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远嫁的“公主”(散文)
建于青萍之初
八十年代,“文革”迷雾刚刚散去,改革开放,“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当许多企业还在迷茫中徘徊之时,宝石已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早春二月。市场向好,效益翻番,改革超前,闻名遐迩,成为西北第一个闯进全国的“十佳企业”。新华社记者陈坚发、梅君在人民日报发表的《十佳企业的思索与追求》长篇评述这样写道:“记者在宝鸡石油机械厂看到,这个首先改变了我国石油机械只进不出状况的企业,到处洋溢着一种改革、奋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清新气息,”充分利用已到手的自主权,创造企业内部生气勃勃的‘小气候’”。
尤为瞩目的是,当时以厂长王道纯为首的高层,以气吞万里如虎、安得广厦千万间之胆略,抗压克难,殚精竭虑,兴建福利设施,使饱受住房困苦、偏隅落后西北的万名职工家属感念至今。
西北首个两栋18层住宅高楼,四十多座单元套房的新式楼房,拔地而起;由中国书协主席启功先生题名的宝石俱乐部,雄伟气派;宝鸡第一个涉外高级宾馆、5层豪华职工餐厅、11层子校教学大楼、幼儿园、液化站、供热中心、“菜篮子”工程相继建成。
如果把这些比喻成宝石身边的儿女,那您可曾记得,宝石还有一个远嫁的“小公主”——太湖度假村。
1984年,国家倡导横向联合,鼓励走出属地,共谋发展。宝石闻风而动,迅速选定了第一个对外合作项目,力争到苏州吴县太湖乡风景区300亩临湖滩地、半座荒山的开发权。获得陕苏两省主管部门批准,在冲山半岛开建“宝湖工业园区”,设想建成集旅游度假、科研商贸于一体的经济实体。聘请著名清华园专家设计规划。先期在木椟古镇购地5亩,建立了基地。先后参加建设和管理主要人员有:陈学杰、蒋为霖、汤池、邱志新、陈培栋、雷洛朝、樊宣太、韩炳臣、杨康毅、屠延松、杨永强、费德福、王文儒、石金芳等。
1987年,度假三村建成,具备接待上百人的能力,随后住宅区二村、别墅式一村相继兴建。布局雅致,为仿古苏式园林风格,又别于苏州园林过小过精,多了些大气与开阔,室内则按现代装修,在此尚未开发处女之地,独树一帜。
引领改革大潮的江苏,地方政府包括村民,对宝石开发项目自然十分支持,不似西北固步自封,设卡刁难。苏州市委黄书记曾专门宴请王厂长一行,吴县、太湖乡乃至冲山村鼎力协助,相互结下深厚友谊。以至从事建村的宝鸡小伙子与渔村姑娘相恋成婚,一时传为佳话。宝石亦投桃报李,帮助冲山村建起了小工厂,培养祖辈从事渔耕的十几名青年,学会了摆弄机床,掌握了加工技能。
度假村建成后5年中,近1500名宝石人在此度假旅游,接待了数千名油田职工。1988年秋,首次承办全国性大型会议,近百家知名企业的厂长老总并专家学者,在这里风云际会,研讨中国企业的发展战略。宝石不言别的,单凭打进风景禁区兴建合作项目,已使各路英杰极为佩服,赞叹宝石超前的战略眼光。
1993年,工厂重新收归中石油的第三年,太湖度假村被要求转让吐哈油田。宝石以心血和汗水养育的“小公主”,如同昭君出塞,依依惜别,远嫁边陲。但她带给宝石人的快乐与梦想,以至淘气,却永远地留了下来。
置身于锦绣之中
度假村建成之际,宛如少女,亭亭玉立于太湖之滨,置身于江南锦绣之乡,细柳生姿,娇波流慧,喜迎北方父老乡亲,使众多辛劳多年,从未出过远门,更谈不上旅游休假的宝石人,饱看人间天堂之秀美,尽享湖光山色之清新,感受江浙沪改革开放之变化。繁华的大都市上海,神奇的宜兴三洞,苏州园林,寒山寺院,无锡胜景,杭州西湖,太湖明珠东山西山岛,常熟江浙一带最大的小商品服装市场,无不留下宝石度假者,包括退休的老伴侣、中年夫妻、青年情侣,甚至孩童少年之足迹。这些,您还记得吗?
您如果曾经留意,单度假村周边,就有多少令人留恋的美景啊;湖涨潮退,日出日落,云卷云舒,月明月隐……万千气象,变幻无穷。度假村基地——木椟,有动人传说载于《聊斋》之《化男》一文:“苏州木椟镇,有民女夜坐庭中,忽星陨中颅,仆地而死。其父母老而无子,止此女,哀呼急救。移时始苏,笑曰‘我今为男子兮!’验之,果然。其家不以为妖,而窃喜其得丈夫子也。”此镇另一胜处,即为佛光圣地灵岩山。江南人性情平和,女子更是吴侬软语,清秀可人,且喜敬神佛,一心向善。常见女子头顶黄帕,手持香表,相约结伴,前往寺院,祷告天下太平,家和财兴。
度假村旁,步行可观:乾隆三下江南皆往之十里香雪海景区,布满精美石刻的邓尉庙,还有上影拍摄基地,数不清的梅园桂树,花果飘香,渔歌对答,醉人景致,如画风光。当然,这要看时节。若苦夏,则常常湿热难耐,蚊虫成群;若冬日,则往往湖风怒号,阴霾密布。此乃天象变幻,妍不掩美,不可怨之,败游兴也。如同观赏孔雀开屏,大可不必从后看到私处,就以为不美。
如您还乐意共忆,我愿以昔日所写拙文诗句以奉君听。1990年端阳出差路过小住,白日看景,夜听涛声,辗转难眠,信笔涂鸦,草成三诗一文。诗中曾有“度假村外径通幽,香雪海景不胜收”,“登高遥望湖映山,漫步指点水泛舟”,“东山西山两相望,苏州杭州一夜船,”“宝石清歌唱与谁,且来此地为君弹”。
2005年中秋,已调苏州工作十年,祖籍木椟镇的陈建敏女士回厂探亲,问曰度假村依旧,但吴县木椟一带已属于新加坡联合开发之苏州工业园区,变化之大,发展之快,世人注目。王厂长退休后曾暂住木椟,假日常去看望,现老人已在加拿大去世。临别我诗赠陈女士,中有“侬报香雪飘古镇,伢借秋黄染散关”之句。今愿再借古人名句,以纪念远嫁的“小公主”——太湖度假村:“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