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云】女儿伤(散文)
初读《红楼梦》,是在三十年前,因是长篇,因此读得也是粗糙,往往是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印象最深刻的是吃的丰富。大观园的众姐妹们,整天地大摆宴席,即便是小炒,那名字也是极具诱惑力的,酸笋鸡皮汤,碧粳粥,糟鹅掌,豆腐皮的包子,枫露茶枣泥馅的山药糕火腿炖肘子:糖蒸酥酪,梅花香饼儿惠泉酒,虾丸鸡皮汤,酒酿清蒸鸭子,腌的胭脂鹅脯,奶油松瓤卷酥,绿畦香稻粳米饭,这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读得是饥肠辘辘。那时也就是十一二岁,刚读初中,对时不时就伤感的小姐们心里非常地不解,有吃有喝有酒喝,莫不是吃饱了撑的?
少年是真的不知愁滋味,所有的伤感难过,无非是捡拾姐姐的旧衣没有新衣穿的虚荣,没有哪怕叮当响的硬币买点好吃的小零嘴儿,做作业吃力不会怕老师罚,和女生闹别扭人家不理你把你孤立的晒起来的难堪,不小心过了男生划的三八线被羞辱地警告。尚不知情为何物,感觉那是个易流泪的事情,要不,你看天仙般的小姐们,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敏感,脆弱,就知道,这个爱情啊,如地雷,是碰不得的。
等人到中年,饱尝人间甘苦,冷眼看过是非挣扎,再回想那少年读过的红楼残存脑中的印象,就会发现,在大观园花朵般的姑娘小姐身上,感觉遗憾,女人的痛苦,根源在于追求爱,无论是向往的还是明媚的,无论是暗恋的还是公开的。
不说别人,从小人物,作为红楼梦里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出场(指八十回)的奇女子,纵观一生,三易其名的甄英莲被拐卖后被薛蟠强抢后,宝钗动恻隐之心,遂易名香菱,后薛蟠纳侍妾夏金桂后,再次被悲伤地易名“秋菱”受尽凌辱,直至死亡。
香菱本名“甄英莲”,是甄士隐的女儿,也算是大家闺秀,后被拐卖,有诗云“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被纳为薛蟠之妾的事情,这个是众所周知的,到了后来,薛宝钗给他另取了“香菱”,在这段时间内,她的处境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尤其是后来搬进大观园后,向黛玉学诗,这段时间受到了大家(宝玉、宝钗、黛玉等)的怜爱,然而八十回夏金桂令其改名为秋菱,最后“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当有人问起香菱的过去时,她总说忘了,童年的记忆就那么地好忘吗?她果真是这样没心没肺的人,怎么会对诗歌发生兴趣?看她的几篇诗作,却透出多愁善感的女儿家心性,更妙的是她与黛玉谈论诗歌的妙处时,说道,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的意思,想来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来竟是有理有情的。冯渊的出现,是命运给她的一线生机,却不料半路杀出个薛霸王,打死冯渊,强抢了香菱。有谁推想过香菱的感受?她对于那个叫做冯渊的男子,应该有过温柔的想像,此人一朝死于非命,她却必须屈服于薛蟠的淫威之下,其间的苦楚,外人难以体会。
薛蟠还是个喜新厌旧的人,得手之后,不过三天两夜,“便看得如马棚风一般了”。既然自己无法做主,不妨就闭上眼睛,她只用想象的快乐,忘记的痛苦来支撑她活着。
还有晴雯,精巧利索的小姑娘,最后却被污“狐狸精”的罪名,被赶出怡红院,期间,那么爱吃脂粉的宝二爷,眼睁睁地看到清爽的女儿晴雯,被强行拖下床回家,模样是那么地俊俏,做活是那么地爽利,很可惜的小姑娘,但多情公子却没有一点地反抗保护女儿的行为。
前八十回里的宝玉,不脱公子哥的轻浮。第六回里,宝玉听说他的茶被李奶奶喝了,“将手中的茶杯只顺手朝地上一掷,豁啷一声,打了个粉碎,泼了茜雪一裙子的茶。又跳起来问着茜雪道:她是你哪一门子的奶奶,你们这么孝敬她?不过仗着我小时候吃她几口奶罢了。如今逞得她比祖宗还大了,如今我又吃不着奶了,白白的养着这个祖宗作什么?快撵了出去,大家干净……说着便要去立刻回贾母,撵他奶母”。
打动宝玉的,是晴雯最后的诉说:“只是一件,我是不甘心的:我虽生得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蜜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咬定我是个狐狸精!我太不服。今日既已担了个虚名,而且临死,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我当初也另有个道理。不料痴心傻意,只说大家横竖是一处,不想平空里生出这一节话来,有冤无处诉!”接着剪下指甲相赠,又与他交换了贴身小袄,还哭道:“回去他们看见了要问,不必撒谎,就说是我的。既担了虚名,越性如此,也不过这样了。”
前番挣命补裘,这次赴死般的倾诉,晴雯总是以生命之光映照她的爱情,便感动了公子哥儿宝玉。他从来不知道,自己会被这个女孩子如此深爱,宝玉想像着她的感觉,又震撼又感伤。
当晴雯的死讯传来,宝玉关心她弥留之际唤的是谁的名字,他太看重自己在晴雯心中的地位。但是对于人世极度失望的晴雯,一夜唤的都是娘!
无论是呆木头薛蟠,还是多情公子宝玉,当面对姑娘抵死的爱情时,最后终究还是自私的,是怯懦的,最后受伤最重的,还是花朵般的女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