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四季的故事】又是一年三月八(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四季的故事】又是一年三月八(散文)


作者:独倚修竹 布衣,211.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01发表时间:2018-03-11 12:14:15
摘要:朱圉西雄,南仰天门。此为城南天门山,有“天门春晓”的美誉,是小城八景之一。悬崖大象,以石窟建筑为主,是麦积山石窟系列西向的延伸;灵凤耸翠的尖山寺,怪石雄峰,人文古刹,构成森林公园的特殊风格;朱圉晚霞尽显丹霞地貌风姿;渭川秋烟,朦胧了一派别有洞天的浩渺;还有那石鼓擎雪的莽原,南岭清波的澄澈,鼋峰旭日的明丽。


   没有喧嚣没有混杂,脚步轻轻落在软软的小道,有时听到唏嘘和喘息,幽静的山林九曲十八弯。古柏,杨槐,高柳,和不知名的花草,默默的做着向导,野杏的浅绿弥散在春月的惠风。行人把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饮品连同眼前纯粹的绿一同饮下,攀登有了更多的活力。山林小道,潮湿着,各种树的叶子清亮晶莹,微风吹来,恬淡舒适。一拨行人下山,一波行人上山,狭窄处互相扶将一把。眼前便出现一条男女老少绘制的蜿蜒长龙,在漫漫历史的长河,逶迤行进,过去、现在、直至未来。
   有山必有庙。行人的手上有的拿着香烛,还有带着大纸靴的,只拿着手机准备拍照的,大都是年轻人,进庙上香拜佛者,是这条人龙的主流。庙宇是东岳泰山的别殿,参拜神灵是泰山神“东岳天齐仁圣帝”和娘娘碧霞元君。人们心中,一方神灵庇佑一方百姓,水土甘甜,风调雨顺,驱邪避难,为大众福祉。这点心声,从山脚踏上山顶的第一步,就已经发出,融入人们虔诚的步态,恭敬的神情。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座山峰比不得泰山高俊,比不得华山奇险,比不得衡山清幽,此时此地,她却是一座宝山,灵山,慰藉多少颗期待安抚的心,使他们从忧伤走向敞亮,从忏悔走向救赎,从灾难走向幸福。大纸靴子,就是许愿灵验用做感谢神灵的。这点心意神定会笑纳。布达拉宫的朝拜,一步一叩首,行全礼。这里就全当把步步叩首的虔敬装在心里吧。混在人群里的我,虽然还有左顾右盼的嫌疑,但也没有忘记心诚则灵。山的那边有一条大路,在庙门口碰上一熟人,说他们坐车来的。说这话时,她声音很低,也许,怕里面听到说自己不够虔诚吧。
   庙在高高的山巅,是当地山脉最高峰。有云:朱圉西雄,南仰天门。此为城南天门山,有“天门春晓”的美誉,是小城八景之一。悬崖大象,以石窟建筑为主,是麦积山石窟系列西向的延伸;灵凤耸翠的尖山寺,怪石雄峰,人文古刹,构成森林公园的特殊风格;朱圉晚霞尽显丹霞地貌风姿;渭川秋烟,朦胧了一派别有洞天的浩渺;还有那石鼓擎雪的莽原,南岭清波的澄澈,鼋峰旭日的明丽。如果大象山因石窟艺术而闻名,天门山则因其青葱俊秀而受青睐。像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庙会一样,今天这儿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大家朝一个方向,怀着各自不同的祈愿,赶庙会,去三月八山上香。热闹隐含着寂寞,小城用自己的方式,以庙会故我在的俊逸吸引着老少爷们,牵动着徐娘豆蔻,他们摆动长长的游龙,穿行于重峦叠嶂之中,成为当地一道风情,温暖了人间四月的天空。
   转过最后一道弯,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平旷的土地在两面夹山的困境中兀自坦荡着,人道这是豁线。视野有了暂时的远见,从这个出口望过去,蓝天白云处一缕尘烟。再往上走,绿荫掩映中忽现红墙灰瓦,靠近去,一段陡峭的石级竖立在朱漆庙门的前方。游人有的上,有的下,徐缓有序。未进大门,一股浓浓的香烛溢气传神。大院分两台,上面是大殿,泰山神殿;下面有几个小殿,供奉马王爷等神圣。参拜着无不焚香点蜡,前面的跪拜,后面的排队等候,北边拜完去南边,南边拜完去西边,西边的大殿是主殿,大殿前面有一个高大的鼎,鼎的两边点燃两排粗壮的红蜡烛,格外引人注目,蜡油从碗口粗的燃着的蜡柱上直流下来。香客们在它上面点燃自己的小蜡烛,焚烧自己的黄表纸,点上自己的小沉香,统统放进中间的鼎里,叩首作揖,拜三拜。大殿后面,有碧霞元君殿。整个庙观腾云驾雾,如入仙境。在这儿,看不到浮躁,听不到争吵,觉不到奸邪,人们平静的跪倒匍匐在神灵脚下,有西服革履,有布衣草鞋,有的双膝跪满尘土,有的十指沾染烟灰。肃穆的大院,平静搀扶着平等,温情牵绊着温暖。像庙外的山林,古老的苍松与新生的浅草,高低俯仰点缀着共同的家园。我想,如果,三月八得温情不只在庙里,这种向善的朝圣,这种朝拜的圣德,能泽被我们生活的空间,那么,高坐神坛的东岳大帝及各路神灵,也会无忧无虑,在一柱柱香火的缭绕中忘情逍遥吧。
   前院廊檐下的牡丹含苞待放,一树树繁硕的花蕾,绽露桃红,探试云烟深处的轻寒。阶前牡丹宽是宋朝的遗留,仿佛看到宽袍大袖的宋人躬身培土,扼腕浇水,看到牡丹盛开,满院清香。这股香味从宋代溢流至今,添加了几多风雨变迁的甘苦。我仔细端详,沉思,由衷的慨叹:花儿和人一样,生命不息,阅历日增,送走了岁月轮回,沉淀了历史沧桑。
   下山容易上山难,上山时低头俯身气难平,下山时昂首挺胸往前冲,不一会儿,从登山的起步台阶降落到平坦的地面。回望一眼,从山脚到山顶,除了进出口两头的水泥石级外,中间长长的一段,都是原始土路,没有更多开垦的痕迹,窄窄的,潮潮的,被无尽的绿围拢,散开,蔓延在一个绿色的世界。
   耳边传来锣鼓声,山脚下庙会大戏已经开场。场外游人逛街的,气枪打靶的,乘坐摩天轮飞转的,吃点喝点的,正游兴十足呢。

