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PK大奖赛”】根爷(散文)
北方,此时正值春寒料峭,虽然已近三月,但是大地仍一片沉寂,一棵棵笔挺的白杨树光秃秃的兀自立着,天空灰蒙蒙的,几只麻雀百无聊赖地从这颗树飞到那棵树,一会儿又落在不知是谁家的房顶上,间或有几声鸣叫。远处的山坡上哀乐声悲伤绵长,一群穿着白色孝衣的男男女女、大大小小围着新竖起的墓碑哭天抢地,是根爷走了,带着不为人知的孤单、寂寞……
根爷的老婆在生儿子的时候难产,等接生婆慌里慌张跑出来说她救不了的时候,根爷瞬间就懵住了,待反应过来,他急急地跑进房间抱出一床被子垫在自家拉粮食的木板车上,把老婆抱到了车上,拉着车向乡里的医院一路狂奔,虽然他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但还是没有救回老婆的命,老婆还是撒手人寰了,给他留下了年幼的女儿和尚在襁褓中的儿子。看着一双嗷嗷待哺的儿女,根爷欲哭无泪,但是他是男人,不管生活给他多么大的磨难,他都得去面对。
根爷拜托邻居给照看刚出生的儿子,带着年幼的女儿给老婆料理了后事。看女儿小小的身体爬在老婆坟头撕心裂肺地哭喊着:“娘,娘,你醒醒啊!”根爷抹了一把泪,抱起女儿默默地回了家。从此,他又当爹又当妈,带着一双儿女艰难度日。
开始的时候,根爷抱着儿子去到跟儿子差不多大小的孩子家里恳求人家母亲帮忙喂喂儿子,人家觉得孩子可怜,每次都很痛快地给喂,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儿子出了满月,根爷就开始在火盆上用勺子给儿子烧一勺糊糊吃,就这样一天天把儿子喂大。娃娃小,经常爬上爬下,衣服很快就脏了或者破了,但是那时候穷的连换洗的都没有,根爷晚上趁孩子们睡了就给孩子们洗干净,用火烤干,再缝补好,然后第二天孩子们就可以穿上干干净净衣服到处跑了。夏天,根爷会教给孩子们捕蝉,雨季时节,在雨水落下来之前,蜻蜓都飞得很低,根爷教两个孩子捉蜻蜓,一儿一女在屋前的院子里一人挥舞着一个大扫帚上下翻飞,开心地咯咯笑着,根爷看着,不禁湿了眼眶。秋收时节,田里的红薯已经成熟,根爷辛苦劳作,两个孩子在田间地头玩耍,休息间隙,根爷挖一个土坑,上面搭成拱形的桥状,把红薯放进去,让孩子们捡来柴燃起火,等烧到一定程度,就把拱形的桥捅倒盖住红薯,大约焖40多分钟,便能闻到红薯的香气了,过一会孩子们就可以吃上软软糯糯、香香甜甜的红薯了。
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开销也越来越大,根爷为了养活儿子女儿,除了养猪养牛,还打理着家里的五亩地。每天辛苦劳作,有时候白天干不完,晚上趁着孩子们睡着偷偷起身出了门,借着月光在田间除草施肥或者收割。有一天晚上,在孩子们熟睡之后他照例把院门落了锁,去田里做白天没做完的活计,可是不曾想,女儿半夜醒来,叫爹,却没人应答,再叫,还是没人应答,女儿慌了神,哭了起来,哭声吵醒了正睡觉的弟弟,弟弟见姐姐大哭,眼睛在房间里扫了一圈,没有看见爹,弟弟也跟着姐姐大哭起来。两个孩子的哭声在村庄静谧的夜里尤显凄厉。隔壁老张和老婆听到根爷家里两个孩子没命地哭,披衣起身来到根爷家一看,门上落了锁,老张知道根爷又去田里干活了。他翻墙进到根爷家里,见两个孩子哆哆嗦嗦地在院子里撕心裂肺地哭着,忙不迭地跑过去,一手搂着一个,安慰着:“大娃、二娃,不怕,不怕,二爷保护你们,二爷带你们去我家!”老张嘱咐老婆在墙那边接着,把两个娃从墙头一个一个送过去。老张老婆把孩子抱在怀里,不住地叹息“苦命的娃呀!”两个孩子在二娘温暖的怀抱里渐渐熄了哭声,又沉沉地睡去了。
等到天蒙蒙亮,因为惦记着给两个娃做早饭,根爷回来了,打开门,进了房间,发现两个孩子都不在床上,孩子呢?被偷走了么?根爷眼前一黑,摊到在地上,幸好老张听到根爷的开门声,怕根爷担心,赶紧跑过来告诉他两个孩子都在他家呢。根爷跑到老张家,看到熟睡的孩子,脸上还有清晰的泪痕,有痛彻心扉的心酸,也有失而复得的惊喜。
