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PK大奖赛”】活着(随笔)
一
曾经读余华的《活着》时,我曾带着一丝质疑:纵然主角福贵生活的年代再动荡,他本人再怎么卑微,也不该将那么多苦难全部叠加在他一个人身上。作为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怎么能承受得了?这多半是作者的刻意编排,无非为了增加悲剧性的意味。
可现在,我不这样想了。活着,真的不容易。我们永远不知,明天会发生什么。命运向我们投下的种种,很多时候我们只能无条件接受,接受不了就硬着头皮承受,承受不了就咬紧牙关默默忍受着。
就像此刻,我和弟弟不得不再一次站在医院的门口,我做梦也不会想到,平时连打针输液都没有过的弟媳突然身患重疾。我们不得不背井离乡陪着她来这座大都市求医。看着医院里春运一般人来人往的场景,我神情恍惚,感觉像是在做一场噩梦。
二
医院门口到处挂着住宿的牌子,坐了一夜火车,此时拖着两箱行李的我们迫切地需要找一个住处。经过一番实地查看与讨价还价,最终我们入住到两间火柴匣子似的小卧室中,说是小卧室,其实是用木板隔出来的两间小屋,每间除了一张双人床和一个电视柜,便再没有其它家具,也再放不下其它东西了。我和弟媳一间,弟弟和弟媳的哥哥小崔一间,每间一天50元。屋子没有窗户,白天也需要开灯,躺在床上,感觉逼仄窒息,而且蚊子很多,半梦半醒中听到隔壁的弟弟打了一晚上蚊子。可尽管如此,不到五点钟他们俩就起床了,病人太多了,他们俩到医院排队挂号。
凌晨时分,他们带着一脸倦容回来了,弟弟说:“人可真多啊,有人半夜两点就去排队了。”我看看四周,对弟弟说:“我们今儿换住处吧,起码得有窗户。”弟弟点了点头,一行四人,我年龄最大,他们都听我的,这让我感觉自己责任重大。
后来我们换到了一间标准的卧房,屋里摆着两张双人床,虽然处在阴面,但因为有一个小小的阳台,感觉宽敞了许多。这间房一天90元,比起先前的两间小屋还能节省10块钱,对此我们很满意。
三
这些房子都是住宅楼,因为挨着医院被改成了小旅馆,住宿的大都是来这里看病的病人和家属。北边卧室那一对老夫妻来自内蒙古海拉尔,老太太告诉我他们这是第三次来这个医院。十年中,老太太动了两回大手术,都是老头陪着,今年却是老头的身体出了故障,老太太拖着病体相陪。老太太嗓门很大,有着东北人特有的爽朗。她一边为老头在厨房里忙碌着,一边大声埋怨老头生活的不检点。出门时,老太太紧紧牵着老头的胳膊,步履踉跄。每每看到这样的背影,都会不由地感动,特别是在此刻感觉更为强烈。人这一生,活得无非一个“情”字,有些关系是一出生便注定了的,比如亲情,而大多情感都是相处以后慢慢产生的,直至烙入生命。比如友情和爱情,还有衍生出来的亲情,它们让我们在半路上做了亲人,相携相伴,彼此牵念。
四
好不容易入了院,开始做各方面的检查。拿着医生开着的单子,我们无所适从,一脸的茫然。医院的人太多了,每个窗口都是人满为患。这样不行,太耽误时间了,我们几个冷静地梳理了一下,每人拿两单子,开始分头行动。排队,等待,预约,没有捷径可走。用了整整一上午时间,才将各项检查预约到位。还好,第二天按照约定的时间顺利地做完了检查。检查的结果依旧不乐观,尽管我们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还是有些难以接受,原本我们把一半希望寄托于误诊。在小饭馆吃午餐时,向来皮实的弟媳默默地掉泪,我刚安慰两句也禁不住哽咽起来。弟弟叹了一口气,苦着脸说:“一直以为这是电视剧中的情节,怎么也想不到会降临到我们身上啊!”可怜的弟弟很少出远门,头一回去了北京,是陪父亲看病,这是头一次来天津,是陪媳妇看病。
