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PK大奖赛”】渐行渐远渐无书(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PK大奖赛”】渐行渐远渐无书(散文)


作者:丹江诺儿 举人,3120.2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87发表时间:2018-03-15 13:04:52
摘要:我是专门去看古树的。古树在小城一隅,那块土地,原本长满庄稼的,喂养了很多人。

我是专门去看古树的。
   古树在小城一隅,那块土地原本长满庄稼的,喂养了很多人。
   那一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启动,十几万移民开始迁徙他乡。这块地便不再生长庄稼了,开始长树了,许许多多的古树,坐上了大汽车,被拉到了这个地方,根部带上一个很大的泥土袋子,挖掘机挖出的树窝又深有大,不管多大的树根都能安然栽下。这些原本长在村庄的树,就这么被挪移了位置。
   人家都说“树挪死,人挪活。”可是这些原本长在村庄的的树,迢迢百里,好像虚空大挪移,被移栽到了平展的土地上,依旧完好如初地活着。这个地方被冠以一个很美好的名字“移民文化苑”。
   从此,它成了思乡的根,归家的游子会在这块土地上停驻片刻,摸一摸老古树,近距离与故乡亲密接触。我特地选了春日,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时节,去寻乡,去寻家,去寻亲……
   一千多棵古树,像遗落在丹江岸边的灵物,扎根于此。几年过去了,它们慢慢地适应了这片土质。泥土松软,没有顽石的抵御,它们很轻快便扎根了,和人一般,适应能力特别强,给它一片沃土就能生存。它们喝的水,依旧是丹江水。我想,这才应该是挪移后成活的必备条件。
   我站在一棵古树下,这棵树皂角树究竟有多少年了,谁也说不清楚,外公说他小时候这棵树已经很粗了,母亲说这棵树她小时候都抱不住。我犹记得当年为了摘皂角,胳膊只能抱着一小半树干慢慢爬上去。
   抱着老家的皂角树,贴着树干,如同经年一般。感受它的味道,它身上是我熟悉的气味,有外婆的呢喃,有外公的疼爱。那些消失在时空的从前,就像连续剧一般在脑海频频浮现……
   皂角树长在外婆家的门口,树干粗大,枝蔓很多,像一个大蒲扇一般笼罩着院子。树下面鸡鸭鹅叽叽喳喳,猪仔哼哼着,外婆惦着小脚,一会赶了鸡鸭,一会儿又去打猪。狗在汪汪叫,鸡鸭乱扑腾。它们在外婆的精心照料下,长个子,长膘肉。
   春天来了,桃花红,梨花白,海棠也不甘落后,一树树争先恐后开着。长在地上的苜蓿花,不要命地积攒着花事,一直蔓延到土坯墙的门口。
   皂角树挨着一拉溜枣树,它们不急不躁,不和桃李争春俏,静悄悄地发着芽,细细的叶子长在高高的枝桠上,整个院子都罩在它的树荫下。
   皂角树要等到结出长长的皂角板才好看。一个个低垂挂在树上,像倒挂的娃娃般。那扁扁的皂角板,让我爱恋不已。青色的时候,外婆盯得紧,谁也不能打下来,这一树的皂角板是外婆拿来洗衣服的。
   外婆把皂角放在大锅里煮水,然后用那些水把衣服浸泡进去,最后把衣服放在搓板上,用棒槌敲。矮小的外婆用力地抡棒槌,捶一遍,再翻过去捶一遍,来来回回,反反复复,抡很多次棒槌才能洗净一件衣服。
   后来,生活慢慢改善了,皂角板不再是洗衣服的主要材料了。舅舅成亲分家后,那棵高大的皂角树正好在新盖的房子门前,成了乘凉之地。垒院墙的时候,舅舅特意把皂角树垒了一圈砖墙,给围了起来。
   几年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启动的时候,走街串巷的生意人挨村收货,古树也就成了一种稀罕之物,舅舅门前的皂角树被一波一波的人丈量过,他们给出不同的价位,舅舅衡量了又衡量,终究没有舍得出手。
   眼看搬迁在即,不走不行了,皂角树成了大家心里的疼,卖吧,舍不得,迁走吧,一棵树就需要一辆大卡车拉,需要一千多块钱运费呢!当移民搬迁的大卡运走村庄一车一车物什的时候,舅舅终于咬着牙狠了心以四百块的价格把皂角树给卖了。
   亲眼看着挖掘机挖走了皂角树,舅舅摸一把眼泪踏上了远行的客车。
   一年后大家才知道,老屋门口的那棵大皂角树被移栽到县城的一隅,这里移栽了很多很多村庄的树。168个灰飞烟灭的村庄,竟然以这样的方式复活了。被邀请回乡的村民们代表抚摸着曾经代表各个村庄的古树,泪流不止……
   如今,各村的古树在这里执着地活着,只是少了当初的虬枝盘恒、霸气外露,锯掉了虬枝之后显得特别孤单。
   千百棵古树,春来吐枝发芽,吸收着丹江清甜的甘露,把曾经的岁月风云继续演绎着。十几万移民记录着它们的生长,也记录着迢迢北上的丹江水……

共 162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借物抒情散文!南水北调让十几万移民迁徙他乡,而那些与祖祖辈辈共生息的古树,原本长在村庄的树,也被挪移了位置。在新的土地上,它们依旧完好如初地活着,平安地活着。然而,它们不再与故乡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自从在新的土地落根起,它们就成了思乡的根,归家的游子会在这块土地上停驻片刻,摸摸老房子,亲亲老古树,近距离与故乡亲密接触。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时节,作者也去古树下寻乡,寻家,寻亲。再次见到古树,作者发现它们不再是一棵棵单纯的树,而是成了观赏的风景。树和故乡人一样,尽管彼此都挪移了地方,但是内心的坚守却不曾改变过,哪怕是狂风暴雨,闪电雷鸣。作者构思精妙,开篇点题,然后紧扣主题,分层阐述,情感也在层层递查进,文末又深化了主题,力荐赏析!【编辑:红叶摇秋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3-15 13:08:36
  树和人一样,渴着丹江的成长,离开故乡后不论在哪里生存,骨子时流淌始终是故乡的品质。文章情真意切,描写生动,文末意味深长,留给读者回味与思索。
回复1 楼        文友:丹江诺儿        2018-03-16 11:37:03
  红叶编辑辛苦了,谢谢你,春安!
2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3-15 13:12:00
  一棵树,承载着作者美好的回忆,飞腾着浓浓的乡情与亲情。一棵树,在游人的眼里或许是风景,而在作者的眼里是情,是绵绵不绝的乡愁。读老师的文章,总会感动。
3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3-15 13:12:27
  问好老师,祝老师创作愉快!
4 楼        文友:远方的呼唤        2018-03-15 15:41:28
  老师是做什么工作的,创作力这么强,几乎每天都有新作,学习了!
回复4 楼        文友:丹江诺儿        2018-03-16 11:36:38
  惭愧,家庭主妇,比较闲!
5 楼        文友:远方的呼唤        2018-03-16 15:12:19
  老师,您太谦虚了,在网上认识你很荣幸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