起布置教室。我们将课桌集中到两边,然后又将早已从美术教室搬来放在楼道的四十个凳子和教室里的四十五个凳子一一排好。大课间一结束,我就安排家长们进教室,并要求家长和各自的孩子坐在一起。那几个家长没来的孩子就坐在教室的前头。家长签到的时候,我发现张正的爸爸居然来了,这是何其难得的得事。我高兴地问候张正:“你爸爸来了?”张正高兴地点点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要知道,对我和张正来说,那本是不抱任何希望的
谁会想到,就在我和张正不抱任何希望的时候,张正的爸爸居然来了,我们能不高兴吗?只是遗憾这次家长会张正没能领奖。散会后,我鼓励张正,下次一定争取领奖,让你爸爸高兴高兴,张正又是使劲点了点头,细长的眼睛亮晶晶的。
如今,很久不能读到孩子们的作文,看不到孩子们的笑脸了,但是,我内心有一种清楚的看见,那便是——即使你什么也不说,我也知道。正如顾城在诗歌《门前》中所写: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人的工作难做。孩子的教育工作更难做。1994年以前,我大学毕业后亦曾教过15年中学。教师之苦我体感甚深。
我为默默老师爱生如子天下为公的无私品质点赞。
作品语言如同孩子干净、天真、纯洁、挚美的灵魂,感人至深!
一次考试结束后,我按照惯例又逐个找孩子谈话,了解孩子下一步的奋斗目标。谁知,轮到张正时,竟扯出一大段我闻所未闻的事,我真为自己这么不了解孩子感到自责和惭愧。张正说他妈妈好像有些和别人不一样,从孩子躲闪的话语里,我看到一个孩子对母亲的爱与尊敬,即便妈妈再怎么不如别人的妈妈,那毕竟是疼爱自己的妈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