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对联与时代(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对联与时代(散文)


作者:尹宪辉 举人,5116.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68发表时间:2018-03-10 11:11:21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欢乐的传统节日。春节有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习俗,如穿新衣、放鞭炮、杀年猪、做豆腐、拜大年、压岁钱、除灰尘、守岁、吃年夜饭,当然还有——贴春联。春联的内容,多是祈福迎祥、快乐如意、富裕安康等。表达了人们追求温饱、福乐祥和的淳朴愿望。
   无论是温饱无望的饥荒年代,抑或物阜民丰的太平盛世,不管贫富贵贱,家家户户新年贴春联,已经成为全体勤劳智慧中华儿女的优良传统。民众将一年的收获浓缩在置办年货的喜悦里,而把来年的美好愿景寄予门上的春联中。
  
  
   一
  
   说起春联,可谓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内里蕴涵很深的文化元素意味、国学深义和思想价值。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据传,战国时,中原地区百姓在正门旁挂“桃梗”,堪称春联之“始祖”。桃梗是用桃木刻的木偶,据云可以驱邪恶保平安。后来渐渐变成挂“桃符”,桃符又称门神,是用桃木板刻上“神荼”和“郁垒”字样,这是传说中的两个能降伏恶鬼的大神的英名。现在,我们称两者肖像为“门神”,市面有成对销售的红纸画幅。
   另据史料记载:早在秦、汉时期,我国民间过年也有悬挂“桃符”的习俗。将门神的名字,分别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门两侧以驱鬼压邪,这便是对联的较早形态。该习俗持续一千多年后,至五代时期,人们开始把对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此乃现代纸质的文字形式门联的前身。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皇帝)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公元964)年,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普遍公认最早的一副文字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自宋代起,民间新年悬挂对联已经相当普遍,“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目,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这首古律诗《元日》,正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诗中的桃符就是指春联。由于对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关系,所以古人又称对联为“桃符”。到明代,人们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相传至今,便有了我们现在样式的红纸对联。
   “春联”的名称诞生于明朝。据载:朱元璋在南京建都后,曾在除夕传下圣旨“公卿士庶家,须加春联一副”,要各家各户贴上春联,并微服出巡观赏取乐。朱元璋还亲题一联赠予文臣陶安:“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经统治者这样一提倡,春联之风开始流行民间。
   对联概念含义较广泛,又称楹联、门对、门贴、对子、桃符等,是一种对偶文学样式,起源于桃符。具体包括:春联,婚联,寿联,贺喜联,题赠联,戏台联,口语联,讽刺联,格言联,行业联,名胜古迹楹联,趣对(谐趣联),集句联(诗词集句),挽(悼)联等。
  
  
   二
  
   纵观对联的漫长历史,涌现出的上佳名联琳琅满目枚不胜举。因其高度概括的寓意、丰沛的普世价值、崇高通行的正能量,而名垂千秋经久不衰,有着永恒的意义、价值。其中许多都令人激赏不已、啧啧称奇!
   比如,“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横批:恭贺新春,巧用特殊时间节点予以修饰点染,联面工整奇妙、精巧绝伦。
   “旧世界夕阳西下/新中国旭日东升”,歌颂祖国的主题阐述得耳目一新,满怀爱国、豪情万丈!
   “高居宝地财兴旺/福照家门富生辉”,横批:心想事成;“福星高照全家福/春光耀辉满堂春”,横批:春意盎然;“欢天喜地度佳节/张灯结彩迎新春”,横批:家庭幸福;“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横批:春满人间。这些春联人见人爱,全面典型地概括人民积极向上、追慕吉祥、祈求富康的夙愿和新时代焕然一新的精神风貌。是节日欢乐的写照。
   具体看,各阶层、各种地位身份,往往也希望在门联上予以表情达意,所谓“诗言志”。如,农家比较朴实,只是祈求富裕有吃有穿即可。较早期的有,“人畜兴旺/五谷丰登”“人寿年丰/五谷丰登”“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三羊开泰日/万事亨通年”,透着一股朴实的古老味、显得古意古气。“年年顺景财源广/岁岁平安福寿多”,横批:吉星高照,也是平民朴素心境的粗描摹、大写意。
   此刻,我临摹古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不期偶然遭遇灵感、即兴赋联一双,算是模仿、套作:“福如东海水/寿比南山松”,“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横批是:人民万岁,或大众万岁;次日又新生一双:“福如东海水盛/寿比南山松青”,“福如东海水无穷/寿比南山松不老”,横批是:吾民万岁!哈哈,是不是也有几分古色古香呢?
   机关事业工作人员希望提资升职、走红运展宏图,比较喜欢“迎新春事事如意/接鸿福步步高升”,横批:好事临门;“福旺财旺运气旺/家兴人兴事业兴”,横批:喜气盈门。此二联的屋主人,可能比较想当官、有官瘾啊哈哈。
   达官贵人则追拜金银财宝、封官进爵;类似于土财主、资本家的满嘴财源滚滚、家财万贯、金山银山、大金条银元宝之类,联面显得有些俗气。
   而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光芒万丈的诗词、妙联,成为名垂千古的名言嘉帖!闪烁着无比璀璨的人文光辉!如明代文化名人杨继盛的自题联“铁肩担道义/妙(辣)手著文章”;清朝郑燮(郑板桥)的自题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音乐家冼星海的自题联“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夏明翰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我一个),还有后来人。”等,既体现了侠义豪情赤胆忠心、矢志爱国追求真理,又饱含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为人处世的诸多因素、做人的磊落正气,大写人字的崇高巍峨与神圣!读得我热血沸腾激情满怀!
  
