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四季的故事】拨吊子(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四季的故事】拨吊子(散文)


作者:了缘无尘 秀才,2111.3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23发表时间:2018-03-10 11:07:56


   说起拨吊子,如今的年轻人几乎无人知晓。但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农家人家家都离不开拨吊子。
   我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我儿时,就见过许许多多妇女使用过拨吊子。拨吊子的造型其实很简单,用一块长约25厘米、粗如人的手腕般的骨头做成。骨头要求两头粗中间细,在骨头正中位置打上孔,固定一根挂勾,这就是拨吊子。乡间也有用硬木头做成的拨吊子,但造型和骨头做成的一模一样。拨吊子的主要用途就是用来拧麻绳,偶尔也有人用它拧棉绳和发绳等。地域的不同,民间对拨吊子的叫法也不同,有叫它拨弄锺子、纺锤、打线器等。
   过去农家人穿的鞋子都是女人们手工制作的布鞋,鞋底及鞋面都可以用女人纺织出来的棉布制作,但唯独纳鞋底和绱鞋面所使用的绳子,却一定要用麻绳。因为棉线很不结实,也不耐磨,用纺织出来的棉线纳出的鞋底穿在脚上走不了几天,棉线就会断裂,鞋底就会裂层,鞋面也会和鞋底分家。所以,纳鞋底绱鞋面所用的绳子,都是女人们用拨吊子拧成的麻绳。
   用拨吊子拧绳子对女人们来说,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活。在那个年代,农家女人白天手就从来没有闲过的时候,只要干完田里的活回到家,女人们就会坐在房前屋后阴凉处,一边和人闲聊,一边用拨吊子拧着绳子,那动作看起来轻松愉快很不费力气。用女人的话说,就是闭着眼睛也能拧出粗细匀称的绳子,而且,拧绳子是她们最轻松的活,和休息没有什么区别。
   拨吊子的原理更是简单,把麻拴在拨吊子中间的挂勾上,女人一手提着麻,一手轻轻向左拨一下拨吊子的一端,拨吊子就转动起来,女人手里的麻就会拧成线条,最后将几股麻线条合拧在一起,就成了麻绳。
   其实,在那个年代,女人们用拨吊子拧出来的麻绳使用非常广泛,不单是女人们用来纳鞋底,平日里需要捆绑生产工具、家用物件以及盖房子时制作房顶铺设的草帘子等等,都会用到麻绳。
   用拨吊子拧绳在我国可以说是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河北磁山遗址中找到了距今7000多年前纺锤的主要部件。这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开始利用拨吊子的原理来制作绳子了。
   古人们使用绳索,主要是用来给生产工具和武器上捆绑固定的把柄。拨吊子的发明,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起的工业取代了手工制作麻绳的拨吊子。同时,市场上也大量出现了物美价廉且结实耐用的尼龙绳、线绳、塑料绳等等,加之农家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开始穿上了购买来的胶鞋、皮鞋等,手工布鞋开始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这让手工拧麻绳的拨吊子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今,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已经很难见到拨吊子的身影。前段时间,我去古玩收藏市场,惊喜地看到一家古玩柜台上陈列着一把拨吊子。柜台老板说,拨吊子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发明的,它曾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今天它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永远珍藏在那个年代人们的心中,成为历史的一页。

共 119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对以前使用的拨吊子进行了讲述。作者从它的结构原理到使用方法,以及追溯了它的产生起源历史。拨吊子在那时候的农村家家都离不开,它为妇女们的手工活提供了便捷,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拨吊子已经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它曾经发挥的作用和承载的历史使命却不能磨灭,它见证了一个时代,让人充满怀念和感恩。欣赏佳作,推荐共赏!【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18-03-10 11:09:46
  拨吊子的那段历史在作者的笔下娓娓道来,让人无限触动和怀念。历史总是前行的,科技总会淘汰一些原始的工具,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它们曾经为我们人类做出的贡献。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2 楼        文友:何叶        2018-03-10 19:14:17
  欣赏佳作。感谢投稿支持!祝好!
何叶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