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赏析】走进诗人笔若,寻找着诗歌的肉体食粮—致洪绍乾

编辑推荐 【赏析】走进诗人笔若,寻找着诗歌的肉体食粮—致洪绍乾


作者:洪绍乾 白丁,35.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26发表时间:2018-04-06 19:26:38
摘要:这第一行文字,我不晓得该从什么中央讲起,也不晓得该从什么时间开始,说实话,我不是一位诗人,甚至连业余的都算不上。

【赏析】走进诗人笔若,寻找着诗歌的肉体食粮—致洪绍乾 这第一行文字,我不晓得该从什么地方讲起,也不晓得该从什么时间开始,说实话,我不是一位诗人,甚至连业余的都算不上。我是一名地道的文科生,地道到已不能再地道的那种地步了,因为我的专业就是数学,让一个整天跟公式、数字、定理打得死去活来的人去写诗,实在令人可笑。但不论怎样,我对诗歌还是情有独钟的。从初中开始到如今,诗歌从未离开我的生活,它就像一粒药丸,每次都会抚平我内心的伤口,让我重新振作起来。我在它的体内寻找着肉体食粮、勇气、前行的动力,它让我眼前单调的生活变得丰厚多彩。进入高中后,我开始慢慢用诗歌来记载我的生活,记载我的点滴,我的悲喜,我的每一次阵痛,用诗歌去战斗,去爱,去揭露深埋在诗人内心的孤寂。在不知不觉中,我从一名读诗者变成了一名写诗者,而且一发不可收拾。由于某些原因,我也曾在中途停过笔,但过后又很快拾捡起来,继续为生活书写。在写诗的路途中,我遇到了许多优秀的老师、诗友,他们的诗写得十分棒,总是那么的深远细腻,耐人寻味。在我的心中,他们就是我学习的榜样,时刻激励我,指导我,让我在诗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们与我一样为生活而斗争,为生活而书写,在深邃的星空里探寻着真理,揭露人世间的丑恶与仁慈。他们有时多愁善感,把一天的希望寄予给太阳。他们有时是战士,是先锋,用尖利的长剑刺向敌人的胸膛,捍卫仅存的一点尊严。在我认识的众多诗友中,笔若就是其中的一位。
   说起笔若,大家可能并不太陌生,他是一名杰出的当代青年诗人,一个阳光男孩,透着俊俏与自信,带着满身的才气和灵性,被称为当今的“诗歌鬼才”“青年奇才”。是的,他就是洪绍乾。但他也远不止诗人一个身份,他还是青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后院读诗协会主席、会长,中国若昕文学诗刊社开创人兼首届理事长、主编,《中国青年新秀作家》主编、青星书艺总监、中国青年作家协会会员,诗中国协会会员,中国网络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签名协会会员,贵州省诗人协会会员,九江摄影家协会会员,吉林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浔阳江诗社会员、九江市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跆拳道协会中级教练员,百度阅读认证签约作家、博客中国专栏作家,现任《中国后院读诗协会》会长、《九天》杂志社副主编、北京洪氏文化发展中心开创委员会成员等等。且在2018年1月2日于北京国艺资文化传媒发展中心的《中国观网》2017年度中国年度诗人与余光中、余秀华、朱增泉、邵燕祥等诗人一同呈现在年度评选的首选“2017中国年度诗人榜”上。由于他的诗歌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欢,所以经常被收录在《中国作家》《中国风》《星星诗刊》《上半月刊》《北方诗人》《诗刊》《参花》等多种刊物。同时他有约280篇作品被中央华侨出版社刊物及网络发布在了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贵州诗人网、价值中国、百度阅读、星星诗刊等多家文化网站上。他还出版了本人的诗集,代表作有《脚趾上的下弦月》《笔若诗集》等等。也正是因为他在诗词方面的造诣,曾被多家杂志社特邀并签约。2016年由中国华侨出版社的国度刊物《中国当代诗歌典藏》入选并被评为刊物最佳当代青年诗人。2017年12月作品胜利登上中国新闻网、中信网、中讯网、青年文学网、新浪头条、网易新闻、百度新闻、新浪新闻、腾讯新闻等40多家媒体精品推送。2017年2月在“中华聚焦”中华文艺被评为“当代知名诗人”“当代百强诗人”,并将诗集投入《中国当代知名诗人典集》出版。2017年荣获中华文艺“国学杯”三等奖,并列入中华文艺当代作家名人榜。2017年荣获世界诗歌散文大赛诗歌一等奖。
   这所有的一切让人很难想象他仅仅只是一名90后,那么的年轻,那么的有生机,但这些并非是偶尔的。1997年7月他出生于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理化乡法乐村,年少时便已展示出诗词方面的天赋和基础。从2004年6月诗歌登上“小学生文学报”到2009年6月贵州省省市现场书画大赛荣获青年书法家组一等奖、三等奖,再从2012年10月《太阳从厂区升起》被陕西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文学作品朗诵家耿万崇赠音并首页推送于喜马拉雅FM到2013年6月在中国文化艺术网注册《洪绍乾的文化艺术网》并签约了12家自媒体,无不展示了他的才气。2011年6月考入江西省共青科技学院,在此期间,他自学软笔书法、诗歌、文学、摄影、武术、软件开发等并多次获奖。2011年7月在贵州省毕节市被评为“最佳青年文艺奇才”。2015年9月开创成立《若昕文学》。2015年4月作品登上星星诗刊《最佳青年诗人》。2016年2月参编《新诗维》诗刊出版,并任新诗维编委。2016年4月作品登上《晨曦文学报》并受到作家晨曦的精心点评。2016年8月作品入选了《中国作家》《星星诗刊》《北方诗人》《诗刊》《参花》等多家纸刊。2016年10月被推荐加入贵州诗人协会等多种协会。2016年11月担任江西省静夜诗社荣誉社长、名誉顾问。2016年12月纳入中国诗人档案、并被大批量网站、网络平台转发等、并树立了博客中国诗歌专栏,阅读量霎时达到了47万。
   但是,他的童年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多灾多难的。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1999年他的爷爷酒醉后因为给幼小的他洗手,不幸将他抱倒在地上,额头受伤,待父母将他带去医院治疗回来,他的爷爷因为自责便喝了农药从此就逝世了;2000年因父母建房砍树,他右脚伸入到了斧口招致中指骨折被切掉;由于家教艰难,2004年至2008年随母亲辛苦步行约10公里补鞋为生了四年;2011年见奶奶年纪大想帮奶奶做事,从猪圈上不幸掉下,头从此有了16针长的疤痕;2013年11月,因高考来临,为考上一个好点的大学,他早晨六点起床去往校外的补习班上课,由于冬天路被冻住,早晨走路不慎滑倒招致右手手背骨折;2015年9月23日经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红十字医院查得洪绍乾身患肺炎,当日由当地红十字医院急救车深化医院就诊,在医院的全力救治之下逃过此次劫难。这一切的一切似乎就像恶梦一般来临在他的身上,让他体无完肤。但他并没有退缩,没有屈从,而是像阳光一样面对生活,变得更刚强了。
   认识笔若还得从他的诗歌开始。第一次认识笔若是在简书里面,在翻阅诗专题热门文章时看到了他的诗,我读了几首,觉得还不错,就关注了他,后来就慢慢喜欢上了他的诗。第二次认识笔若,是看到了他在简书里发布的《若昕文学》第一期征稿启示,我将本人的十四首诗歌投了过去,不料竟被录用了,这让我喜出望外,因为这是我写诗以来的第一次投稿,也是第一次被纸媒录用,这对我来说意义重大。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我与《若昕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很快成为了中国若昕文学诗刊社的一员,笔若也成了我一生的挚友。读笔若的诗,必需要了解他的过去,他的童年,他所历经的各种灾难,也正是因为这些灾难才让他的诗歌丰满、丰厚、繁重。“虽然我失去了一根筷子/虽然我取得了一盏灯/我也会努力的去爱你们/用诗歌做你们永久的奴隶/再见,我的三百六十个邻居”,面对时间的流逝,他是那么的漠然自如。我们无法改动时间,也无法让时间倒流,在意或者不在意,时间都会从我们的指间滑落,而那些失去的、得到的终会成为云烟,安然地接受吧,为何不向逝去的每一天问好呢?当他从南方的山岗走过,看见埋在地底的并非种子,也并非一望无际的的麦田,而是一块块锈蚀的钢铁,“工人把钢铁埋在田里/带着儿女从山岗上走过/我们都误以为田里是麦子”。在现代化的今天,高楼屹立,水泥路平铺,车辆横行,空气混浊,我们用坚硬的钢铁筑起一座座坟墓,用繁重的钢铁来权衡一个人的幸福感。我们疏忽每一粒种子,每一片树叶,每一缕清风,当登上高高的山岗的时候,面对低沉的天空,我们能留给后代一些什么呢?真怀念故乡的田野,故乡的风,故乡的山山水水。
   笔若虽然是一名90后,但从他的诗歌里你永远找不见一位90后孩子的影子,因为童年的阅历与磨练,使他比任何同龄人都愈加成熟稳重。若说是他的天赋成就了他,倒不如说是他的家庭、他的阅历、他遭遇的灾难成就了他。面对历经过的磨练,他没有埋怨,没有气馁,而是像早晨冉冉升起的一轮太阳,活力盎然,对生活充溢希望。
   或许,人的一生就应该阅历各种磨练,才干够让人生变得有意义,或许当你回过头来静心细嚼时,真是一段令人羡慕的谈资。下面就请我们静下心来欣赏他的诗吧。
   《再见,我的三百六十个邻居》
   虽然我失去了一根筷子
   虽然我取得了一盏灯
   我也会努力的去爱你们
   用诗歌做你们永久的奴隶
   再见,我的三百六十个邻居
   我急促而美丽的兄弟姐妹
  
