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降临】我与名画的缘份(征文·散文)

精品 【流年·降临】我与名画的缘份(征文·散文)


作者:早起的昆虫 布衣,281.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35发表时间:2018-03-26 21:33:51

【流年·降临】我与名画的缘份(征文·散文)
   当缘分来临,有的人是不懂得珍惜;有的人是不懂而不知珍惜。不管是哪一种缘,它总是那么可遇而不可求。
   近日,看到一则消息。齐白石作品《山水十二条屏》在北京保利拍卖行拍出了9.315亿元的天价,成为目前最贵的中国艺术品。据说,该作品是上世纪80年代由收藏家郭秀仪、黄琪翔夫妇以120万美金转到现藏家手中。三十多年时间,财富升值100倍有余,让人看了眼红耳热。一时间,拥有名家字画成了财富和实力的象征。
   我与齐白石是同乡,亦与他老人家的作品有一段不浅的缘分。或许是因为无知,亦或许是因为无缘,摆在面前的名画就这样擦肩而过了。或许,正如人们所说的:“与你无缘,天天在一起也会错过;与你有缘,一面就可一生相守”。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还是懵懂的小屁孩。奶奶刚刚去世,为不让爷爷一个人孤单,父母要我到老屋陪爷爷住。老屋很大,岁月斑斓的白墙上刻画的是年迈的裂痕,如一张老人的脸,刻出一条条深深的皱纹。老屋有二十多间,堂屋前一扇厚重的大木门,门上挂着两个铜环有些斑驳。步入内堂,堂屋正中央摆着神龛和牌匾,一股幽静古老的气氛扑面而来,仿佛使人置身于百年前的沧桑岁月中。
   爷爷很宠爱我,每次去爷爷家他总要倒腾一些东西给我吃,如花生、蛋糕、饼干之类的。特别是爷爷家有一杆擦得锃亮的猎枪,爷爷是当地有名的猎人,隔三差五地打个野鸡、野兔什么的,常常有野味偿鲜。爷爷还喜欢用野鸡毛做一些小玩意,用兔毛做皮手套给我戴,有时还会讲一些似是他传奇经历的亦神亦仙的故事给我听,听得我如痴如迷,心中充满着对爷爷的无限敬仰。
   除了听爷爷讲故事,爷爷家还有一件东西吸引我。爷爷家有一个极好看的碗柜,两开门的,抽屉上还雕了一些细碎的花。柜门上一边贴着一幅荷花,荷花下有鱼虾在游动;一边贴着一个小屁孩在牛背上看书。那时候,我对这两幅画没有什么兴趣,倒是被那只神奇的碗柜吸引着,因为它就象一个魔柜,尽管我数遍地搜寻不能找到的东西,爷爷却能变着戏法从碗柜里翻出好多好吃的来。
   后来入了学堂门,知道认一些简单的字。于是总在家中寻找有字的东西来认。一天,在开碗柜门的时候,我看到一个字很亲切,因为在课本里有。我高兴地问爷爷,这是“大”字吧。爷爷摸着我的头说,你认得这个字!那上面这个字认得不。我说,不认得。爷爷说,这是“齐”字。爷爷说,“齐大”是一个人的名字,这两幅画就是他画的。我说,“齐大”是姑伯伯吧?他还会画画呀!下次姑伯伯来,我要他画几张。我的姑伯伯叫齐大,老实又木纳。爷爷说,这个“齐大”不是你姑伯伯这个“齐大”。你姑伯伯大字不识一箩筐,还会画么子画啰。这个“齐大”名气大得很,他到北京去,毛主席还接见了他呢!
   随即,爷爷开始翻起古来。他说,齐大原先是我们这一带有名的木匠,我们都叫他芝木匠。这个芝木匠手艺好得很,他打的脸盆立马可以装水,滴水不漏。他对的卯榫严丝密合,摇都摇不动。只有大户人家才请得动芝木匠呢!
   那年,你贵姑娭毑要出嫁,你太爷爷(爷爷的爸爸)痛爱这个满女,花了血本请芝木匠来打围桶脚盆(旧时乡里大户人家的嫁妆),芝木匠在我们屋里做了好几天工夫呢!那时候,芝木匠最喜欢呷你太娭毑(爷爷的妈妈)泡的红茶桂花芝麻茶。在收工的那天晚上,芝木匠特意从箱子里翻出几张纸,画了这两幅画,说是你太娭毑泡的茶好呷,特意感谢她的。你太娭毑宝贝样地把这两幅画收在箱底里,这一收就是几十年。你太娭毑去世之后,你娭毑看到这画好看,就拿出来贴在了新做的碗柜上。出于对美食的诱惑,我哪听得进爷爷讲故事,只顾在碗柜里翻找可以吃的东西。我发现,原来,碗柜里有两个暗格,每次爷爷都是把好吃的藏在暗格里,暗格是有机关的,只有他能打开,难怪每次我来翻箱倒柜总是一无所获。
   后来,我上了初中,在中学历史书上,我看到了一个人的名字。齐白石,画家,湖南湘潭人,木匠出身,字纯芝,号“齐大”,人称芝木匠。我突然忆起老屋的那个碗柜,莫非那个碗柜上的画就是齐白石画的。书本里的名人居然来过我家,我充满了好奇。可惜,那时爷爷已经过世了,老屋已无人居住,因年久失修,几间杂屋都垮塌。我探着身子走进老屋,那个碗柜还歪歪斜斜地躺在墙角。那两幅画已斑斑驳驳,我试图去撕扯下来,只扯下一巴掌大的碎纸,看没什么用处,随手把那纸丢了。
   再后来,参加工作,我成了一名记者。有幸参加了在湘潭举办的中国首届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了解了齐白石的艺术成就。不由得对碗柜上的那两幅画心生慨叹。每次回老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转到老屋去看看,希望能在那里寻到儿时的记忆,亦或能感念一下名人的芳踪。
   前年,一场大雨,这栋百年老屋的最后一段墙垣也垮塌了,这意味着这栋老屋曾经繁华的记忆已化作泥土绝尘而去。老屋已不在了,年轻一辈都已搬出了山冲,有的甚至举家迁到了城里。老屋的故事,也淹没在这寂静的山冲里。前不久,我回老家,听邻居说,早些时候,冲里来了一伙陌生人,说是来山里挖冬笋,结果趁人不注意,把我家的老屋地基翻了个遍。我去老屋地基看了看,一片狼藉。有人说,看到这伙人背着鼓鼓囊囊的几大袋出去了。至于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我想,缘来缘去都是天意,聚散亦无须强求。人世间的缘分,是在生活中的邂逅,又在生活中流失。与名画失之交臂的缘分,不值得遗憾,因为我不曾拥有。即使这么名贵的字画摆在我面前,因为无知,我把他视若废纸。因为不懂,所以才不懂得珍惜。为自己的无知付出代价,放下一些不必要的执念,舍却一些不必要的牵绊,心无挂碍,活得轻松些,有什么遗憾的呢!再者,万事万物,倘若“养在深闺人未识”,亦或不能“孤芳自芳”,让它归于尘土,归于平静,这何尝不是名画最好的归宿呢?我释然。

