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乌塔》随感(读后感)
初春,风柔柔地吹,明媚的阳光洒在身上,暖在心里。娇嫩的春花,叽叽喳喳的小鸟,透露着春的灵秀,春的欢乐。午后,温暖的阳光照射在阳台的书桌上,我打开语文书,被一篇名叫《乌塔》的课文吸引。
课文讲述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欧洲旅行,在罗马的青年旅馆与作者相识,并和作者交谈融洽。乌塔讲述她她一个人已经去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最后还要去希腊。为了这次欧洲之旅,她准备了三年的时间,在家里设计旅行路线和日程,还看了关于这些国家的书籍。乌塔在此其间,周末打工挣旅费。
读完这篇课文后,我敬佩可爱的德国小姑娘乌塔,因她为人处事有主见而不盲干,胆大心细,会待人接物。我也意外的收获,那就是我多年对妈妈的怨言,烟消云散了。
我的妈妈,虽然只有我一个孩子,但对我特“狠”。一学习上“狠”,这是应该的,学文化要一丝不苟的。二日常生活上“狠”,早上五点起床锻炼身体,刮风下雨不准缺席。缺席批评还罚。中午,傍晚放学后在店里帮忙,(注:我妈开学生用品店)放学后忙,节假日更忙。帮忙后我才可写作业。写完作业后,可怜的我还要把日常小事做完,如倒垃圾,刷碗,拖地等。别看小事,妈妈也要求做完美。假如做不好,妈妈就会说:“在这生活,不劳而获可不行!”但是每当我看到邻里哥哥们,写完作业可以玩耍时,我羡慕他们。那日,我去超市买鸡蛋回来,被热情的豪哥哥叫住,他对我说:“玩一会儿,荣弟。”“不行,豪哥,我还要回家读书。”我无奈地回答。豪哥头摇了摇,微笑地对我说:“你妈是你亲妈吗?一天让你做事,你看咱妈,做完作业,咱就是大少爷,啥事也不用干,吃喝玩乐就可以,你看我妈多爱我。”我听后心里更不是滋味了,也坚信我妈妈不爱!这个小包袱,压在我心头,让我一直吃不好,睡不香。但今日,读了乌塔,我明白了,我是亲生的,我妈很爱我。因为妈妈是培养我独立生活的能力呀!一个人如果只有学识,但不能独立生活,也是一个半废品。
中国的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乌塔和我们年纪相仿,但是我们的精神是残缺的。因为我们的思维依赖你们才能完成,缺少坚强和自信,还缺少独立生活的能力。雄鹰想在蓝天上飞翔,必经断骨之痛。丑小鸭想变成美丽的天鹅也要经历磨难。爸爸妈妈不要再让我们当温室的花草,请你们放飞我们,让我们像乌塔一样打开世界之门吧!
山东省莱州市西由小学四年级刘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