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轻舞飞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轻舞】年俗与年味(散文)

编辑推荐 【轻舞】年俗与年味(散文)


作者:听涛阁主人 布衣,188.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52发表时间:2018-03-07 01:51:52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是流传在我们北方的一句话。
   南方人腊八喝腊八粥,北方是吃黄米饭的。“腊八腊八,冻掉下巴。”黄米饭很粘,吃完了就会把下巴粘住,以免被冻掉下来,这是我从小母亲就告诉我的话。每到腊八节这天,家家户户每人都是一碗黄米饭,倒上一勺白糖,香香甜甜粘粘糊糊的,再就着自家腌制的小咸菜,别提有多香了!
   虽然谚语上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但是日子还长着呢。北方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一天天盯着老皇历,掰着手指头,终于盼来了这一天。
   北方的小年也很隆重,仅次于大年,但隆重仅体现在吃食上。小年的饭菜没有大年多,但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还是极有诱惑力的。我们那没有粘糖瓜的习俗,也不会到二十六才去割肉,那时买肉是要有肉票的,没有票花再多的钱也买不来肉。但是有票也得排队,过年的时候排上一两天买不上肉也很平常。所以人们都是提前很长时间去买肉,买回来切成块放在院子里或仓子里,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天气里自然冷冻。
   父亲每年也是早早就开始预备年货。杀鸡买鱼,买糖买瓜子,冻梨冻柿子,还要买猪头猪下水,这个不要票,所以每年都必不可少。到了二十九这天,一家人就开始忙起来了。父亲把肉皮剔下来,切成小丁熬皮冻,这是每年都会有的菜。又香又滑,蘸上蒜泥,能让人咬掉舌头。在大锅里添上水,烀猪头和下水。一开锅,猪头的香味就飘了出来,馋得我直流哈喇子,在灶间蹲着不肯走。
   “二月二,龙抬头。”北方人在这天要理发,美其名曰“剃龙头”。还有就是要吃猪头肉。所以过年烀的猪头不能全吃掉,要留一些到二月二吃。
   三十这天是最忙碌的。
   吃过早饭,就开始准备晚上的年夜饭。我家乡的年夜饭并不是在半夜吃,而是在下午三四点钟。半夜吃的是饺子。饺子里要包几个洗干净的硬币,谁吃到了就会很高兴,寓意新的一年会发财。中国人过年讲究要穿新衣,可在买布也要票的年代是很难实现的。基本上还是穿平常的衣服,只是会洗得干干净净。
   过年离不开中国红,火红的对联和福字,贴得整整齐齐,横批底下是五彩纸剪的挂钱儿,花花绿绿的,很好看。手巧的人家会用红纸剪窗花,贴在窗户上。窗花的图案五花八门,但都是寓意吉祥的。每家的墙上都会贴一张年画,年画上的内容是根据时代在变化的。我小时候的年画上都是毛主席,后来就变成了胖娃娃抱着条大鱼,再后来就变成了千篇一律的财神爷了。
   在准备年夜饭的空档,父亲会给我们分糖。五彩塑料纸包裹的糖块捧在父亲的手里,我们站成一排,按数量平分。平时吃糖都是吃一毛钱十粒的小糖球,是舍不得买糖块的。所以分完糖马上一哄而散,把自己那份藏起来,再回来的时候,只有嘴还在不断嚅动。糖块是舍不得嚼碎了吃的,都是含在嘴里,一点点融化,不时用舌头把糖卷起来,感受着甜甜的幸福。
   大街上开始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和叮叮嘡嘡的二踢脚的声音。小的时候买鞭炮买的是小鞭,一挂一百个,个头极小,声音也很小。这还舍不得一下放完,都是一个个拆下来,装在兜里,手里拿根点燃的线香,到处显摆,因为不是每家都会给孩子多买鞭炮的,大多只买三挂,三十晚上一挂,初一早上一挂,初五早上一挂,一挂多余的也没有。惹得孩子们蔫头耷脑地躲在屋子里,没脸出门。如果哪个孩子有几个麻雷子(二踢脚),那是很有面子的。因为它威力要大很多,声音更响亮。烟花就只有穿天柳和魔术弹,这都是给小孩子们玩的。烟花只有到了晚上放才好看,也有迫不及待大白天就偷偷拿出去放的,回来就会挨一顿骂。当然这天即使挨骂也很轻微,因为过年这天,大人们对孩子也会比平常纵容些。
   北方过年都会炒瓜子,这是孩子们整个过年期间的零食。瓜子用大锅炒完外皮会很黑,孩子们不管这些,揣上几把就跑了出去,边玩边磕,弄得嘴和手全是黑的。
   一过了中午,家家户户开始做年夜饭了。一户户的房门都打开了,浓浓的香味随着腾腾的热气飘了出来。叮叮当当的交响乐中,热腾腾的饭菜摆上桌,一家人团团围坐,喜气洋洋地,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点亮门前的大红灯笼,欢欢喜喜过大年。
  

