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pk大奖赛”】洛阳桥的遐想(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pk大奖赛”】洛阳桥的遐想(散文)


作者:悟静 布衣,159.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90发表时间:2018-03-31 23:59:05
摘要:相对历史的长河,相对滚滚东去的大海,我们只是沧海一栗。此时,我想起了蔡襄的老乡余光中先生写洛阳桥的一首诗: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现 在轮到我走上桥来,从桥头的古榕步向北岸,从蔡公祠步向蔡公石像,一脚踏上了北宋年间……

【荷塘“pk大奖赛”】洛阳桥的遐想(散文) 洛阳桥,是座承载千年文明的古桥。它位于泉州城东13公里的洛江区。洛阳桥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它是当时广东、福建进京城的必经之路。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
   一个鸟语花香的春日,我们跟随武当派第十四代掌门人游玄德道长走进了这座历经沧桑的古桥。
   走在花岗岩石板铺成的桥面上,看桥下波涛汹涌的洛阳江,心潮澎湃,浮想联翩。时空转换,穿越到一千多年前,这个荒村古渡,水深浪急,过往船只遇狂风则樯倾楫摧,沉埋海底的惨烈场景;看到了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亲自指挥数千工匠抛石奠基、砌筑桥墩,洛阳江畔车水马龙,穿梭不息的壮观场面;看到了当时采用“浮运架梁法”,利用海朝涨落的高低位置,架设桥面大石板的伟大创举;看到了那些缀满白色蛎房痕迹的桥墩石,窥探它当年的模样。这一切一切都显示了我们祖先的非凡才智。
   洛阳桥的建造,是对世界桥梁科学的一大贡献。当年,造桥工匠创造了一种直到近代才被人们认识的新型桥基——一筏形基础,成功地采用了“筏形基础”和“种砺固基法”,在全世界史无前例地解决了建造大型石桥的基础工程。利用海朝涨落的高低位置,架设桥面大石板。洛阳桥是我国第一座海港大石桥,是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称赞说:“洛阳桥是福建桥梁的状元”。
   我们在桥头公园,碰上当地一位老人,它说:你们外地人不知道,我们祖先说,洛阳桥开工那一天,江岸可热闹,人山人海,欢呼雀跃。可是,洛阳江“水阔五里”,“深不可址”,一船船石料抛下江中,霎时被汹涌的江涛卷得无影无踪。龟精蛇怪拚命地翻江倒海,撞沉了好几艘木船。蔡襄一筹莫展,怎么办?
   也许是蔡襄建桥的决心感动了上天,是夜,观音大士在梦中告诉他,快上书龙王退潮。次日,蔡襄带领建桥的工匠们,焚香跪拜,上书龙王,果然见效。北宋皇祐五年吉月廿一日酉时,汹涌的海潮突然退去,整整三天,江底裸露无遗。蔡襄亲自指挥数千工匠抛石奠基、砌筑桥墩。洛阳江畔车水马龙,穿梭不息。一座座坚固的桥墩巍然屹立在江中。当奔腾的海潮再度席卷而来,蔡襄已指挥工匠奠定桥基,首战告捷,群情鼎沸,欢声雷动,四十六座桥墩犹如中流砥柱,威镇狂澜,也许这就是洛阳桥流传民间的美丽传说。
   洛阳桥是那样的厚重,经风经雨,巍然屹立在洛阳江上。洛阳桥的文化是那样深厚,源远流长。时空转换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那些所谓的科技发达,偷工减料的豆腐渣工程与它相比,显得是那样的脆弱,不堪一击。
   难道是现代人不聪明吗?让我陷入沉思,所谓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人类得到了什么?建的桥梁垮了,假药害死人,转基因伤害了我们的民族……
   脚踏花岗岩石板桥上,感觉古代文明的厚重。桥头有蔡襄书写的《万安桥记》,全文仅153字,碑文极其简洁。记述了建桥始起时间、意义、资金来源,及其主要职员和竣工通行时间,郡民欢乐情况。碑文洗练精美,是篇绝妙好词。蔡襄书写碑文时,十分谦虚,一点也不吹虞自己的功劳。
   多么想去找回蔡襄.也许他就站在桥头日夜守护着这流芳千古的杰作……我拍了一张照片留作纪念,站在镜头中的我与千年古桥相比,显得是那样的渺小。
   相对历史的长河,相对滚滚东去的大海,我们只是沧海一栗。此时,我想起了蔡襄的老乡余光中先生写洛阳桥的一首诗: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现在轮到我走上桥来,从桥头的古榕步向北岸,从蔡公祠步向蔡公石像,一脚踏上了北宋年间……
   想必蔡公,造桥人自己,当年曾领先走过此桥,多感动啊!泉州人随后,逍遥地越过洛江滔滔,弘一的芒鞋,俞大猷的马靴,惠安女绣花鞋的软步,都踏过普渡的洛阳桥,潮起潮落,年去年来,匆匆过桥,一代又一代。
   想必武圣张三丰当年从邵武老家出发,途经洛阳桥,从南到北来大别山修炼,预言“武当五百年后要南移,武当异日必大兴”!真武大帝踏着龟蛇两将,在洛阳江上除妖斩魔。
   今天,我们来了,张三丰第十四代,十五代,十六代传人都来了,踏着祖师的脚步去神会蔡襄。

共 167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历史悠久的建桥传奇。洛阳桥,是四大名桥之一。它对世界桥梁科学的一大贡献。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亲自指挥数千工匠抛石奠基、砌筑桥墩,利用浮运驾梁法,显示了祖先的非凡智慧。据说,建造桥时,龟精蛇怪拚命地翻江倒海,撞沉了好几艘木船。可是蔡襄建桥的决心感动了上天。观音告诉他上书龙王退潮。结果果如所愿。它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源远流长。比起今天的一些偷工减料的工程要强多少倍。当年,武圣张三丰曾路过洛阳桥。预言武当五百后南移。如今,作为后代传人,来到古桥,思接千里,神会蔡襄。文章讲述了洛阳桥的神奇故事,语言生动,有叙述有思考,过渡自然,层次清晰,感受深刻,值得细品,倾力推荐!【编辑:阿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8-04-01 00:07:01
  感谢者赐稿荷塘!祝愿老师佳作不断!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2 楼        文友:阿巧        2018-04-01 00:08:47
  洛阳桥,具有悠久的历史,传奇的神话故事,对世界桥梁科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3 楼        文友:阿巧        2018-04-01 00:11:03
  文章思路清晰,联想丰富,内涵丰盈,集史学、文学价值于一身。故事性强,耐人寻味。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3 楼        文友:悟静        2018-04-01 09:16:28
  谢谢阿巧老师的编辑和推荐!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