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浪花】王瑜/欢乐一家亲(随笔)

编辑推荐 【浪花】王瑜/欢乐一家亲(随笔)


作者:孙彩文 举人,3001.3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442发表时间:2018-04-06 21:54:18

【浪花】王瑜/欢乐一家亲(随笔) 北京大兴的王瑜老师,上课的题目是《欢乐一家亲》,是《大系》三级2,第三章人的世界,第十一单元的内容。他的目标指向是:故事中的人物的细节描写和铺垫的叙事方法。
   王老师的教案是这样预设的:
   一、教学目标
   (一)基础目标
   感受力目标
   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获取丰富的写作素材。
   2.引导发现亲人的某一个本质特征,用几句话或词语概括这些特征,并尝试找出体现这一特征的诸多细节。
   认知策略目标
   3.帮助学生学习从抽象到具体的习作方法。
   写作智力目标
   4.铺垫,主要是为了突出主要人物或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件进行铺陈描述的一种表现手法,引导学生尝试用这种铺垫的手法进行写作。
   (二)核心目标
   描写时注意抓住细节进行刻画,从细节刻画中体现出人物的特征。
   二、课前准备
   阅读准备
   1.查阅有关胡适的资料。
   2.阅读《我的母亲》,完成学习单。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发现亲人的某一本质特征,用几句话或词语概括这些特征,并尝试找出体现这一特征的诸多细节。
   2.让学生尝试用铺垫的手法进行写作。
   三、教学过程
   (一)审题
   1.明确要求
   【点拨:这次习作的目的是什么?】
   2.感知力发现
   提示:通过故事来记录一个人是一个基本的方法。许多大作家也用这个方法。名著发现中,有胡适先生的文章——《我的母亲》。
   (二)名著发现
   1.感知力发现
   提示:作者的母亲有什么特点?哪个故事让你印象最深刻?
   2.写作智力发现
   师生共同梳理阅读导图:
  
   (三)操练指导
   1.认识策略发现:细节放大
   2.写作智力发现:铺垫原因
   3.操练道场:完成自己的片段,或铺垫,或细节描写。
   4.展示评价:分享细节放大的小技巧。
   从以上课例中不难看出,王瑜老师注重的是学生的实际“获得感”,不仅有写作技能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既有看得见的,也有看不见的。
   我们先看师生共同梳理的“阅读导图”,首先从内容入手,用“镜头聚焦”的方法,“切”出五个画面:叫我早起、责罚我、舔我眼病、打发债主、平息矛盾、维护尊严,这就是“解析”策略,是文本阅读的重要方法。“叫”、“责罚”、“舔”、“打发”、“维护”,这些精彩的画面,是作者描写的五个小故事的重要细节,这是引导学生进行概括小标题的训练,也是抓细节概念词的感知能力的培养,名著发现“踏雪无痕”。
   王瑜老师的深厚功底,来自于他平时工作中一点一滴的用“心”。
   王瑜老师1996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文科学士学位,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语文教研员。连续三届北京市骨干教师、首届北京市微格教学评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课堂教学实践”优秀子课题负责人,连续两届大兴区十佳教师、大兴区五四青年标兵、大兴区职评中评学科组成员、大兴区名师工作室指导教师。他担任四本文集(已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和两本教学参考材料的编委工作,承担北京市教材辅导课例的录制,获北京市教学观摩课一等奖、指导教师获北京市教学观摩课一等奖及最佳组织奖。近十年来,我先后负责两项国家级课题(其中一项已经结题),一项区级课题(已结题),参与三项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的研究。各类教学设计、论文获奖二十五篇,各类教学设计、论文发表十六篇,各级研究课、课赛获奖二十次,市区级荣誉十六项。指导教师各类获奖、发表近五十篇(次)。他曾参加“京苏粤浙中小学卓越教师高端研修班”、“京津冀三地培训者”研修培训、北京市“绿色耕耘”——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北京市“绿色耕耘”再提高——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今年在清华附小参加脱产培训。
   这些丰富的学习和研究经历,让他学会了思考。
   在入校培训时,他面对老师们的提问从容应答。
   他说:
   老师的思考很实际,说明有实践的愿望。我们组的问题聚焦在四个方面,问题1:这样的作文指导课上下来,怎么评价?2.落实重难点的方法是什么?3.《大系》教材的能力层次怎么确定?4.名著难读,我们应该怎么解读?
   他的解答具体实用:
   问题一、课时分配有两种设想。一是两节连排,指导二十分钟,写作四十分钟,以几篇学生习作为实例,针对写作内容进行共性问题的点评。二是两节分上。课上指导,课下完成习作,小组推荐优秀习作,第二节课分享,同学相互评价,依据是训练的三个点:感受力、认知策略、写作智力,包括9要素,每节课可侧重2-3点。
   问题二、写前指导阅读,梳理认知线路图。
   问题三、难度层次,由学情而定。例如外貌描写,三年级做到“有序”,六年级做到“有目的突出人物特点”。
   问题四、解读教材编写理念,强调“发现”特点;用学习单化解名著解读难度。《大系》提供的学习材料用不了可以删减,要灵活处理。
   “发现法”原则、“名著导航”原则、“能力导向”原则,在王瑜老师这里,化作课堂操作的具体环节和方法,轻巧落地。

共 202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从王瑜老师的一堂课《欢乐一家亲》说起,从教案预设的教学目标、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等环节体现出了王瑜老师对这堂课的重视,同时也向读者朋友们展现了一位教师为了将一堂课上好所需要的准备,让我们对这个职业又多了一份了解。在对王瑜老师的详细介绍中,我们能够了解到这位老师不凡的能力与经历,或许就是这些经历使这位老师学会了思考,面对提问从容解答,将三个“原则”在自己的课堂上化作具体的环节和方法,轻巧落地。感谢赐稿,推荐大家一同品读!【浪花诗语编辑:夜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夜郎        2018-04-06 22:45:04
  感谢老师赐稿,给老师敬茶,祝您写作愉快。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