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心】丈夫淘金记(散文)
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正是中国改革开放一浪高过一浪的鼎盛时期,当时的年轻人热血沸腾,跃跃欲试,积极投身到改革当中去,展示自己的才情,我的丈夫也不例外。
一、毅然办停薪留职
我和丈夫结婚不到两年,新婚的日子还没有来得及过得更滋润一些,丈夫看到同单位(某镇中心卫生院)的老刘、督哥、阿宝、阿威纷纷办理停薪留职,下海经商去了。其中,老刘最先办理停薪留职,到下乡卖生活日用品(当时,商业还很不发达,集市贸易还很落后),老刘看准了这个无限的商机。不久,老刘发了财,俨然成了一个大老板。
阿宝、阿威是丈夫的好同事、铁哥们,他们和我的丈夫一样,都是60后出生的。阿宝,身高1.85,米,人长得又高又瘦,浓眉大眼,高鼻梁,国字脸,宽嘴巴,热情豪爽,乐于助人,他的父母亲是某县城人民医院的主任医师,家里有三兄弟。阿宝一家是非农业人口,他本人是通过招工考试进单位工作的,是个工人。阿威的父亲是某镇中心卫生院的院长,母亲是某镇的干部,家中有姐弟三个人。阿威长得矮墩墩的,健壮得很,说话一字一板,声音响如闷雷,优越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高傲、负气、不太合群的性格。尽管是这样,可是并不影响这三个哥儿们的感情。
阿宝、阿威两个人各自买了淘沙金的船,和镇上的几位街坊邻居,三五成群,结伴去来宾淘沙金了。他们去后不久,有人回来探亲,说来宾那边的人们掀起了淘金的热潮,有不少的人发迹了。丈夫听后那颗不安分的心开始骚动了,多次跟我商量买淘沙船去淘金。我一向比较保守,不愿丈夫去冒险,扰乱我们平静的生活。开始,我不太赞同丈夫的做法,但是丈夫决意已定,我说什么都是白搭的。况且丈夫的脾气倔强,他认准的事儿,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别看他长得斯斯文文的,但有时说话不饶人。我呢,心太软,经不住丈夫的苦苦请求,最后还是同意他去了。这样,丈夫向单位递交了停薪留职的合同书(为期两年)。
二、四处筹钱买沙船
丈夫递交了停薪留职合同书之后,我和丈夫开始筹钱买淘沙金的船只。其中,丈夫动员他的二哥出2.5万元入股搞淘沙金,我自己则拿出了的全部积蓄2万元,还不够,只得去我爸妈那里借,他们一致反对我的丈夫去淘沙金,说:“太迟了!不要去凑这个热闹!”我不依不饶的,最后,他们还是借给了我5000元。这样一来,我和丈夫终于凑足了5万元,买了一艘二手货的淘沙金的船。当时,我们两个都是事业单位的,工资还很低,每个月的工资只有200多元。可以说,我们把自己的后半生押到了这艘淘沙金船上。
三、闯荡来宾去淘金
丈夫买好了船,开始做祭祀。说来也怪,祭祀那天,天气十分闷热。猛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人们挥汗如雨。因此,那天和我的家婆(我当时忙着上课,不能自己祭祀)一起参加祭祀的堂大姐不胜其烦,她和几位堂叔婆去祭祀那艘船只时叨叨絮絮地说:“祭那么好干什么,布他们发财(布是土话,意思是替)。”此话,由当时在场的一位堂叔婆传到了我家婆的耳朵里,后来家婆跟我提及的。说心里话,对于这件事,我至今还耿耿于怀。作为堂姐,我们素来尊重她,因为她嫁到下乡,生活比较清苦,我们经常接济她。现在,我们才叫她帮一下忙,她竟然说这种不吉利的话,我既伤心又难过。但是,我们从不跟她一般见识。我想,都是亲人,何苦呢?堂大姐不懂礼数,我们不能不懂吧。
一切准备就绪,丈夫和阿宝、阿威(当时,他们两个还没有结婚,毫无牵挂,说走就走)一起去来宾淘沙金了。
去来宾县不久,阿宝第一次回家拿衣物,他向我反映了情况(当时还没有程控电话,没有手机),说来宾河挤满了淘沙金的人们,他们各自画地为牢,各打各的小算盘,他们单位几个人都是吃住在一起的,可以互相照应,有个安全感。听阿宝这么一说,我那颗悬着的心稍微放了下来。
四、无风卷起三尺浪
