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PK大奖赛”】清明祭(外三首)
摘要:清明感怀
七律·清明祭(念父恩)
曾是清明游醉客, 今成此日断肠人。
冢前泣血千般唤, 梦里牵襟两世魂。
月隐盼圆犹可待, 死生弃守再无寻。
天悲吾母苍颜老, 苦雨寒风染陌尘。
七律·清明烟雨祭
柳飘飞絮又清明,山野桃红嫩草萌。
子女悲啼捎孝义,儿孙肃穆祭恩情。
追思欢笑柔肠转,默忆音容涕泪盈。
别后愁歌谁与诉,梦中相拥伴亲行。
蝶恋花·清明祭
山野凄风摇老树,泪落坟茔、思恋陵前诉。
野菊碑前吟别苦,杜鹃啼血情如故。
薄纸烟灰香一柱,未报亲恩、悔恨哀歌顾。
十五年来寒共暑,音容永在儿心住。
七绝·清明祭
清明荒冢泪飞花,暮雨哀飘罩雾纱。
一缕纸灰痴女唤,万丝牵念寄天涯。
【编者按】一组清明怀念亲人的伤感诗歌。七律---清明祭,这是一首纪念父亲的诗歌。清明节,也是踏青节,而今,却因为父亲的去世而令人悲伤欲绝。在坟前哭泣,而父亲却再也听不到。阴阳两隔,诗人伤心的是母亲年龄已大,在尘世间孤独无伴。七律---清明烟雨祭,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祭祖的节日。追忆先人,感念恩情,心中的苦无处倾诉,只有梦中与亲人相伴而行。蝶恋花---清明祭,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清明时思念亲人的悲痛心情。七绝*清明祭,清明时节泪纷飞,雨如烟雾一样缥缈,人们为逝去的亲人送去纸钱,用这种方式寄托自己的哀思。语言深沉,字字含情,韵律分明,这组古韵,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值得细品,倾力推荐!【编辑:阿巧】
回复1 楼 文友:清逸幽兰 2018-04-03 22:33:18
感谢阿巧老师唯美的编者按,字字句句解读到心里,清明时节纸烟袅袅,折菊到父旁、年年倚井盼归堂 、不觉泪两行、心祭天堂人、可知我挂念!
回复2 楼 文友:清逸幽兰 2018-04-03 22:33:57
清明时节回故里,风萧萧,雨凄凄,祭奠父。
寒风细雨跪坟茔,思父恩,泪满面,燃纸钱。
心裂肠断想念父,心凄凉,忆往昔,父辛苦,
情切切思念依旧,心泪流,念苦情,哭断魂
寒风细雨跪坟茔,思父恩,泪满面,燃纸钱。
心裂肠断想念父,心凄凉,忆往昔,父辛苦,
情切切思念依旧,心泪流,念苦情,哭断魂
回复3 楼 文友:清逸幽兰 2018-04-03 22:36:12
有一种记忆可以很久
有一种思念可以很长
有一双手可以很温暖
让我一生无法忘怀
那就是大山般的-------深深的父爱
有一种思念可以很长
有一双手可以很温暖
让我一生无法忘怀
那就是大山般的-------深深的父爱
4 楼 文友:上大人孔乙己 2018-04-04 11:40:04
任何一种文学作品,一篇佳作的评判,是作品是否具有灵魂和情感,作品的灵魂、情感和风格构成了作品的“风骨”。正如李白推崇的:“蓬莱文章建安骨”那样。具体到诗词,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与文章(散文之类)不同,文章不受格律限制,可以展开叙述、论述。诗词则不然,诗词受格律的限制,多以形象思维为主,含蓄婉转隐而不言,意境的表达,言外之意的蕴含,是诗词的审美特征之一,读者需要通过“意象”去会心琢磨其意与诗人沟通,这是是诗词的精深美妙之处。清逸幽兰老师的作品《清明祭》(外三首)首先在意境、情感以及诗词的灵魂上,都属上乘之作。以“冢前泣血千般唤,梦里牵襟两世魂”一句为例,在格律上对仗工整,在意境上跨越时空的思念,虚实世界的结合,把对亲人的思念,表达的完美无缺,令人读者动情。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表述的:“潘岳构意,专师孝山,巧于序悲,易入新切,所以隔代相望,能徵厥声者也。”;如: “柳飘飞絮又清明,山野桃红嫩草萌”一句,通过“柳絮”、“桃红”和“嫩草”,意境宏大,有近景,有远景,又点明了时间季节的特点,色彩上冷暖色调的搭配,为情感的叙写做了完美的铺垫。清逸幽兰老师文学底蕴暂且不提,就这种力求作品的创作完美精神值得每一位文友(特别是我)钦佩与学习。
回复4 楼 文友:清逸幽兰 2018-04-04 13:50:20
雨,是清明节最忧伤的语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杜牧的千古画卷,一路烟雨,一路杏花,一路忧伤。雨是背景,忧伤是笛。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其实,清明多是我们心中的期待。期待对先祖的祭奠,期待一场隔世的对话。 清明的雨,是不该用早春的手去触摸的,要用春天的风去感悟。那一丝寒意只有亲情可以对偶,只有思念可以涵养
