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心】我是愤青(杂文)
愤青,是一些人对我的的评价,简单、直接、深刻的评价。无论是真实存在的朋友,还是虚拟世界里的朋友,他们在跟我聊了一些日子,熟悉了之后,总会时不时地,或激动,或惊讶,或欣赏,或厌嫌地批评我一句,“你个愤青!”。显然,他们把我当成了一个对社会,对国家,对世界,对政策,对时下的一些价值观异常不满之人。
我有这么思想极端吗?我也很疑惑,我觉得我本人愤是愤了点儿,但还不至于愤成这种程度啊。于是,我特意在网上查了些关于愤青的解释。愤青,顾名思义,是指愤怒青年,是199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流行词,其实早在古时候就已经有了愤青一说,只是那时候没有现在这般家喻户晓吧。
关于愤青的解释,除了上述我所说的之外,还有一些,譬如颠覆传统,思想扭曲,向往自由,洁身自好,这些也是愤青的几种意识形态。很多时候,大家都把愤青当作是贬义词,其实不然,在我看来愤青是不折不扣的褒义词。首先,愤青是需要有一定知识储备和文化修养的(当然了,单纯意义上的逮谁骂谁,破口大骂,并不在愤青之列);其次,真正意义上愤青是思想独立的载体,而非行尸走肉,依附于他人,帮闲帮忙;最后,能够勇敢地把自己的心里话开诚布公,或贬或骂,或损或嘲,这份勇气和胆量,是非愤青之流所不具备的。
再有,但凡旷古绝尘者,皆是愤青。为什么我要这么说,因为有不少人,他们的心也是愤的,只是没有像我这样把心里的想法毫不避讳地讲出来,但这并不能排除他们是愤青界的一股潮流,不算清,但是一定潮。潮,非新潮之意,而是潮流之意。试想一下,若非思想极端,固执己见,目及之处,怒火中烧,悲天悯人,从而憎恨所属的时代,所属的社会,又怎么会揭竿而起,日新月异,改变时代的旧俗旧恶呢?
愤,是足以令人飞升天堂,或坠落地狱的导源。
我自知没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能力,故而我的愤只在嘴,只在文,比之那些伟人,差之霄壤。然我始终认定,愤青不是贬义词,而是一种催别人奋进,催自己奋进的高贵的思想。倘若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愤了,都不青了,像个老态龙钟的耄耋长者似的,对周遭的一切装聋作哑,置若罔闻、视若无睹,连轻微的谩骂,简单的评价,走心的感怀都不敢说,都懒得说了。然后我们国家就靠着全民的这种沉默是金、事不关己的态度沾沾自喜,“哇,大家快来看啊,中国,我们的国家,原来一切都是这么的美好!”
是的,我们国家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美好到了没有人会愤,没有人要愤,没有人敢愤,全都是一个个的个体,全都像是安放于模子里的烤熟的甜点,在做文雅、清高、和谐、优美的清流。都像《幽窗小记》里写的那样,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我不行,我可不想做那样的甜点,身上裹着一层油腻的脆皮,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金玉其外,感觉极不舒服。故而我会去说,我会去写,我会去骂,谁让我是由观音土制成的呢。
很多人会曲解愤青的意思,把愤青当作是极端主义思想余孽。其实不然,愤青的宗旨很简单,只是希望凭借自己的愤声、骂声,让更多人了解到世界的不足,国家的不足,社会的不足,人性的不足,自己的不足。只有愤怒的骂声,才能压制住愤怒的心声。
无奈的是,懂得这个道理的人毕竟太少了。大多数人,还是喜欢衣冠楚楚,钱包鼓鼓,当模子里的甜点,供人品赏,直到被人买下,吃掉,或者烂在模子里,也便结束了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