   《从南方的山岗上走过》
   从南方的山岗上走过
   似乎闻到了钢铁的味道
   工人把钢铁埋在田里
   带着儿女从山岗上走过
   我们都误以为田里是麦子
  
   《和晨钟一起鸣响》
   诗人是一盏永不丧失希望的灯
   你无力偿还众人雪白的悲伤
   你在农民的麦堆里沉睡着
   虽然这声音孱弱无力
   也无法阻挡真知的光芒
   或许我就是一位诗人
   一位和晨钟一起鸣响的疯子
  
   《安定》
   在村庄,等衣服晒干
   等五谷丰盛了
   我就安顿下来
   树像手一般将我扶起
   我静静的站在路边
   陪众多孤单的生命入睡
   在这失火的人间

共 37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因诗歌一夜走红的九0后诗人笔若,如今肩任着很多与诗歌、书法有关的社会职务,头顶上笼罩着许多金灿灿的光环。本文作者以鉴赏的目光,在多篇文章里对笔若大加赞赏,称赞他为称为当今的“诗歌鬼才”“青年奇才”,他像早晨冉冉升起的一轮太阳,活力盎然,对生活充溢希望。推荐赏阅。【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8-04-06 19:28:37
  评析一个作家或诗人,是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析的,也就是说,包括他们的身世和奋斗轨迹,此文做到了这一点。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