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卦山(游记)
今天是3月18日,星期日,一大早我和妈妈一起去游卦山。
从我家出发,骑车大约十几分钟就到了卦山脚下,迎面的是一条熟悉的上山路,青青的柏油马路向山里蜿蜒而去。
沿着山路盘旋而上,就到了半道亭,这是上山途中让人休憩的一个长亭。现在则拦路建起了售票亭和一个小小的停车场。穿过华国锋题字“山形卦象”的亭子,就正式入山了。
再往里走,会发现公路左边的山上有很多树木,有的绿油油的,有的光秃秃的,十分奇特。公路右边山涧是满山遍野的枯草。再往前走发现正前面有好几株十分奇特的树木,他们各有各的名字,如:七星柏、虎头柏、牛头柏、龙爪柏、绣球柏等。我最喜欢龙爪柏和虎头柏的传说了。
龙爪柏:高14米,胸径1.2米,树中侧柏,树龄1500年。传说在唐朝时,武则天之父武士彠隐居交山买木。一日到卦山问道,睡卧其下,梦一巨龙西来,抓其升天,醒来一看,只见此柏根如爪,其形似龙,故而名为“龙爪柏”。
虎头柏:高15米,胸径0.95米,树种侧柏,树龄1200年。据史载,唐时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出生在交城南巷一张姓农家,因一出世便白发飘逸,故而称为张果老。此孩长大后喜道习经,常骑一灰毛驴云游天下,传说一日回乡到卦山,在此树下白日升天,树下便留下了果老仙影,帮人称为“果老柏”。又因此柏形似虎头,便亦称为“虎头柏”。
走进卦山深处,就到了“第一山”的山门,从七十二台阶上去,就进入了卦山天宁寺。天宁寺分前、后、中三处院,由低到高顺次排列,前院,有东厢、西厢、千佛阁。千佛阁建于院中央,宋代结构,明代重建,清代重修,上层有扶栏。寺内有明代铁钟、铁碑,石碑,还有唐、宋、元、明、清历代重建天宁寺碑记。1977年,赵朴初游卦山时所作“黛色参多古柏,崇楼阁备庄严”的亲笔,为卦山天宁寺增添了色彩。
卦山不愧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景色真是太美了!欢迎大家来游玩!
作者:交城成村学校四(二)班何天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