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与春有关(散文)
春天不是分别时
对于春天的喜爱,简直是无与伦比的。不仅仅因为它花香鸟语、草长莺飞;不仅仅因为它充满希望充满力量;不仅仅因为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更因为春天是一年之始,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春天不是分别时。
去年的花儿谢了,今年可以再开;去年的杨柳枯了,今年可以再绿;去年的播种荒芜了,今年可以重新开始耕耘;去年告别的人呢?不知何处去!春天不是分别时。
尽管春天来了,可以有新的遇见。但是有的人一辈子只有一次遇见的机会。分别了就无处搜寻。有的时光一辈子只能经历一次,停止了就不能再次开始。有些痕迹就那么烙印在你的心里,不可磨灭。去年的春天不会重来,去年的我也不会重来!春天不是分别时。
都说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可有的病无药可救。最刻骨铭心的是最无能为力。张爱玲说过:爱可以在卑微处开花。可是如果错过了开花的季节,如果失去了开花的土壤了呢?花儿如何开放?
思念是最没有免疫力的,不会因为思念过就平复心情。有些破执无法说服,就像明明知道无路可走还是要寻寻觅觅,就像明明知道去年的花不会逆时光而上,还是要驻足寻找。就算一个动作重复了一千遍无果,还是会有一千零一遍的开始。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开处更思人。会有无数次的假设,兑现无数次的预设;会有无数次的预设,装饰无数次的假设。春天是美好的,如果斯人犹在,岂不锦上添花!生如春花之灿烂,只因为斯人不在,便纵有万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春天不是分别时……花开花谢的巨大反差,触景生情的巨大冲击力,春天,想说爱你,不容易!
迎春是一种仪式
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如此渴望春天的到来。
因为今天立春,醒得很早,看到了《宁城文学作品选》将要发布的消息,心头一暖,难道春天这么快就来了。想到那书里刊有我的三首诗歌,一篇散文,心里便觉得十分厚重。这是一部汇集宁城当代作家的作品集。自己能有一席之地,实在觉得庆幸至极。想想自己从小喜爱文学,但是只有到宁城之后,认识了一些真正的作家,才感觉真正走上了文学之路。在这里应该感谢隋日东、赵群星、王海、仇洪林、吴艳春、刘凤清等各位老师的引领,使我更早地走进了文学的春天。与文字结缘的春天,才永远万紫千红。
记得前天去开“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会议,天气那么刺骨,整个人几乎被风推得倒着走。但是心里还是感觉到了春天的温暖。尤其在倾听代表周凤玉发言的时候,数度眼泪盈眶。他对宁城文史资料如数家珍。那种孜孜以求的精神,那种不达目的不止的韧劲,那种舍我其谁的情怀,不正是我所欠缺的吗?人心浮躁,作品浮躁,是现代人的通病,有了一点成绩就四处招摇,唯恐天下不知。放在历史的长河里,这一切又算了了什么呢?记得有人说过,搞文学创作要耐得住寂寞。想起了路遥在陕西写《平凡的世界》的情形。没有大胸襟,怎么能写的出大作品。也想到了前几天食指和余秀华的争论。文学是可以争论的,但要有价值。不要偏离文学的主线,不要偏激,低俗。作为一个真正的文字行者,要时刻谦虚,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心中才会春天长驻。其实,自己又何尝不是很浮躁,看到那些身边的人做出了成绩,就心生卑微。觉得文学之路太难走。其实,向往和羡慕是可以的,但不要妄自菲薄。谁一路走来都不容易,他们背后付出的血汗我们不知道罢了。而我们更需要把这些人当做前行的激励。
发自内心的,今年特别希望春天早点来,旧年快点过去,积压的一些旧情绪也彻底消散。自工作以来遭受的最大打击也彻底消散。自工作以来获得的最大回馈也快点到来。这样想着,心里就平静了许多。哪有那么多春风得意,我们只不过是一边要接受寒风的侵袭,一边含笑迎接春风。或者说,勇敢地把积蓄在心里的春风聊以自慰。事实上是,自然的春天来了,心里的春天还远吗?只要心中生长着一个春天,何时不是春风拂面?
迎春是一种仪式,只要心情足够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