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丹枫】宋朝真的很好吗?(随笔)

编辑推荐 【丹枫】宋朝真的很好吗?(随笔)


作者:柴湿燃 秀才,1800.2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99发表时间:2018-04-01 19:13:50

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于是就有人愿意回到宋朝去了,以为宋代最繁荣,人们的幸福指数也最高。
   但这完全是两码事,即便有安古斯.麦迪森这样的人测算宋朝的人口增加了百分之八十,超过了唐朝;国家人均生产总值从450美元增长到了600美元,远超欧洲的发展水平;都城开封的畸形繁华,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不夜城,宋朝民众仍然不可能幸福。那时定州巨富何名远者甚至“家有绫机五百张”,这也并非“资本主义的萌芽”,原因是他“主官中三驿,每于驿边起居停商,专以袭胡为业。”
   权力面前难言正义,不做官、不违法是不可能如此富起来的。宋朝对外无尊严地花大笔“岁贡”以图苟安,对内养大量冗官做支持政权的基础力量,又把大量游手刁民养在军队成冗兵,以图消弭反抗的力量。于是,普通民众的负担可想而知,叫他们怎么幸福得起来?
   也许有人会羡慕宋朝的声色之娱,《西湖佳话》说:“唐朝的法网甚宽,凡是官府到任,宴会饮酒,俱有官妓承应。”隶属于剑南西川节度使府的薛涛就是其一。一般认为官妓始于北魏,《魏书》:“诸强盗杀人者,首从皆斩,妻子同籍,配为乐户;其不杀人,及赃不满五匹,魁首斩,从者死,妻子亦为乐户。”北汉主刘继元曾向宋太宗“献官妓百余,以赐将校。”这些人与宋朝的官妓是不同的。
   有人提到《万物原始》引用《汉武外史》的话:“至汉武帝始置营妓,以待军士之无妻者。”可是《汉武外史》里并没有这件事。官妓的“整体素质,文明水平以及政治宽容度之高”确实非宋朝莫属。一直到南宋慈湖学派的杨简为温州知州“移文首罢妓籍”,也仍然属于非主流。
   《厚德录》说宰相王旦不以招官妓置会夜午为非,还“以不得预会为恨”,对宋真宗说:“太平无象,此其无象乎!”那是粉饰天下太平的需要!朝廷也为各级地方政府配备官妓,作为官员享乐的福利。美色的诱惑,使讲究道学的赵抃也难以把持,他看上了一个叫戴杏花的四川官妓,“逼晚,使直宿老兵呼之,几二鼓不至,复令人速之。”他也明白不应该,于是“周行室中,忽高声叫曰:‘赵抃不得无礼!’旋令止之,老兵忽自幕后跃出,公怪问之,兵曰:‘某度相公,不过一个时辰此念息矣。虽承命,实未尝往。’”
   失去了自由的官妓们,自然也无幸福可言。著名诗人杨万里巡历至一郡,郡守宴之,官妓歌一曲《贺新郎》,其中有一句“万里云帆何时到?”杨万里开玩笑说了一句:“万里昨日到。”郡守就将此妓投入狱中;宣城守吕士隆还“好缘微罪杖营妓”。
   她们渴望早日脱籍逃离,《东坡.志林》说苏东坡在钱塘判官妓九尾狐脱籍从良,另一个周韶“色技超绝,为一郡之冠,亦援此例。子瞻惜其去,遂判云:‘敦召南之化,此意诚可嘉,空冀北之群,所请宜不允。’”
   后来苏颂到杭州,知州陈襄设宴招待,周韶按苏颂之意,以笼中白鹦鹉自比赋诗:“陇上巢空岁月惊,忍看回首自梳翎。开笼若放雪衣女,长念观音般若经。”当时周韶正逢死了亲人,使“一座嗟叹,遂落籍。”
   苏东坡与官妓多有交往,连去见大通禅师也携妓而往,不仅禅师愠形于色,也受到时人的诟病,黄彻的《碧溪诗话》就批评他:“大抵淫乐之语多于抚养之语耳。夫子称未见好德如好色,而伤之曰已矣乎。”晏殊也曾把舵泛舟湖中,幕客王琪、张亢操篙。王琪对他的携官妓不以为然,“至桥下,故使船触柱而横,厉声曰:‘晏梢使舵不正也!’”
   《清波杂志》载:“榷酤创始于汉,至今赖以佐国用。群饮者惟恐其饮不多,而课不羡也……州县刑狱,与夫淫乱杀伤,皆因酒而致,甚至设法集妓女以诱其来,尤为害教。”这就是所谓的富裕!王安石变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解决财政困局,发放了收取二成利息的“青苗钱”,可是官员们立即在酒库设法卖酒,杀鸡取卵,还利用官妓引诱这些可怜的百姓。
   极端的重文轻武,导致“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保家卫国的军人也不会幸福。历史上著名奸臣贪官集中出现在宋朝,正直的士大夫也不会幸福,连皇帝也要金人册封……而一次次的改革,都以失败告终。而不杀文人的前提是“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是内心的瞧不起文人,把他们作为需要优待的弱势群体来看待。
   所有的这些不幸福,导致知识阶层的思考,出现了理学、心学等不同的学派。好在重文轻武形成了畸形发达的读书人群体,印刷术也大为发达,这才是陈寅恪“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的本意。切不可被误导,以为生活在宋朝,就幸福得妙不可言了。
  

共 181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于是就有人愿意回到宋朝去了,以为宋代最繁荣,人们的幸福指数也最高。 作者针对这一现象,引经据典,透彻解析了宋朝的声色之娱,官妓的“整体素质,文明水平以及政治宽容度之高”确实非宋朝莫属,朝廷为各级地方政府配备官妓,作为官员享乐的福利。失去了自由的官妓们,自然也无幸福可言。好在重文轻武形成了畸形发达的读书人群体,印刷术也大为发达,这才是陈寅恪“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的本意。全篇文字精炼,论点鲜明,论据充分,启人心智,发人深省!推荐欣赏!【编辑: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8-04-01 19:17:03
  全篇文字精炼,论点鲜明,论据充分,启人心智,发人深省!为你的佳作点赞!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神青赶        2018-04-02 18:57:50
  哪一个朝代,底层也不能幸福!繁华只是有钱人的繁华!
麦浪汹涌,我持锹远望,风如野马,高天似靛。
3 楼        文友:铁禾        2018-04-04 15:43:08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在此文中甚有见地的阐释,令人受益良多,欣赏好文。
铁禾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