  
   三
  
   贴对联有讲究,贴的地方不同,对联的内容自然也不同。譬如农村人贴对联,街门、屋门、墙壁、祭祖时要贴,牛圈、猪圈、鸡架、仓房、马车、水井、水缸也要贴联或福字、单条吉帖,还有房梁上、大门外等贴出门见喜等。
   各个时代,门联的风格特点也有异同。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对联。总体讲,有共性亦有个性。除了较普遍的祈福纳祥等基本元素之外,还各有自己的时代内容与特点、基调与色彩,反映了时代的变化特征。
   这样,春联便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
   比如,解放后初期和五十年代,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不再做牛马、有了自由身、当家做主人!心中除了快乐幸福就是兴奋激动,只有基本的朴素需求,完全没有过高的奢望,也就期待填饱肚皮有衣遮体,除了前节所述“农家”那些春联,再如“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祖国山河无限好/人民天下万年青”“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横批:喜迎新春等。
   还有感谢共产党、毛主席。翻身奴农破天荒走进新社会,把满腔热血唱响于春联中,充分表达了人民当时的欢欣鼓舞心花怒放、生动鲜活的美丽心境,及对共产党毛主席的感恩与深厚的阶级感情。如“共产党好/毛主席亲”;“跟毛主席走/和共产党亲”,横批:祖国万岁;“吃水不忘挖井人/翻身全靠共产党”;“共产党功绩比天大/毛主席恩情比海深”;“大地迎春绿为人民服务/人心向党红为祖国效力”。
   曾几何时,“文革”1966—1969年之间,过大年也注入了呛人的“政治味”,家家户户的门联全是毛主席语录或诗词,不准写其他的内容。街坊邻居不准拜年、不让问好。拜年被打成“四旧”彻底废除,要破“四旧”立“四新”。人们过年或平时见面,都是背诵一句毛主席语录,就算打招呼了。
   那个特殊的年代,村街两边屋墙到处是语录板和大字报。语录板用红色油漆加漏板印上“最高指示”——毛主席语录。而大字报,则锋芒毕现地呈示或直播“文革”时期造反派各派之间,枪械混战你死我活、风起云涌如火如荼的“人民”“战争”之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戏剧场面。
   对联譬如,“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斗私批修/应大公无私”,“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风景这边独好/江山如此多娇”等;以及“毛泽东思想光芒万丈/共产党领导锦绣前程”,古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除旧岁破旧俗/迎新年树新风”等。带着浓烈的“文革”火药味。
  
