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降临】幻象之美(征文·散文)

精品 【流年·降临】幻象之美(征文·散文)


作者:喻军 童生,754.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13发表时间:2018-04-03 09:40:01

【流年·降临】幻象之美(征文·散文)
   幻象扑朔迷离。
   我像田陌上的一枝苦艾,遥遥地向你吹出了迷恋的歌。
   正当晚秋的雾霭没有散尽,稻草发出自然的醇香,密集的树遮盖着远处的丘陵。而在一大片白色的屋脊之上,在心的领域内,你是怎样的飘忽,闪烁,变幻,把尚已形成的一切不着痕迹地更改——使我忘却那现实的河流正在脚下流淌着:那命运的阴影还在头顶上聚集着。
   美好,且不可预知、难以测定。
   就像奇异的海市,彩色的鸟群,美人鱼在岛上歌咏,走兽在雪地里融化;就像神的面颊,太阳的花束,悄然摘落的月宫的桂枝,水中燃放的火焰……
   人在幻象世界中获得短暂的飞升,捕捉到崭新的诗意。游离在生活的图像之外,发现到内心的宝藏。
   幻象,和幻想结伴,和幻觉接力。
   属于天空、云际、翅膀、自由的呼吸和感官不定的形影,契合着我们灵魂的漂泊、生命的无常和自我的求索。反过来说:这一切又是以大地作为根本,以现实作为基础,必须以健全的直觉和心灵的体悟作为要素,而不是凭空产生的无端之物。
   一个在自己的精神王国里飞翔的诗人,必然会被一种超乎现实的光芒所笼罩,从而赋予作品新颖和多样性的表达和可能,而不是再现我们所熟悉的“各个”的“在”,落入“习气”和“套路”的泥沼。
   “幻象”亦或“幻觉”,在某种意义上是十六世纪以来流行的“怪诞”的附属词。它暗指这样一个领域——
   “在这个领域里,现实的消失,对完全不同的生活世界的参与——如一些艺术作品所表现的那样——形成了人们关于自然的经验。”
   “他们反复地把幻想、想象和梦作为诗的力量,它们穿透现实的表面现象,诗人必然要顺应他们。甚至在诗歌理论强调创作过程中有意识活动的情形下,意识也通常只是用来保证和增强非理性的倾向”。
   丢勒如是说:“如果一个人想为幻象提供一些原料,那就让他尽情地混淆各种上帝的造物吧。”
   一个缺乏想象和幻象感知能力的诗人,就会在“具象”和图像定理中不能自拔。就不会“飞起来”,从高空俯瞰大地;就难以从整体和超乎个别的观察中发现一种抽象的共性;也就不可能有敏锐的艺术直觉,和丰富的、创造性的艺术表现力。我们在他们的作品中,看到的只是对现实和寻常事物的描摹、固有理念的沿袭、惯常手法的运用,和琐碎情感的堆积。
   而那幻象世界中的神游者,同时也可能是一个极其平常的人。
   但他发出的“声音”,我们可能闻所未闻,却分明感到有一种动人的力量摇荡我们的心翼;有一种奇特的美直射我们的灵魂。
   只要你进入他的“声音”,倾听他的“声音”,用心灵去感悟他的“声音”,就会发现——那个在审美的底层世界中沉睡的自己——那个未曾有过的自己——那个被唤醒、被提升的自己,已经悄悄地诞生!
   让我们从幻象之美、创造之美去领悟艺术之美、人生之美、生命之美。
  
