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PK大奖赛”】不能忘却的纪念(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PK大奖赛”】不能忘却的纪念(散文)


作者:邢松 布衣,202.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95发表时间:2018-03-11 23:18:46
摘要:一个来自祖籍淮安淮阴新渡乡的已故美籍华人、著名作家、历史学家的张纯如,她是在为30万遇难同胞奔波呐喊,甚至献出生命!张纯如,她的三十六年的生命,像是一个炽烈如火的过程!纯洁无瑕,如花似玉的她,用36年的生命在完美地诠释着人生的价值!她的爱国情怀、申张正义的精神会一直永存! 张纯如没有死亡,她会一直活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因我的老家离新渡乡不远,大约2华里路程,而且1986年我工年的第一站就是新渡中学,所以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就听说新渡小学更名为“益功小学”的(后来又合并为新渡小学),当地人都说是因为张氏家族有海外关系,惊叹人家有钱,国内政策放宽了,他们回来投资兴办教育的。其实,他们对其真正原因也不知一、二,我也是随着她的作品《南京大屠杀》于1997年问世,才对她引起关注的。
   她,就是张纯如,祖籍淮安淮阴新渡乡的已故美籍华人,著名作家、历史学家,于1968年3月28日出生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园中。她的父母都是双博士后,爸爸张绍进是物理学博士后,妈妈张盈盈是生物化学博士后,两人先后任教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
   她的祖父张乃藩1930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是个勤政为民的官员,解放前夕携带全家移居台湾,后来其父母定居美国,家庭条件相当不错,可以说张纯如的童年是过着高枕无忧的生活。一直以来,他们始终没有忘记家乡,这就是上面所说的八十年代初期,回到家乡捐款兴办教育的佳传。
   她的母亲张盈盈在张纯如逝后六年,写了《张纯如:无法遗忘历史的女子》,书中说张纯如自幼敏感内向,幼稚园时不善于与小玩伴相处,老师甚至说她有语言学习困难,但是她自小喜爱阅读,绝对称得上是嗜书如痴,也逐渐在写作上展现天分,受到老师奖励,她母亲书中引用的她中学的诗作,也看出她的敏锐易感。
   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写作压力极大,出版公司希望于一九九七年南京大屠杀六十周年时能够出版,只有两年时间,张纯如搜集的资料却多到几年看不完,还有她中文认知的困难,但是在研究资料中,她却挖出了当年德国驻南京代表拉贝的日记。
   张纯如在浩瀚资料中挣扎,又要处理拉贝日记的翻译引介,可说是精疲力竭,尤其阅读一篇篇日军在南京暴虐、杀戮、奸淫和凌虐的纪录,情绪久久不能平抑,觉得自己似乎要在痛苦中窒息,她打电话告诉母亲,那段时间都没法入睡,常做恶梦,洗澡时头发大把直落,比起一般作者,敏感的张纯如十分痛苦又无比寂寞。
   张纯如为《南京大屠杀》,在美国各地签书和受访,造成很大压力,尤其日本政府与右翼人士的攻击与威胁,甚至收到包了两颗子弹的信,张纯如既气愤也担忧。
   张纯如功成名就,似乎应该生活愉快,但是张纯如敏感认真,对人生世事无常感受深刻,她告诉母亲写作是条寂寞的道路,“我要把自己当成只有一年可活,尽力去写,要像自己被判了死刑般拼命写作”,她写《南京大屠杀》看大量资料受到的冲击,加上一次赴演讲途中受到的恐吓,都让张纯如无法承受,终于崩溃。
   引用张纯如的妈妈张盈盈在一书中回忆说:“后来张纯如被确诊为躁郁症发作。在以后的三个月里,张纯如换了三位精力科医师,但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峻。从前充溢活力、精神焕发的她,变成时而闷闷不乐,神情恍惚,时而心情浮躁,脸色铁青。最终一个星期,她回绝爸爸妈妈来家中探望。爸爸妈妈心痛之极,却茫然无措。但他们万万没想到,没等他们做出反响,女儿就抛弃了自个。11月9日,张纯如用一把买来的古玩枪完毕了自个的生命,年仅36岁”。
   前不久,我只身一人来到淮安古淮河的北岸(我家的附近)-------张纯如纪念馆。这里,松柏苍翠,幽静肃穆,纪念馆庄重典雅,朴素沉静。此时,我被馆内的气氛所震憾,仿佛屏住了呼吸,生怕惊扰这位伟大的爱国同胞的英灵,便缓缓地移动着脚步,慢慢的注视着每一张图片,每一件物品,静静的聆听着馆内视频里的每一句讲解,每走到她的雕像或大幅照片前,我都注目良久。在这里,张纯如的雕像目光深邃,照片上,她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在这里,还能看到她曾经穿过的衣服、用过的公文包以及写作时用过的扫描仪;在这里,一份份详实的资料、一段段珍贵的视频,生动真实地还原了张纯如思考、创作、撰写《南京大屠杀》书稿的过程。