  
   四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对“文化大革命”重新评价,提出改革开放、发展教育、重视科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实现“四个现代化”等,我们的思想战线,政治、经济领域,各行各业开始了伟大的复兴与转折,逐渐焕发出空前蓬勃的生机。人们也在春联里表达欣喜若狂的心情。
   上世纪80年代初,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土地大包干,生活有了起色,经济开始起飞,市场渐次繁荣起来。应运而生的“多劳多得人人乐/丰产丰收岁岁甜”,横批:形势喜人;“千帆竞发‘长征’路/‘四化’甘霖万木春”;“劳动致富/勤劳发家”等富有时代特色,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新时代的向往憧憬和大干苦干奔“四化”的决心与信心。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认识得以空前的解放、提升,思想逐步迸发出灿烂的火花,春联于是火山爆发般出现许多佳对妙联,进入空前繁荣的佳境。“创大业千秋昌盛/展宏图再铸辉煌”,横批:大展宏图;“开拓创新谋大业/科学发展绘宏图”,“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后,此联是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展望、契合与认同,及急于参与新时期建设国家的伟大实践之雄心。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改革开放后,可以建立自由市场,允许做买卖了!人们终于能堂堂正正地走向市场做买卖,敢大胆地谈钱、挣大钱了!这既是我国政治体制生态的革命、也是经济领域的质变。春联中也镂刻下时代的印记。
   “大顺大财大吉利/新春新喜新世纪”,横批:万事如意。此联写得坦率直白,虽有些俗,也算干脆利落;“迎喜迎春迎富贵/接财接福接平安”,横批:吉祥如意,整个是大实话大白话,也很大胆,但表的是平民百姓的心中期盼,也从侧面显露出政治环境的宽松昌明、人性化。如果没有政治的清明新空气、体制的新格局,这一切从何谈起?
   “奋发图强兴大业/勤劳致富奔‘小康’”,横批:科技致富;“家过‘小康’欢乐日/春回大地艳阳天”,横批:人心欢畅。彰显了全民齐努力、倾心奔小康的喜乐、激情与豪迈。
   “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横批:辞旧迎春,反映了“五讲四美三热爱”那些年份的时代影子。
   “当有理想有道德楷模/做有文化有纪律新人”,横批:四有新人。这是笔者当年自编的小联。是在1980年党中央发出做“四有新人”伟大号召以后。
   “福旺财旺运气旺/家兴人兴事业兴”,横批:喜气盈门,是追求福祥、敢于伸开手脚大干事业的时代新气象。“事事如意大吉祥/家家顺心永安康”,横批:四季兴隆,则描绘了如今“和谐社会”宏大迷人的壮丽图景。
   “和平崛起,家运国运奥运齐兴旺/三步战略,福星寿星卫星共骈臻”,是对当前家国兴旺富强的总结概括与祝福,典型地体现了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取得的丰硕成果。尤其展示出我“大中国”今日空前繁荣强盛的宏伟格局、朗朗乾坤!
   “日丽风和人乐/国强民富年丰”;“国强家富人寿/花好月圆年丰”,则充分凸显新时代人们思想解放、心态轻松、精神活跃的新境界和全力以赴建设强国的豪情壮志。
   “汗马绝尘安外振中标青史/锦羊开泰富民清政展新篇”,横批:祖国万岁;“民安国泰逢盛世/风调雨顺颂华年”,横批:国泰民安。两者歌颂了如今的太平盛世、美好新时代。这样的春联令人欢欣鼓舞,激发心中的正能量,坚定信心奋发努力。展现了我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中华民族终于挺起了腰板,理直气壮地站在世界舞台的主席台上!
   所有这些春联,只有改革开放以后、开明昌和的大环境下才会诞生。这样的春联,在“文革”及以前,是绝对不会出世的、完全不能想象的。
  
  
   而今春节前,商店、市场、超市、街边地摊、乡村大集上,到处都是春联。以前是手写的,现在是清一色的印刷品,大红纸质量上佳印刷精良,有许多还是烫金字和金星子背景。闪光的金字,充满了富贵气、内涵美,有力地传递了华夏文化与文明,渲染了情趣,烘托了气氛。这些美联无论新与旧,至今还在热销,永不褪色青春常在!
   春联是中华文化的艺术精品、耀眼瑰宝。传承着华夏文明的悠久历史,可谓中华传统文化的奇葩。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积淀,让对联这一传统文化精粹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发展,对联不仅在中华文化史上熠熠生辉,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许多国家。这些国家与中国一样,至今还保留着贴春联的风俗。这也说明中国文化、中华文明魅力无限!
   厉害了!我的国!中华对联,始终异彩纷呈;春联上的中国,必将永放光华!
  
  
  
   【字数——4896字。2018-2-9—13:38定稿使用版】
  
  

共 512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春联,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春节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在这篇文字里,作者首先用热情洋溢的笔墨详细地介绍了春联的起源、含义以及相关的历史故事,同样是春联,不同的人群透过春联又能看到不同的企盼。紧接着,作者又从贴对联的讲究写起,又从不同的历史时期举例写出了春联好多情况下,也打上了历史的烙印。难能可贵的,作者专门就新中国成立后的春联内容做了专门的诠释,新出了诞生的环境特点这篇有关春联的散文作者紧紧抓住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及对春联的影响写春联的内容、样式的变化,道出了不容忽视的春联文化,推荐欣赏。【编辑:快乐永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18-03-10 11:17:55
  问好尹老师,能够写这样一篇内容丰富的春联文字,辛苦了!
回复1 楼        文友:尹宪辉        2018-03-12 10:13:31
  问好!快乐社长!感谢社长的编辑,评论!
回复1 楼        文友:尹宪辉        2018-03-12 10:14:11
   
  
   社长好! 迟复为歉。近日事情太多了!在搬家,买家具,更新家具。累死累活!
回复1 楼        文友:尹宪辉        2018-03-12 10:16:45
  哈哈,换电脑了,没安装球球,QQ。电脑新键盘,和输入法也不适应,乱套了。
   所以,球球那边,我没有看到、不知道需不需要回复!
  
   感谢社长——认真、细致的评论!辛苦了!
   祝好!开心如意!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