根爷含辛茹苦,养鸡养鸭,喂猪喂牛,种粮种菜,恨不得一天有48小时,一天一天,一年一年,终于把孩子养大成人了。可是屋漏偏逢连阴雨,女儿19岁那年生了一场大病,根爷带着女儿到处寻医问药,为了给女儿看病,根爷拆东墙补西墙,东家借了西家借,借不到拿粮食换,拿养的猪牛等牲畜换,只要有一丝希望,他都不肯放弃。但是负债累累,女儿的病却没有什么起色。女儿看着瘦削的根爷,眼泪汪汪的,她也知道爹已经尽其所能救她了,她说:“爹,来世再做你的女儿!”说得根爷的心像是被针扎过似的,尖锐的疼。根爷无力地垂下头,他确实想不出还有什么办法能留住女儿,这些年,无论多难多苦,他都不曾流过眼泪,可是这一刻,他再也掩饰不住了,滚烫的泪水顺着他瘦削的脸颊一颗一颗砸在地上,也砸在他的心里。沉默许久,他突然站起身,背上奄奄一息的女儿向火车站的方向走去,他买了张火车票就上了车,把女儿安置在座位上,等列车员查完票,他扑通一声跪在车箱里,对着众人说:“我女儿生了重病,我实在没有能力救她了,如果你们谁能帮着治好她的病,她就是谁的老婆。”大家都面面相觑,看着朴实的根爷,再看看一旁虚弱无力的女儿,过了几分钟,人群中居然真的有人站出来说:“把你女儿给我吧,我救她试试。”那人约莫40出头,长相也算端正,穿戴也比别人好一些,一看就是走南闯北见过世面的人。其实,对于根爷来说,哪里顾得上以后,只要眼前有人能救他女儿就行,只要女儿能活就行。也许是命中注定,也许女儿命不该绝,在那个人的东奔西走下,她的病居然真的一天一天好起来。女儿后来果然嫁给了那个男人,虽然年龄悬殊,但是命都是人家给的,而且那人也是善良重情义之人,女儿也喜欢,根爷自是欢喜的。根爷就用这样的方式把奄奄一息的女儿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并且让女儿过上了寻常的生活。
安顿好女儿,转眼儿子又到了娶亲的年纪,根爷东拼西凑东挪西借,总算操办好了儿子的婚事,热闹的婚礼结束,客人们散去,儿子儿媳也去西厢房歇息去了,根爷这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进了屋,他拿出老婆唯一的一张照片,擦了擦上面的灰尘,燃起一柱香,喃喃地说:“娃他妈,我把两个娃都已抚养成人,现在两个娃都各自成家,你放心吧!若你泉下有知,保佑两个娃和他们的家都好好的!”照片上的根爷老婆在缭绕的香雾中微微笑着,静静地看着根爷,根爷就这样跟照片中的老婆对望着,相看泪眼。若是老婆还在,看到今天这样的场面,看到儿子娶了媳妇,不知道会高兴成啥样呢?
这些年为了儿女成长成人,根爷像只不知疲倦的陀螺,一直不停地转啊转,本以为儿子女儿都成了家,可以喘口气了,没想到儿子结婚后一口气生了5个女儿,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农村,根爷的儿子自知抬不起头。然而生下第5个女儿的时候,国家开始计划生育了。眼看着在老家不允许再生了,根爷的儿子儿媳决定逃去东北找个谁都找不到的地方生儿子去。根爷原本想劝儿子不要去,但看儿子儿媳异常坚决,也很无奈,便主动跟儿子儿媳商量:“把最小的两个留下来给我作伴吧。”其实,哪里是要给他作伴,不过是担心两个小的跟着父母颠沛流离东躲西藏吃不消,虽然家里穷,但终归有个固定的住处,有口热饭吃。
就这样,四丫和五丫留下来跟爷爷一起生活,根爷又重新开始了独自养育孩子的生活,只不过这次是孙子辈。为了让孩子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他开荒拓地,每天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操劳着,还养过猪放过羊,所有能赚钱的办法,他都尝试过了。
积劳成疾,65岁那年根爷病倒了,病情来势汹汹,没有回转的余地。儿子一家连夜赶回,儿子对着已经冰冷的根爷连连磕着响头:“爹啊,你没有过上一天轻松的好日子啊,儿子对不起你啊!”那哭声似春天里的滚滚雷声,震彻云霄,让人肝肠寸断……
劳累了一辈子,孤独了一辈子,根爷孤寂地走了。这一次,他终于可以好好歇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