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温暖的延伸(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温暖的延伸(散文)


作者:王雁翔 童生,727.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608发表时间:2018-03-07 08:48:09

【流年】温暖的延伸(散文) 老话说,家越搬越穷。
   这些年,因工作变动,总不停地搬家。搬一次,丢掉一堆家什器具,然后,再花钱添一堆新的,几万元折腾进去,看都看不见。
   当然,生活原本就是不断寻找、添置、丢失,再寻找的过程,这我知道。
   头痛的当然不是花钱,是书,成堆的书。搬家,书就得整理打包,一包一包,一捆一捆,再一摞一摞码好,均是别人插不上手的细活,折腾一遍,累得腰酸背疼是轻,如不悠着点干,会累得尿血。
   有人说,读书人爱买书,就像女人爱买衣服、买鞋、买包,并不是真的缺,追求的是一种愉悦与占有欲。当然,藏书家并不一定是学问家,读书与买书也是两回事。
   有朋友建议,扎捆打包之类,可请些人帮忙,不必亲为。试了一次,反倒比自己干更累。自己打包,包里何物,心中有数。别人帮忙,这头打包轻省了,但搬进新寓所,整理归档既累且恼,大包小捆,四处翻动,费神劳身,年轻人粗心大手,破损且不说,打包、搬动时留在书上的脏污印迹随时可见,破损亦是不少,真是两难。搬一次,如大病一场,十天半月方能休整过来。
   这也没啥可抱怨的,谁能在一个地方住一辈子呢。要命的是,新书一直不停地买着,平日里并不觉得,这里堆一些,那里塞一点,待一包包扛到新房,发现房子总是不够大,有时甚至比先前的小些,书房逼仄,成捆成包的书便没了容身之处。无奈之中,就硬着头皮精挑细选,暂时不用的,叫收废品的弄走。心疼,但没办法,书再重要,也得给人留一点生活空间。
   不停地折腾,书被不停地淘汰,二十多年下来,发现书柜的里书,新多旧少,许多从前爱不释手的书册,印象里有,实际上早已不知去向。
   但浏览书房里的藏书,发现有一套书,已经很旧,却一直跟随着我。
   后来出过的许多新版本,都比我手头这套精致。之所以精心珍藏着它,并非它是第一版,是因它浓缩着我一段刻骨铭心的尴尬,那沾满泪水的温暖,不断地穿越时空,鞭策我在书山里跋涉。
   一九九一年的秋天,我从天山深处一个叫牛圈子的地方出山,第一次到乌鲁木齐出差。在那个遥远的大山里,三年的军营生活当然说不上长,但弹指一挥的三年,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了我,锻造了我一些与众不同的心性,习惯了面对沉寂荒僻的群山理解战场和人生,对都市的繁华和热闹反倒有些不适应。
   出发前,没机会出山的战友,听说我要去大都市出差,期望我逛逛商场,给他们带些繁华都市的新鲜玩意儿。
   我也想给同年入伍的老乡,还有几个玩得可以在战场上互相挡子弹的战友带一点小礼物。所以,出山时我带上了自己仅有的三百元积蓄。一路上,在心里反反复复盘算着,该给他们带些什么。心情如秋日的阳光,温暖而宁静。
   在乌鲁木齐,我的双脚比鼓点还急促,希望尽快办完公务,多挤出一些时间逛逛商场。事实上,事情办得相当顺利,当我浑身轻松走在高楼鳞次栉比,人流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时,距坐车还有足足六个小时。
   去哪里?没作任何犹豫和思索我就决定了去向,逛书店,买书。
   我背着绿色军用挎包,走街串巷,满大街里寻找书店。
   现在想起来,那也许是一次考验。对书的痴爱,使我将赶车回部队的事忘得一干二净。满脑子想的是多跑几家书店,多买些自己喜欢的好书回去。
   然而,当我怀着极其愉悦的心情走出书店时,发现不知何时,天气变了,下起了如注的秋雨,街面上飘动着一朵朵缤纷美丽的“蘑菇”。买把雨伞?省点钱吧,还有好多事要办,念头一闪即逝。
   跑进西北路的西北图书大楼时,我从玻璃里看到了自己小丑般的形象:衣服、帽檐和脸上的雨水一滴滴往下流,弓着腰,双手紧紧抱着胸前装满书的军用挎包,像个挺着大肚的孕妇,被豪雨灌得透湿。
   《平凡的世界》!我在心里惊叫了一声。没看错吧,擦了擦脸上的雨水,我把脸贴近玻璃,仔细看。没错,是路遥的。我兴奋得几乎蹦起来。
   最早知道这套书,是在电台里听的。那时,我还在学校读书,电台里每天连播着这个长篇巨著,我在收音机里听得断断续续,被小说里的故事吸引着,发誓逮着机会,一定要给自己买一套。结果,书还没买到,我就当兵走进了遥远的天山深处。
   我如获至宝地捧着一套三卷册《平凡的世界》到柜台付款时,摸完所有的口袋,也没掏出多少钱,买下这套书显然就没了路费,不买,又怕以后买不到。最后,一咬牙,买下了。
   捧着书站在图书大楼门口,不知该去那里,逛了一天书店连饭也忘了吃,肚子饿得咕咕叫,举目无亲,身上背着几百元的书,却成了没钱吃饭、住宿、坐车的流浪汉。
   天渐渐黑了,大街小巷,霓虹闪烁,我在街上彳亍,心里莫名地孤独,酸楚。去哪里熬过这个冰冷的雨夜呢?饭菜的香气,温馨的灯火刺激着我的肠胃和双眼。在饥饿里,我踩着沉重的夜色,走向长途汽车站。
   候车室门口,缩着几个乞丐。候车室里灯光昏暗,一派空寂。那一夜,我怀里紧紧抱着几十本心爱的书抵抗寒冷和饥饿。夜,很长,很冷,我咀嚼着《梁生宝买稻种》里梁生宝的故事,心里却弥漫着温暖。
   第二天,我将身上唯一值钱的一块手表贱卖了十元钱。那是当兵走时全家人送给我的珍贵礼物,值六十多元呢。
   回到远山里的军营时,我已整整饿了两天,饿得头昏脑涨,走路双腿直打哆嗦。战友听了,都笑我傻。
   是傻,是痴。亦是一个纯真青年的爱与梦。