我想要开导安抚他们,可话到嘴边又无力地咽下了。不想说什么冠冕堂皇的话,说苦难是人生财富的人,多半是苦难的旁观者,即便亲历过,也只是过去的事情,而回忆过去又何尝不是一种旁观?当真正身处苦难之时,疲惫而迷茫,痛苦而绝望,哪有情绪和时间进行总结。就像此刻,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我只能紧紧握着他们的手,静静地守在他们的身边。眼泪没有用,抱怨也没有用,除了坚强面对,我们没有退路。
五
弟媳的手术安排在了4月30日。
听说,那一天全院安排的手术达到100多例。不知为什么,我有时对外科手术会有强烈的抵触心理。总觉得那一个个被剥光的病人,像案板上的鱼,任人宰割。可是有那么多的病人守在医院门口,迫切地想住进来,有那么多的病人乞求着医生尽快为他们安排手术。与他们相比,拥有床位的我们还算是幸运的。
手术室门口簇拥着心急如焚的家属,那扇自动感应推拉门,不断地打开,又不断地合上,我们的心也跟着起起落落的。漫长的等待,默默的祈祷。三个小时后,弟媳被推了出来,我们急忙围了上去,她已经完全清醒了,眼睛四处张望着。可怜的弟媳,短短几天两进手术室,让我看着心疼。
医生告诉我们手术很成功,病检结果也还好。哦,不幸中的万幸,感谢老天!弟媳被直接推入了监护室,和大夫一起将她倒了床后,我们便被赶了出来。医院有规定,重症监护室的病人由护士和护工看护,家属只能在规定的时候进行探视,这要等到明天早上。看不到弟媳,我们都不踏实,我们仨便不住地在门口晃悠,有一个护士总是虎视眈眈地盯着我们,用犀利的眼神提醒我们止步。下午换了一名小护士,看到我探着头向里张望,她轻声说:“不放心就进来看一眼。”我如蒙大赦,感激涕零地赶紧钻了进去。弟媳的精神状态很好,她让我不要担心,匆匆忙忙说了几句话,我赶紧撤了出来。人家对我网开一面,我不能得寸进尺。临出门时,我向小护士鞠了一躬,感激地说:“谢谢!”她温柔地说:“主要是怕你们带入病菌,病人也需要休息,希望多理解!”我连忙说:“能理解!能理解!”她便甜甜地笑了,那笑容,像一缕阳光,又似一阵春风,让我的心里生出一丝暖意……
六
就在我们打算返回住处的时候,听到几句熟悉的乡音,一问果然是我们的老乡,来自临河的母女俩。女孩看起来也就三十来岁,梳着干练的短发。她满怀愧疚地说:“是我连累了妈妈。前两年我在北京做了开颅手术,当时我妈吓坏了。这两年一直是妈妈在伺候照顾我。”
看到只有她陪着老人,我们不禁问道:“怎么就你一个人?”她说:“爸爸给别人打工,请不了假,我是独生女。”随后,她请求我们帮忙,因为她母亲明天手术,需要两个男人帮忙倒床,我们欣然答应了。
于是,在那天夜里,我们和她一起再次守在了手术室门口。因为面临“五一”放假,手术是临时加出来的,晚上七点多女孩的母亲才被推了进去。走廓里静悄悄的,与白日的喧嚣形成鲜明的对比,只听到女孩焦灼的踱步声。过了一会儿,她不好意思地说:“要不你们先回去吧,等出来我再给你们打电话。”我们相互看看,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和你一起等,反正也没其它事儿。”她便不再言语了,我们静静地守在她的身边,与她一起等待。我们知道,这个时候无助的她需要这种陪伴与安慰。手术做了近四个小时,那位母亲才被推了出来。我们一路相随到监护室,然后弟弟和小崔帮助大夫一起将病人平端到另一张床上,顺道扫了一眼隔壁的弟媳,便匆匆退了出来,那名女孩感激地一再致谢。
等摸黑回到住处时,已经是深夜了。
七
