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四季的故事】清明话插清(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四季的故事】清明话插清(散文)


作者:雷开艳晨曦 秀才,2132.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59发表时间:2018-04-04 19:29:34


   每年的清明节,我都会写上一两篇文字来抒怀,今年,我依然会写。
   ——题记
   以前我没卖清明花的时候,每到清明期间,总会跟随家族亲人去给已逝的亲人们插清送纸钱。三四月份,正是春光灿烂时,插清也是踏青。山野外的桃花红,樱花白,树叶绿,小鸟叫,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出来,也有一份惬意在怀。到了亲人的坟莹前,除杂草,砍荆棘,山风吹一吹,在坟前坐会儿,对着亲人的坟头说说话,告诉他们家族的事情,哪家添丁进囗了,哪家子女出息了,哪家遇上波折了,请己故的亲人在天堂保佑人间的亲人,虔诚的跪在坟前烧纸钱。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贾平凹的《残佛》:“这佛之所以没有了头没有了身,全是被那些虔诚的芸芸众生乞了去的,芸芸众生的最虔诚其实是最自私”。那么,我们这些来自凡间的祈祷,又会不会打扰到亡魂的清宁呢?残佛又说了:“你不许愿,那我就不是佛了”。冥冥之中,有种心灵感应在坟里坟外传递,也许我们说与坟里头亲人的话,其实是在说与我们自己听。亡灵与佛,都是一个我们不知道的世界。
   那些年代久远的,心底的那份怀念,仿佛也淡了些。而看到那些新建不久的新坟,黄土一塚,心里的痛楚仿佛藤蔓,爬满心房。我说过,生与死的距离,就是一抷黄土的距离,亲人在坟里头,我们在坟外头。
   外婆在世的时候说,插清的时候不能哭,否则亲人的魂灵在那边会不安生的。所以外婆去世的第一年新清,看到那一塚坟土,我心里纵有万般难过与酸楚,也是强忍住眼泪的。在天国的外婆与亲人们,愿他们一切都好。
   我们这里对插清是很看重的。这些年我卖清明花,也知道过了惊蛰就开始插新清了。所谓的新清就是去世未满三年的亲人。主人家定个日期,通知家族里的人们,到了这一天,不管天晴下雨,家族里的人都要赶过去,买上清明花,纸钱之类的送给亡者。这些祭祀用品是不能拿进家里的,都放在屋子外面。人到齐了,用木棍儿和细竹子挂上清明吊,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前往坟墓插清。那些讲究的后人,父母去世的头一年还会请人做一套“旗锣轿伞”。买清明吊,也是赶大的买。
   我们这里的人特别钟情于手扎的“鼓儿清”,把几张白纸叠在一起,用自制的半圆型模子依葫芦画瓢画到白纸上,再沿画的线剪下来,或三个圆或四个圆,有技能高的会剪的更多,中间镂空,用竹篾一个圆一个圆的穿过,每个圆上会用各色彩纸做箍筋,圆与圆之间用纸剪的腰带收拢,用竹子做帽子,再用各种颜色的纸粘在帽子上,配上飘带,这种“鼓儿清”做得漂不漂亮,就看你做的圆不圆,做好的“鼓儿清”挂上一排,甚是壮观。看起来不挑不扛的活儿,一季清明下来,也累的够呛,明轻暗重。买上一个,于生者,觉得有面子,对亡者,也觉是最好的祭奠吧。
   到了春分就开始插老清了,也就是给逝去已满三年的亡者。人们买清明花也多以小花为主,但这些年插老清买大清的也越来越盛行,也许每个人的心里对已逝的亲人,都有一种别样的情怀,也只能以这样的方式缅怀他们。插新清约半个月,这一期间是不插老清的,但有人为了方便也会在插新清时,顺便把老清也给插了。旁人也无可指责,都是尽心而已,活人得见,何人得见?插新清都得上午插,下午是不能插的,插老清则可以下午插,但忌讳傍晚以后插清。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不懂这些老辈人传下来的规矩,观念也在悄然发生改变。
   去年,国家明文禁止卖塑料清明吊,提倡环保,用菊花和纸质类易溶解的代替,今年我们这里更是提倡用菊花扫墓和网上祭奠。在农村,因为没有公墓,所以人们的观念是坟上插的清越多越好,证明家族的后人子孙兴旺,而放上小盆菊花觉得坟上太光秃秃的,不比公墓,因墓地小只能放上几钵菊花。但是年轻人接受新思想快,公务人员很多也以身作则,所以今年的菊花销售也较往年好了许多。我想,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与国家的明令禁止,用菊花扫墓,终将是插清祭祀的主要做法。
   清明节的头一天,我们这里是不插清的,说是插了清亡者也收不到,清明节只插上午半天,往年我们卖清明花,中午12点一过,满大街清明吊瞬间匿迹,那些没卖完的都被商家很快收起来了,若哪家店铺上还挂着清明吊,会被当地人认为头脑不清白,但城里人思想不同于农村,清明节放假一天的时间,他们认为都能插清,否则,国家放假,怎么不只放上午呢?言之也由理吧,所以这两年我们在清明节这一整天都会摆上清明花。我甚至碰到过在清明节过后的第二天,还有来买清明花插清的。好像规矩没有了,但这样的人也是极少数了。
   插清是惊蛰过后的一件大事,随处可见手拿清明花的人们。那些插完清的,会长吁一口气,完成了一件大事,那些还没插清的,不管工作有多忙,也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完成这必须要做的事情。谁没有祖宗,谁没有后代呢?也是希望家族兴旺吧,不让自家先人的坟茔,成为孤零零的一种孤坟。每每看到那些耄耋老者,颤微微的给自己过世的老伴和父母买清明花时,我总是唏嘘不已:今年插清我犹在,明年插清知是谁?
   放眼郊外山坡,那满山遍野的清明花寄托了后辈子孙们对已逝先祖亲人的怀念。待到何时,那满山遍野尽是菊花飘香呢?

共 203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清明祭祀是中国的传统,活着的亲人对逝去亲人表达思念的一种方式,此文作者对清明这个节日的插清习俗进行了很好的剖解和诠释。作者对插清的过程和方式都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作者在后文提到国家明文禁止卖塑料清明吊,提倡环保,用菊花和纸质类易溶解的代替,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与国家的明令禁止,用菊花扫墓,终将是插清祭祀的主要做法。这篇文章对清明的插清讲解得细致生动,让我们有了深刻对插清有了深刻的了解。一篇佳作,推荐共赏!【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18-04-04 19:31:38
  老师的这篇文章写得很精彩,对中国清明祭祀的插清做了非常全面生动的讲解,让更多的人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感谢老师精彩的分享,祝创作愉快!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