共 165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过年,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节日!也是万家团圆的节日!虽然每个地方过年的习俗不同,基本上还是大同小异的。比如一定要吃年夜饭,一定要吃饺子,一定要贴红红火火的对联和年画,一定要放烟花鞭炮等等。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一颗糖含在嘴里,是舍不得一口吞下的,要慢慢地拿舌头舔一舔,包在嘴里久久不肯吞咽,是想让那份甜能够停留的久一点。一挂鞭炮,也是舍不得一下子放完的,得拆成一个一个的慢慢放,让快乐能延长一些。因为北方冬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可以冻肉皮冻,蘸上蒜泥,那可是无上的美味。关于腊八节,南北方是有差异的,我是第一次知道北方人在这一天吃黄米饭的。腊八粥吃过,黄米饭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能让作者念念不忘的,而且也是流传至今的习俗,想来也是极好吃的。这,也是我们中国人对年的喜爱和尊重吧?“二月二龙抬头,”男人要理发,喻意“剃龙头,”也是知道的。在作者有板有眼如数家珍地描述下,北方人过年的习俗与年味跃然眼前。吃年夜饭,应该是最能体现年味的方式吧?一顿饭,不仅仅是吃的问题,更多的是一家人能够幸福的团圆,热闹开心忘记一年中所有的不如意,在亲人的祝福声里,幸福安心地憧憬明天。许多四海漂泊的人,为了这象征着万家团圆的年夜饭,不顾舟车劳顿,不顾天遥地远,只为奔赴这一场团圆啊!年年有年过,年年盼团圆!红红火火的中国年,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有着挥之不去的情结。那些久远的习俗,也会一代代传承下去的,那些浓浓的年味,也会在时光深处久久弥漫。好文推荐共赏,带给你不一样的习俗和年味。感谢你对轻舞的大力支持!轻舞因你更加精彩!【轻舞编辑:云飘碧天】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云飘碧天        2018-03-07 02:04:16
  不一样的习俗和年味,让人回味无穷!
   编辑不足之处,还请老师多多包涵!
云飘碧天
回复1 楼        文友:听涛阁主人        2018-03-07 21:22:41
  谢谢老师的编按,很精彩,辛苦了!
回复1 楼        文友:听涛阁主人        2018-03-07 21:24:15
  谢谢老师的编按,很精彩,辛苦了!
2 楼        文友:自然        2018-03-10 21:46:28
  每个地方过年的习俗不一样,但是盼团圆的心是一样的。团团圆圆过大年,开开心心过好年。欣赏美文,感谢分享!祝狗年大吉大利,创作愉快!
爱文字,爱生活,爱自然!
回复2 楼        文友:听涛阁主人        2018-03-11 23:03:53
  谢谢姐!
回复2 楼        文友:听涛阁主人        2018-03-11 23:04:44
  谢谢姐!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