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项梅清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清韵】八则短日记(随笔杂文)

编辑推荐 【清韵】八则短日记(随笔杂文)


作者:老榆树 童生,997.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98发表时间:2018-03-13 19:17:18

一九七0年一月二十二日星期四
  
   不做红花一枝,
   只求山花烂漫。
   烂漫也可无我,
   愿做绿叶一片。
   甘做孺子牛马,
   一生拉车无怨。
  
   一九七0年七月二十四日星期五
  
   现象是本质的反映。
   现象不等于本质。
   现象直接表明本质。
  
   一九七0年七月二十八日星期二
  
   给自己
   割掉尾巴做人才是人,
   翘起尾巴充人实是猴。
   割掉尾巴后才具有人形之美,
   翘起尾巴时则显得非人的丑陋。
  
   一九七二年一月三日星期一
  
   古之学派,无不被后世所分支。今之“主义”,无不被“同志”所修正。这是个必然规律。如此不断分化,哲学思想才不断发展,社会制度才不断进步。人类及其思想不分群、不分派,那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在这个不断分化的过程中,有的僵化了“师道”,如庄子从老子的“无为”说中,形成了自己的出世主义,主张不参加任何政治活动。有的深化了“师道”,如孟子从孔子的“仁”说中,形成了自己的完整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性善论。有的在批判传统的学说中而形成自己的一派思想,如荀子从批判儒学中形成为一个性恶论者,成为了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的发展了“师道”,如许行从墨子的“交相利”和尚同说中形成了自己的平等劳动说、分工互给说等等。标榜为正统的,可能对“师道”只限于做经院式的解释;敢于批判“师道”的,可能正是发展了其学说的。“一”中总是包含着“二”的。一个时代的真理,总是在论战中才发展的。首先是因为错误的东西的存在,才能显示出正确的东西的真正价值。今天一些自称为唯物主义者的人却宣扬先验论观点,自称为懂得辩证法的人却在自己的活动中只务虚不务实,搞由精神到精神的东西,都再次证明了任何一种思想,都是要派生出自己的敌人的,并且在同自己的敌人的斗争中得以发展。
  
   一九七二年一月五日星期三
  
   搞批判,必须熟悉被批判对象。批判古人、洋人,最好读一下他们的原著。借助第二手的材料当然也行,但容易受辑录者观点的影响,因为编书搞辑录的人都是按照自己观点的需要而引录古人、洋人的话的。比如说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有一本书上在“不可”二字后面加了个逗号,使其完全成了另外一种意思了。究竟哪种标点法对呢?只有详细占有材料,分析其全部思想,得出其主张是“愚民”、还是主张“智民”这一结论后,才能断定哪种标点法是真实反映孔子思想的。编书也是有派性的,看书人又何尝没有派性呢?
   借助第二手的材料搞批判的人,应该明确一个问题:准备将来改变自己的某些观点。
  
   一九七二年一月二十五日星期二
  
   聊天——很正经的聊天,可以增进聊天者之间的了解,增加知识,醒悟人生,有助于走未来的路。这样的聊天,等于开总结会,对人补益很大,是对个人的实践和啃书本的很好的补充。
   而扯淡——无谓的聊天,等于慢性自杀,空耗生命,软化意志。
   社会,才是真正的学校。
   高尔基的外祖父是很懂得这一点的,所以,他要把自已的外孙子赶到人间去。于是,培养了伟大的高尔基。
   聊天,讲的全是人间的事。
  
   一九七二年三月五日星期日
  
   蒸溜水虽纯,养不了大鱼。
   江海水虽浊,却出长鲸。
   人间就是大江大海,平民百姓就是水族万千。
   长鲸和蛟龙,出在江海中。
  
   一九七二年十月
  
   照搬师说者,庸文而已。
   发展师说者,文辉照千秋。
  
   写于山西某“三线”厂
  
  
  
  
  
  

共 139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八则短日记》总评: 人生若五谷杂粮,八则日记铭心上。 油盐酱醋皆齐全,哲理辨思意味长; 不写表面遛达光,只著历史脚板秧。 莫问文章怎么样,耐人寻味你品尝! 【编辑:饶航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海域听风        2018-03-13 21:21:56
  八则日记中可以看见老榆树老先生当年是多勤奋和努力啊,祝老先生身体健康,好文总来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