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丹枫】再说“修齐治平”(随笔)

编辑推荐 【丹枫】再说“修齐治平”(随笔)


作者:能读懂 秀才,2225.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75发表时间:2018-03-09 01:23:55


   这阵子“修齐治平”热潮起来,锣鼓喧天的,连和尚道士都高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道释圆融,皆大欢喜,真个是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怎么讲?
   “平天下”是什么?没有说,这是去尾;要修成一个什么样的身,也没说,这是斩头。于是,任何对这句话有兴趣的人都可以给“平天下”、修身一个定义,然后根据自己赋予的定义,对这句话做出自己需要的解释。
   蒋梦麟老先生这么说过:大学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教育的宗旨。到了后来,“规行矩步”、“束身自好”算修身;“父为子纲”、“夫为妇纲”、“三从四德”等等算齐家;愚民的“仁政”算治国。你看身哪里能修,家哪里能齐,国哪里能治呢?
   蒋先生的“到了后来”之前指什么?
   看原文: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平天下”的目的是什么?换句话说,天下平是什么样?原文答案明确:“明明德于天下”,即让光明正大的品德弘扬天下。
   “大学”说的很清楚:要做“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须先修身。如何修身,修成一个什么样的身?原文也很清楚: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格物,研究、考察认识万事万物;致知,获得知识。格物致知:对天下事物,通过自己的研究探索而认识,不依赖,听命于别人而获得知识,形成自己的观点。
   诚意:意念真诚,不虚假;正心,心思端正。
   原文排列顺序很清楚的告诉我们,要修身首先要做到独立,认真的去研究万事万物的本性,属性和规律,从而获得知识,认识世界;有知识,才能做到意念真诚,意念真诚后才能端正心思。自己研究获取的知识,心术端正才算修身,才能去弘扬光明正大品德,从而“治国,平天下”。一切的一切均取决于“格物致知”。
   “去尾”后,“治国,平天下”就可以任意定义,于是,帝王说就是“仁政”,蒋梦麟把“仁政”二字打上引号,是告诉我们,帝王的“仁”跟孔子的“仁”不一样,孔子的仁是爱人,是“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而帝王的“仁”是有先决条件的:顺从,听话,草民顺从了,才能得到仁政,不顺从呢?读读《韩非子》就知道了,两千年朝代更替,帝王无出其右。
   “斩头”,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被去掉后,正如蒋梦麟说的:“束身自好,规矩行步”变成了修身,这“正合朕意”,那个皇帝不喜欢这样的顺民呢?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排第一的为什么是“格物致知”?为什么帝王那么讨厌“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的解释学界有些分歧,我想,既然“大学”是朱熹编订的“四书”之一,那么这句话用朱熹的解释较好,这也是大部分学者的看法。
   格物致知,对事物研究,一直到弄清,弄懂原委,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观点。所以,格物致知前面没有任何定语。
   将“格物致知”放在第一位,就是强调不依赖,听命于任何人,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头脑去想,坚持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皇帝能容忍吗?将“大学”挑出来编成“四书”之一的朱熹被一贬再贬,甚至他的所有言论都被禁。有趣的是,与之常“反调”的心学派,虽然反对“格物致知”,而他们的言行却不折不扣的在实践“格物致知”--凡事都不听命于任何人,独立思考,正是这样,心学才能脱颖而出。后来心学大师王阳明就更是这样,呆头呆脑的格竹子,没成功,反而弄出一场大病,从此“断绝”“格物致知”,正是独立思考的“格物”,王阳明才有了自己的哲学,经世观点,才导致被贬龙场;也正是独立思考的“格物”,王阳明才会大胆的提出:要“修正”孔孟思想……
   独立思考从来都是极权的头号敌人,所以,帝王们是绝对不能容忍“格物致知”的,但孔孟已深入人心,奈何?于是就有了“斩头去尾”:身要修,但不能“格物”,“格物致知”,那谁听朕的?天下平,但不能“明明德”,“明明德”了,那还是朕的天下么?

共 166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围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写过一篇文章,言犹未尽,因此搬出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蒋梦麟老先生所言:大学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教育的宗旨。然而,一些人掐头去尾,不说修身,也不想平天下,治国不过是口里说说而已,就剩下心里的齐家了。不无讽刺,值得深思。推荐欣赏!【编辑: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8-03-09 01:25:36
  格物致知,对事物研究,一直到弄清,弄懂原委,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观点。所以,格物致知前面没有任何定语。将“格物致知”放在第一位,就是强调不依赖,听命于任何人,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头脑去想,坚持独立思考。——为你点赞!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黄江山        2018-03-09 10:36:31
  写得很好!引证很祥实,使人折服!盛赞!
《江山文学》永远都是最棒的!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