在阿宝回家取东西去来宾不久,阿威飞来马报:现在,来宾的河道已经被全面封锁,所有的淘沙金船只必须办理经营许可证才能淘沙金。因此,阿威说他回家领钱(那时银行还没有开办转账业务,外出自带现金)去交纳办理经营许可证。记得当时,我还让阿威帮拿2000元钱去给我的丈夫办理手续费用。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阿威去来宾不到两个月,阿宝的父亲脑溢血住进了医院,阿宝回来探望他的父亲。临行前,阿宝跟我谈起了当时的具体情况,说:“水政监管很严,下令我们7天内要离开来宾县,不准再开采河沙,影响河道,破坏河床。再过几天,我们就要被搬回来了。”
果然如此。时不多久,丈夫、阿宝、阿威他们把淘沙船拉回来了。为着运输费,我又破了一大笔的财。
阿宝、阿威回来后,把淘沙金的船放到了武鸣江,继续淘沙金。这样又过了几个月,阿宝采中了金脉,很快发起了横财。每过一个星期左右,阿宝就拿一大团的东西(沙金和汞的混合物)回家(阿宝和我是隔壁邻居,我们都是住瓦房的,同住在一个大院,两家的宿舍门口紧挨在一起)吹(土话,意思是锤炼)沙金。这样,我经常有机会看见阿宝吹沙金的全过程。刚吹出来的沙金,颜色有些暗淡,没有明亮的光泽,那是因为沙金提炼得还不够纯,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行。当时,每克沙金可以卖60元左右。阿宝每次回来吹完沙金,一过称一般都有10来克。每当这个时候,阿宝两眼放金光,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有时他笑起来眼睛就眯成了一条线,有时他眉开眼笑,欣喜如狂。那种得意之情深深感染着我,我仿佛也觉得自己的丈夫也应该能像阿宝那样有福气。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美好的愿望终成泡影。和丈夫同去的三个人当中,除了阿宝命水好以外,阿威也是中途落魄的,一天夜里一场强台风袭来,他的淘沙船没有系好钢丝绳,不幸被掀翻了,沉没到河底深潭,消失得无影无踪。值得庆幸的是,阿威本人还能捡回一条命。至于我的丈夫,则到处乱碰乱撞,走的都是狗屎运。
五、舍家奔赴北部湾
当阿宝、阿威他们两个人从来宾撤回,在自己的家乡——武鸣江淘沙金的时候,倔强、不服气的丈夫却选择去了北部湾淘沙金。
因为人生地不熟,丈夫、我亲弟,还有我二哥的大舅(他是某农村信用社银行里的一名职工,也是办理停薪留职的)一行三人去了北部湾,在那里继续做着淘金发财的美梦。
美丽的北部湾,碧波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海沙到处都是。丈夫一行三人,在那里安营扎寨,四处寻找金矿。可怜苍天有眼无珠,丈夫等人每天在北部湾刚淘得2克左右的沙金,除了开油费、机械维修费外,剩下的钱仅能维持他们在外面的伙食费。我自己一个人在家,忙里忙外。在家里,我要照顾年迈多病的家公,他退休后不愿意回乡下老家和老婆、还有最小的一个小孩住在一起。当时,那个小孩还没有成家呢。在学校里,我除了当班主任,还要带毕业班,每天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指望不上丈夫能回来替我分忧,更别指望他能有钱邮寄回来。这样,我安然地度过了三个月。
六、梦断北部湾里头
好景不长。丈夫、我弟和大舅他们,在北部湾刚安顿了下来。一个漆黑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住在北部湾附近的一个地头蛇,带领着一伙人,打着明晃晃的手电筒,拿着斧头、柴刀,扛着锄头,不由分说踏上了我丈夫的淘沙船,威胁、恐吓丈夫和我弟他们,要交出保护费,不然就砸船。好汉不吃眼前亏,丈夫乖乖地交出了所有的钱,避免了一场更大的损失。