转入普通病房,弟媳的情绪更加平静了。不得不说,这家医院还是很人性的,有专门的阅览室,有报刊杂志,一面墙上挂满了病人与医生的合影。另一面墙上则挂着护士们身着各种衣服的美拍。恍惚中,会让人忘记这是在医院。在饮水间摆放着专门供病人热饭的微波炉,而重症监控室位于最东头,竟有全景洗漱间,病人站在那里,可以看到颇为开阔的景观。除了两个主任年龄稍长一些,其余的助理大夫和护士都相当年轻,大多都是刚毕业的研究生,专职护理我们的小陈大夫和小郭大夫,看起来都未过三十,长得白白净净、文文静静。重要的是,他们说起来话总是不紧不慢,特别温和。几日下来,我们竟与他们开起了玩笑。病房中,也没有想像的那般阴郁,虽然都是病人,但病房中到处是乐观的笑脸。特别是那位头发全白了的阿姨,完全不把自己当成病人,每日在各病房穿梭,她谈笑风声,成了大家的开心果。信仰佛教的她整日乐呵呵的,脸上舒展得竟没有一道皱纹。她说,从术前到术后她未觉得一点疼痛,她真切地感觉到了佛菩萨的庇佑。我尊重一切有信仰的人,而且我也相信,宇宙间定然也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能量,而我们每个人和自然界的山石草木一样,都是能量的携带者,如果想要吸引正面的东西,我们就要散发出积极的频率。
这很重要!
八
就在我们忙着在医院里辗转的时候,惊闻诗人汪国真竟离世了。年少时,我曾一度迷恋他的诗歌。后来渐渐少了对他的关注,没想到再次引起大家的注意,竟是这条他离开的讯息。生命的脆弱,再一次被无情地证明了,也再一次想起已故作家史铁生的话:“每时每刻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不幸面前都可以再加一个“更”字。”更不幸的还有那个颇有才华的小朋友—邓鸣贺,仅仅8岁,那么的可爱,却像一颗流星转瞬即逝了。
疾病面前,人人平等!
九
单位里假不好请,只好让弟弟留下陪弟媳,我和弟媳的哥哥小崔先行返程。一程倒了四种车:公交——高铁——地铁——火车,辗转至北京才上了火车,发车时晚上七点多,我毫无食欲,直接爬上了铺,在火车上睡得昏天黑地,这是我这次出门以来唯一的一次囫囵觉。一觉醒来时,已是第二天的凌晨。我睁开眼,发现太阳正冉冉升起,于是趴在铺上静静地看着,无论多么难过,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越走天地越开阔,虽然植被不及其它地方茂盛,但内蒙的蓝天白云却是值得我们骄傲的资本。我想起医院里遇到的河北邯郸那位大姐,看着我手机里的照片羡慕不已:“瞧,你们那里多好,我们那儿是矿区,根本看不到这么蓝的天!”
终于到站了,双脚踏在家乡的土地上,看着蓝天白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心情渐渐得以平复。我拿出手机给弟弟发了一条信息:“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一切都会好起来!”
隔一会儿,收到他的回复:“我懂,做好眼前事,珍惜身边人!”这突然的变故,让三十多岁曾经贪玩的他瞬间成熟了。
此行,也让我深深地意识到:真正的幸福,不是索取,而是付出,但付出也需要前提,要有足够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身体的强健、经济的独立宽余和内心的坚定强大。人生是一趟苦旅,我们必须坚强与努力,活着不易,我们更需要相互搀扶与鼓励。爱周围的人,更要善待自己。
健康地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