   烟
   心事浩渺,吐一口烟雾。
   面容一定是黯然的,眼神一定是凝滞的。或清晰,或模糊,仿佛游移在时光的深处,无人对语,何人识得?只暗暗地听任一脉心泉的婉诉。
   在夜的凄惶,和瑟瑟的树丛遮罩的窗前,来回地踱步。车灯远远地射进一道光,又即刻知趣地退却了——仿佛是不经意闯入的窥探者,撞到一层厚厚的幕。
   那纷沓的人迹,远去的追逐;那倾尽的歌咏,灵魂的旅途,那流去的光阴,犹似箧中泛黄的诗书。而扬起的尘嚣,转瞬即化作弥天的大雾。但这一刻且暂褪去吧,留一片坦坦的裸露。点一支烟,想一想来路和去处——
   少年之路是呼啸着去的,锐勇无畏,头角崭露;青年之路是颠荡着去的,歪歪斜斜,前挡后堵;中年之路呢?蓦然回首,这哪是路?又得重新启程,一身背负。
   不必祈待那蓬勃的朝日了,它张挂的是一张类似幻影的蓝图;不敢心仪那皎皎的夜月了,它编织的是一封无处投递的情书。
   也许藏掖着的还剩几缕星光,既照不清路,又孤悬于穹庐,你怔怔地仰望它时,它却忽隐忽现,似有还无。
   推开窗门,散一散烟雾。
   沉睡的楼宇像一群凝固的雕塑,间或有几盏昏昧的灯,留有对夜的一丝眷顾。
   呷一口茶,吸一口烟。
   端看壁上的画,还有简淡疏宕的字幅。这是何年的陈迹?笔墨却是如此的生疏。有山,有水;有纵笔的兰花,淋漓的墨竹;最是那寥寥数笔的面壁者,入定参禅,垂首合眸,一缕袅袅的青烟,一只小小的香炉——跋山而来,涉水而来,嗅着花气而来,穿过森森的林荫而来,坐成一尊清修的佛徒?老子云: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为恍惚”。
   恍惚间一截一截成灰,一缕一缕飘浮。
   得耶?失耶?
   时也?命也?
   皆是,皆不是。
   ——于苍茫中相忘于江海河湖。
   清寂冷冽的夜呵,周遭一片湿漉。雨来得这般悄然,这般迅速。
   昨已逝,今安在,今日却是明日之昨,如此往复。
   树丛被劲风吹掠着,发出阵阵凄厉的长呼;从后窗望出去,街上依然有早起的行人,他身披雨衣,推着一辆吱吱呀呀的轱辘车,迈开了早市的第一步。
   风声。雨声。
   楼群里层层叠叠的梦,必睁开了几双惺忪的睡目。我掐灭了烟,它们已化成一抔心灵的泥土。
   这是梦的边界。
   这是夜与昼的过渡。
   楼下的闹钟响了,隐约中传来了孩子的啼哭。
   晃着电筒在楼下巡逻的守夜人,用一个开玩笑的敬礼向三楼的我打了一个招呼,并告诉我说:
   一切如故。
  