共 190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短短两千余字的游记写得很精彩。作者没有按照惯常的游记写法,由此省略了那些坑长的行程交代。作者直接从幽静的山林九曲十八弯的场景入笔,人和景交融的场面就跃然纸上。文章通过移步转换视觉的写法,让读者对古庙的建筑结构和古庙会的繁荣有了切身的感受,正如作者所言“,大家朝一个方向,怀着各自不同的祈愿,赶庙会,去三月八山上香。热闹隐含着寂寞,小城用自己的方式,以庙会故我在的俊逸吸引着老少爷们,牵动着徐娘豆蔻,他们摆动长长的游龙,穿行于重峦叠嶂之中,成为当地一道风情,温暖了人间四月的天空。”文章全篇布局错落有致,文字流畅清新凝练,不失为一篇佳作。故而力荐赏阅。【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18-03-11 12:17:13
  小编一直觉得游记好写,写好不易。不过这篇游记给小编耳目一新的感觉,文章布局就有别于其它游记,直奔主题,直抒胸臆,读着仿佛跟随文字身临其境,让人感怀。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1 楼        文友:独倚修竹        2018-03-13 21:42:34
  感谢你的精彩点评!
2 楼        文友:叶华君        2018-03-11 12:18:23
  感谢老师精彩的分享,晓荷因你而精彩!问好老师,感谢支持。期待更多优秀之作入驻晓荷。祝创作愉快!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3 楼        文友:独倚修竹        2018-03-11 16:05:48
  叶编,辛苦了,多谢多谢!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 楼        文友:何叶        2018-03-11 21:06:52
  欣赏佳作,感谢老师对社团的投稿支持。何叶给老师敬茶。期待老师更多精彩!
何叶
回复4 楼        文友:独倚修竹        2018-03-13 21:45:08
  谢谢你,茶香醉人啊,晓荷社团好温馨!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