吃一暂长一智。自从碰上那帮地头蛇敲诈勒索后,我的丈夫多长了个心眼,没把钱全放在身上,而是分散放在船上隐蔽的地方。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又是一个夜晚,那晚月光皎洁,银色的月光泻到船上,那帮地头蛇又出动了,他们登上船,向我丈夫、我弟、还有大舅三个人征收保护费来了。我丈夫、小弟和大舅三人,防不胜防,又一次被地头蛇洗劫了。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真是苦不堪言。这样下去,绝对不是一个好办法,丈夫只得另做打算。
七、悠悠故乡亲人情
穷则思变。丈夫、我弟和大舅他们亲身体会到,北部湾再也不能呆下去了。一天下午,外出淘沙金将近一年半的丈夫,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我又惊又喜。惊的是1.68米的丈夫似乎变得更矮了,衣服油迹斑斑,头发长得很长,胡须也长得很长,白皙的皮肤被太阳晒得黑黝黝的,脸上没有了昔日的光彩,人瘦了一大圈,我几乎认不出自己的丈夫了。喜的是,我终于能见到日思夜想的丈夫了。
常言道:“久别胜新婚”。我没有能享受到“新婚”的快乐,却陷入了不尽的烦恼。丈夫这次回来,不仅没有给我带来金灿灿的金子,反而向我伸手要钱。我的天啊,当时我的身上除了当月的工资还没花光以外,已经所剩无几了。不得已,我又跑去向我爸妈借了5000元,向邻居阿宝借了2000元,共计7000元,才能让丈夫请载重汽车把淘沙船运回来,投到武鸣江,继续淘沙金。
回到家乡不久,丈夫、我弟和大舅三人,他们还是在船上生活,每周轮流回家一次。
八、破屋偏逢连夜雨
回到家乡后,丈夫和我弟继续淘沙金,景气依然不佳。先是淘沙船的链带断了,后是淘沙金用的耙杆撞到石头上,折断了,只好买新的,不然开不了工。最让人惊恐万状的是那条耙杆碰到了船舷上,反弹了回来,刚好打中丈夫的四颗门牙,顿时鲜血直流,弟弟立即去采草药给我丈夫敷上,这才止住了血。过了好久,丈夫才把那四颗门牙补上。
此时的阿宝已经成了一个大富翁。后来,他结了婚,辞掉公职,干别的去了。我和阿宝从此再也没见过面。至于阿威,自从他的船被翻河底深处以后,整天蜗居在家,等合同到期。期满,阿威老老实实回单位上班。后来,阿威讨了一个漂亮的妻子,有了一个活泼可爱的男孩。
九、起死回生上班去
度日如年。苦难的日子,总是难熬的。两年后,丈夫签订的停薪留职合同书期满,他终于能回到单位上班了。生活的磨难,使丈夫成熟了很多,老练了很多,苍老了很多。丈夫从此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回到单位半年,丈夫工作出色,单位派他到某省城进修学习,一去就是两年。
说真的,当时我和丈夫结婚才五年,还没有经历七年之痒,我们都是聚少离多。婚后的第六年,我才有了孩子。说来好笑,有时候,我甚至还怀疑,是不是我平时不喜欢穿金戴银,所以,丈夫没能给我淘回1克金子留作纪念?
当时的我们,日子过得很艰难。为着丈夫去淘沙金,我们家债台高筑,尽管我们平时省吃俭用,还是花了五六年的时间,才把一切债务还清,生活从此才走上正轨。
十、苦尽甘来忆往昔
时来运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丈夫进修回来,事业蒸蒸日上,成了单位的主心骨;我当上了学校的中层领导,加上国家增资,收入逐渐提高,生活有所改善。
如今,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丈夫停薪留职的事简直如梦魇一般,在我的心中留下了阴影,我怎么挥也挥不去,它时常来折磨我的心。好在我向来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才有了今天的我。若是换了别人,生活恐怕变了样。
人们都说不经风雨怎见彩虹?可是我在想:人,不要欲望太高,要适可而止,这样你才不会被生活中的磨难压垮;人,不要在意太多,要坦然释然,这样你才不会失去生活中的应有乐趣。人生苦短,知足常乐。开心过好每一天才是王道。
我们都在努力践行中国梦,每天的太阳都是崭新透亮的,我们的生活将会比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