共 23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世间的缘分,在生活中的邂逅,又在生活中流失。缘分,可遇而不可求。懂,或不懂而不知珍惜,则是无缘。齐白石作品《山水十二条屏》的高价拍卖为引子,谈说艺术品的财富升值与收藏,追忆与同乡齐白石之画的缘分。爷爷家神奇的碗柜有暗格,两开门屉上有画,出自芝木匠“齐大”之手。那时的我,是个懵懂的小屁孩,除了野味尝鲜,听传奇故事,没在意画的来历与珍贵。待懂得,画风化,老屋和名人芳踪也化作泥土。不识名画,视若废纸,皆因无缘。归于尘土,归于平静,或许正是名画最好的归宿。不曾拥有,就不必遗憾,不过分执念,就会活得轻松。心态明晰,则无所谓遗憾。由与名人画失之交臂的过往,上升到生活哲理,笔之所至,便有了高度。一篇关于“缘来缘去”的启示录,真,简,活,流年推荐共赏。【编辑:芦汀宿雁】【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328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18-03-26 21:35:25
  缘来缘去都是天意,聚散亦无须强求。
   欣赏这份得失之心,平和冲淡。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8-03-29 10:04:36
  太阳的每一次沉落,树叶的每一次飘零,每一次挫折困难的造访,每一次生死别离……都是神谕降临的另一种表达。
   那些缓缓降临的美好,是我们的福祉。
   那些突至降临的磨砺,同样是我们的福祉。
   感谢作者赐稿流年,您所经历过的每一种“降临”,有“流年”倾听。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