   酒
   天寒,于是煨酒。自下里斟饮,渐至微醺,渐至足暖,立马就收。
   所谓“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我颇有些不以为然。我是不肯醉的,不是没醉过,图一时之快,致几日昏昏然,又损健康,又耽误事儿,何必呢!
   常见得食肆酒徒划拳行酒,气焰狂张,惊得众食客无不惶恐,生怕招惹他们的“刺芒”。于是埋头快吃,随后一走了之。店家也唯唯诺诺,怎敢上前劝止?只盼着酒徒早些收场。这便是假借醉而疯狂。
   其实有些人是要在酒里逞英雄的——
   比如我的一位机关里的朋友,担着信访的职责,平日里是个木纳人。但如果谁邀他吃酒,定然面目全非,席间的他陡生胆气,一派生猛,一扫平日之颓相,大有气吞山河之势。逢人便干,逮谁不放。借着天生一副好酒量,掀风造雨,出言无忌,皆属豪言壮语,天方夜谭。后来得知,就是因为这等脾性,酒桌上放肆,竟当着众人一把撸下了上司的假发套,他便也从原来的机要秘书位子上被撸下去做信访。
   但他现如今江山未改,本性难易,看来以后仕途渺茫。
   有些人是要在酒里浇愁的——
   我的一位文友,因爱诗,性多愁,耿直且孤僻,又没有“能量”把他诗中的壮丽图景变为现实,还生就一副旧文人的傲骨。在文化单位里每月领着只够两次饭局的工资,于是常遭老婆呵斥,丈母娘的冷眼。我偶而邀他下馆子,好言劝慰,试图解其心结,他却一声不吭,只顾自斟自饮,一小口连着一大口。若我有哪句话触到他痛处,便见他表情沉郁,长吁短叹,双眉紧锁,同时吃酒的频率明显加快,把见底的酒瓶撂倒在桌上,竟至泣不成声。
   唉!真是做诗人难,做男诗人更难,做“成功”的男诗人难上加难!
   有些人要是借酒来庆祝的。
   遇着什么喜事,比如升官、过生日、发了财、喜得贵子、生意开张、乔迁新居……便呼朋唤友,摆下宴席,脸上流光溢彩,嘴里妙语如飞。我过去在报社的一位同事,最近请我吃酒。到得酒场一看,但见高朋满座,少长咸集,人声鼎沸。心想这出了名的吝啬人怎也舍得吃请?原来是刚下签证,不日将远赴澳洲定居,圆了他多年的出国梦。我便也叹了:如果这是一次告别仪式,也在情理之中;如果把它当什么大喜事来操办,则大可不必!因为在他以后的岁月里,将新添多少挥之不去的“乡愁”。我在海外旅行时所见证的诸多老华侨,无不穷其一生,都难以排遣这样的愁绪!
   而有些人是要在酒里养生的。
   什么参酒、蛇酒、药酒、壮阳酒、鹿龟酒之类的,林林总总,不外乎图个健康。我认识南京的一位老画家,平日里从不沾酒,但天至大寒,每日斟饮几小杯,以促血液循环。这位老画家年至耄耋,但声如洪钟,鹤发童颜,每日晨起练拳,而后挥毫泼墨,一派祥和的晚年。
   而我吃酒,纯属随兴而发。
   但以我这等刚性,受不得激将,偶尔使出“杀手锏”,便是入了邪法。这是为何?仅举一例:
   当年尚未成婚时,多次受人看重,邀去婚宴,充当伴郎。席间应酬不暇。既受人看重,当为人分忧。若新郎酒力不济,便由我出面打头。众人皆向我邀酒,命我吃干。于他们一人一口,于我则是一口对众口。情急之下,使出邪法——
   先向两只杯里倒满高度白酒,不下半斤,然后拿在手上说
   “谢谢大家的美意!但我希望一个个来,既然是干杯,必须一口喝干。哪位先请?”
   众人皆面面相觑,踌躇不前,便有和事佬出来圆场:
   “意思意思算了”。
   这下众人皆有响应,每人只咪一小口作罢。我也顺“台阶”而下,体面“突围”。
   其实并非我酒量拔群,是我心里明白,试想若逐一干杯,我也是醉,何不一口便醉,还能折上一位。假使众人真排成队下来要干,怎奈我何?我已醉也!
   酒的世界浩渺如云天。
   酒的文化深邃如大海。
   吃酒的形态也是斑驳杂陈,千奇百怪。
   一只小小的酒杯,可映酸甜苦辣,可谓包罗万象,无不传递人间的情感。

共 369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幻象充满神性的美,每一次降临都带着某种神谕。幻象之源可谓历史悠久,当还没有人猿相揖别之前,就有了幻象,随后人类的每一次艰难的跋涉,都以伟大的哲思解释着幻象之美、幻象之重,幻象之伟大。作者可谓大智者,此文从“幻象之美”的幻真、幻假,从烟到酒的恢谐情节描述,让人在烟事弥漫中,哑笑酒中个味之人,将“一只小小的酒杯,可映酸甜苦辣,可谓包罗万象,无不传递人间的情感。”升飘至无尽的幻象之中。散文行文飘逸,挥洒自如,有情境之美,佳作,倾情推荐!【编辑:纷飞的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80411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8-04-03 10:01:39
  太阳的每一次沉落,树叶的每一次飘零,
   每一次挫折困难的造访,每一次生死别离……都是神谕降临的另一种表达。
   那些缓缓降临的美好,是我们的福祉。
   那些突至降临的磨砺,同样是我们的福祉。
   感谢作者赐稿流年,您所经历过的每一种“降临”,有“流年”倾听。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