共 211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宋皇帝赵恒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苏轼曰“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余秋雨说,读书是寻找一个比今天的你更出色的自己。拉美文豪博尔赫斯说,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样子。凡此种种,人生最大的捷径,是阅读一流的书。有价值的书籍,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可以增识见,广情怀,塑造人的精神,供养我们的灵魂,让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文化缺失!当今社会,已是人的物化越来越强烈的时代,而对抗的有效途径,恰恰是保有独一无二的精神与人格。在这篇关乎书的散文里,作者说读书人爱买书,犹如女人喜爱购物一般,享受的是一种愉悦和占有欲。读书与买书并非一回事,收藏家并非学问家。作者几经异地而居,最为头疼的是将藏书归置问题,颠簸中有无奈有舍弃。而其中一套旧丛书却从不曾被遗弃,进而为读者掀开谜底,打开一段尘封往事。当兵的岁月是清苦的,难得的一次去乌鲁木齐出差的机会,原本的盘算夭折,仅有的三百元全部用来购书,因舍不得买伞情愿挨雨淋,为拼得心仪已久的一套《平凡的世界》丛书,花光身上所有积蓄,再无分文饮食住宿,还为此延误了归期。翌日廉价卖掉于己极为珍贵的手表一一参军时全家人送的纪念,才得以返回天山深处的兵营。而夜晚在长途汽车站候车室,作者和几个乞丐共处,怀抱几十本心爱的书抵抗寒冷和饥饿。咀嚼着《梁生宝买稻种》里梁生宝的故事,心里弥漫着温暖,捱过两天的饥饿换来了精神上真正的富足。心有一梦,爱书痴狂,温暖延伸,再现一个纯真青年的爱与梦。全篇行文流畅自如,语言朴实,架构合理,引人入胜,为读者揭示了一代军人的风貌,美文欣赏,流年荐阅。【编辑:纳岚容茵】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纳岚容茵        2018-03-07 09:55:59
  文字在握,一份暖意盈心,感谢作者赐稿流年!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