雨是从唐诗开始下的,纷纷然;寒意是从心底升起的,淡淡然。哀伤抑或惆怅,更多的,是思念,浸淫着整个世界,村庄、山峦和心灵…… 雨,是清明节最诱人的记忆。我从来没有意识到,雨对清明节的意义或分量,会如此高深莫测。自从父亲去世,我的心就被清明的雨淹没,就像失忆了千年,那种涩涩的痛,找不到一丝能被覆盖的痕迹。唯一空灵的心绪,是杜鹃花开了。开得那么妍丽,那么凄婉,只一眼,便是一辈子都无法抹去的瞬间。“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杜鹃啼血,是鸟的悲伤,也是花的深情。
清明的雨,没有任何新意。她的哀伤萦绕在坟茔那些枯草上,这也许就是天地间最淋漓尽致的表达。谁都能读懂清明雨,谁都能找到杏花村,因为雨就在路上,杏花村就在心上。 走在断魂的路上,靠近的,则是永恒的思念或情怀。 清明的雨,是季节的泪;清明的雨,是生与死的契阔。
雨是从唐诗开始下的,纷纷然;寒意是从心底升起的,淡淡然。哀伤抑或惆怅,更多的,是思念,浸淫着整个世界,村庄、山峦和心灵…… 雨,是清明节最诱人的记忆。我从来没有意识到,雨对清明节的意义或分量,会如此高深莫测。自从父亲去世,我的心就被清明的雨淹没,就像失忆了千年,那种涩涩的痛,找不到一丝能被覆盖的痕迹。唯一空灵的心绪,是杜鹃花开了。开得那么妍丽,那么凄婉,只一眼,便是一辈子都无法抹去的瞬间。“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杜鹃啼血,是鸟的悲伤,也是花的深情。
清明的雨,没有任何新意。她的哀伤萦绕在坟茔那些枯草上,这也许就是天地间最淋漓尽致的表达。谁都能读懂清明雨,谁都能找到杏花村,因为雨就在路上,杏花村就在心上。 走在断魂的路上,靠近的,则是永恒的思念或情怀。 清明的雨,是季节的泪;清明的雨,是生与死的契阔。
回复4 楼 文友:清逸幽兰 2018-04-04 14:04:54
非常感谢上大人孔乙己老师对拙作的倾情的解读和点评,都言文书于心,情念与怀,无论什么形式的文字,都讲求抒发真情实感,特别是诗词写作更是需要沿承严格的韵律而作,清明祭浓缩了我对已故父亲深深的思念。希望老师多提意见。祝好!
5 楼 文友:清逸幽兰 2018-04-04 13:50:42
雨,是清明节最忧伤的语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杜牧的千古画卷,一路烟雨,一路杏花,一路忧伤。雨是背景,忧伤是笛。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其实,清明多是我们心中的期待。期待对先祖的祭奠,期待一场隔世的对话。 清明的雨,是不该用早春的手去触摸的,要用春天的风去感悟。那一丝寒意只有亲情可以对偶,只有思念可以涵养
雨是从唐诗开始下的,纷纷然;寒意是从心底升起的,淡淡然。哀伤抑或惆怅,更多的,是思念,浸淫着整个世界,村庄、山峦和心灵…… 雨,是清明节最诱人的记忆。我从来没有意识到,雨对清明节的意义或分量,会如此高深莫测。自从父亲去世,我的心就被清明的雨淹没,就像失忆了千年,那种涩涩的痛,找不到一丝能被覆盖的痕迹。唯一空灵的心绪,是杜鹃花开了。开得那么妍丽,那么凄婉,只一眼,便是一辈子都无法抹去的瞬间。“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杜鹃啼血,是鸟的悲伤,也是花的深情。
清明的雨,没有任何新意。她的哀伤萦绕在坟茔那些枯草上,这也许就是天地间最淋漓尽致的表达。谁都能读懂清明雨,谁都能找到杏花村,因为雨就在路上,杏花村就在心上。 走在断魂的路上,靠近的,则是永恒的思念或情怀。 清明的雨,是季节的泪;清明的雨,是生与死的契阔。
雨是从唐诗开始下的,纷纷然;寒意是从心底升起的,淡淡然。哀伤抑或惆怅,更多的,是思念,浸淫着整个世界,村庄、山峦和心灵…… 雨,是清明节最诱人的记忆。我从来没有意识到,雨对清明节的意义或分量,会如此高深莫测。自从父亲去世,我的心就被清明的雨淹没,就像失忆了千年,那种涩涩的痛,找不到一丝能被覆盖的痕迹。唯一空灵的心绪,是杜鹃花开了。开得那么妍丽,那么凄婉,只一眼,便是一辈子都无法抹去的瞬间。“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杜鹃啼血,是鸟的悲伤,也是花的深情。
清明的雨,没有任何新意。她的哀伤萦绕在坟茔那些枯草上,这也许就是天地间最淋漓尽致的表达。谁都能读懂清明雨,谁都能找到杏花村,因为雨就在路上,杏花村就在心上。 走在断魂的路上,靠近的,则是永恒的思念或情怀。 清明的雨,是季节的泪;清明的雨,是生与死的契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