   纪念馆以“不能忘却的纪念”为情感纽带设计布局。展陈分为6个板块。第一部分“大洋彼岸的父母之邦”,讲述张氏家族与淮阴的历史渊源;第二部分“海外赤子的中国情结”,回顾张纯如勤奋刻苦、学有所成的学生时代和孜孜以求的寻根情结;第三部分“直面《南京大屠杀》真相”,揭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展示张纯如发现《拉贝日记》等关键史料对揭露日军暴行的特殊贡献;此外,“激情燃烧的历史捍卫者”展区,展示张纯如在北美各地演讲、辩论,为维护人类正义做出的努力;“不能停止的求索之旅”展区,展示其创作《蚕丝:钱学森传》等作品,体现其根在中华的赤子之心;“光照人间的正义天使”展区,表现海内外对张纯如短暂而光辉一生的高度评价,对其英年早逝的深切缅怀。
   当我从南门走出纪念馆,面对着古淮河里缓缓流淌着的河水,我的心情就像这河水一样波澜起伏,无法平静,思绪万千……
   张纯如,她是在为30万遇难同胞奔波呐喊,甚至献出生命!
   张纯如,她的三十六年的生命,像是一个炽烈如火的过程!
   纯洁无瑕,如花似玉的她,用36年的生命在完美地诠释着人生的价值!
   张纯如曾经说,“人其实是死两次,一次是肉体的死亡,一次是从他人记忆中消失,那才是真正的死亡。消失的故事总是令我哭泣”。
   张纯如,她不就像这千年流淌的古淮河河水一样吗!她的爱国情怀、申张正义的精神会一直永存!
   张纯如没有死亡,她会一直活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共 216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很沉重地读完作者这篇人物记叙散文。不仅是因为文章让我们知道了张纯如写的《南京大屠杀》,而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爱国同胞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感。张纯如的死,除了是病的因素,我想或许是看到了日本侵略中国的残忍、凶暴、惨不忍睹给张纯如造成的心理伤害!读完作者的文章,作者的文笔和文章优劣已经不是我关注的了,而是对张纯如这样的对全世界,对中国人民负责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精神让我们赞佩!《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中国的血泪斑斑史,是中国人民永远铭刻心中的民族伤害。作者的文章能这样打动读者,本身就是很好的文章,感谢作者给了我们更多了解这厚重历史的撰写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用实际行动来爱国的同胞的伟大!期待你更多精彩,荷塘欢迎你!【编辑:言 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言农        2018-03-12 00:35:52
  作者文笔流畅,情真意切,内容突出主题,张纯如的形象和思想,在我们面前栩栩如生,令人赞佩。
回复1 楼        文友:邢松        2018-03-12 06:33:56
  感谢老师的辛苦编辑!向您问声早晨好!
2 楼        文友:言农        2018-03-12 00:38:25
  作者也是一个很有爱憎分明的人,有强烈爱国主义情感的人,所以对《南京大屠杀》和张纯如的研究很深。以此写下如此感人的文章!
回复2 楼        文友:邢松        2018-03-12 06:58:21
  是的,张纯如的祖籍老家和我的老家在一起,我们常听说他们家的事,张纯如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影响世界的爱国同胞,民族英雄,我因她的事迹所感染,瞻仰她的纪念馆后精神被震憾。我想作为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都应该记住她,不能忘却!于是我写下此文,以此悼念并铭记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3 楼        文友:蒋文斌        2018-03-12 19:41:03
  文章很有厚度。
不质疑雪的颜色,只怀疑水的形态。
回复3 楼        文友:邢松        2018-03-12 21:51:54
  过奖了,谢谢!
4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3-13 06:08:45
  历史要铭记,英雄人物要纪念。历史带给我们的是伤痛与屈辱,英雄留下的是风骨与精神!瞻仰英雄纪念馆,以鞠躬的姿势沉痛悼念,以仰望的姿势永远铭记!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