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悼念我的父(散文)

精品 【流年】悼念我的父(散文) ——清明祭


作者:梦醉潇湘 秀才,1975.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970发表时间:2018-04-07 22:55:08


   一
   天堂会很远吗?
   我总是翘首张望,在北国,在故土,在南岭,在每一个角落,在每一个清明…
   我想到了我的父。
   想到孤苦伶仃的他,在清风斜阳里,在荒野枯冢里…
   度过了几十个春秋。
  
   二
   暖暖的三月,榆树花开了;香椿树抽芽了;柳枝又开始在风中飞舞了;
   暖暖的三月,蒲公英的羽毛也开始丰满了。
   太阳揉开冻结很久的冷,给北国的大地洒上了温暖的光。
   父亲在世时,每逢三月,他总会拿起他心爱的二胡,夹着教科书。走向野外,
   面对着葱茏的绿川平原。拉起他最爱的《高山流水》、《骏马奋蹄》等等旋律悠扬,节奏明快的歌曲,这时候,他的学生全都偎依在他身边,双手托起两腮,眨巴着大眼睛倾听从他的二胡里流出的潺潺水声;呼啸起来的骏马奔腾…
   拉累了,他就吩咐他的学生去田野上捡些个阵年的玉米梗,稻杆之类易燃的柴禾来,说是要带着大家在田野上野炊。那些伙伴们都惊奇了。这到处碧绿的田野,哪来的果实呀?又何况来时什么也没有做准备啊!现在突然野炊拿什么来作食物呢?小伙伴们叽叽喳喳嚷个不停,父亲笑了笑,没作声,便沿着田野走尽了,只走到一条小河边。他这才忽然从一块石头下,拿出一枝土枪来。(那时,乡下政府还没有禁止用枪)只见他半蹲着身子,蹑手蹑脚地躲在一个半掩着的沼泽里,啪啪啪几声,三四只有着褐色羽毛的水鸭应声而落,父亲走过去捡起水鸭在半空中挥舞着,一边说,这次够你们美得了。于是,那些学生们都一齐蜂拥过来,开始烧水拔毛。
   这时候,父亲又会在田野里寻找些野菜譬如面条菜、芨芨菜之类的,以及阵年的玉米包。他用坚硬的石块在松软的地上挖了好大几个坑。把弄净的鸭肉连同野菜和着早已准备好的盐巴全都裹进玉米包里,表面用一层泥巴裹得结结实实的。把这些裹好的东西放在土坑里,再将扒开的土封住坑口。于是就开始在表面烧起大火。三四十分钟的光景,那些鸭肉便散发着谗人的香味。学生们开始围着他坐起来。父亲坐在中间,一只手护着这些烤熟的鸭肉,一只手拿着教科书,开始对学生们轮流发问“什么汗滴禾下土”是出自哪一首古诗,作者是谁?什么“自欺欺人”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如果哪位学生答对了,他就撕一块香喷喷的肉丢进那个学生的嘴里,那些答不对的学生便只能坐在远处流哈拉子了。
   如是再三,那些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为了能吃到肉,也便换了个人似地拼命去想,拼命去背,结果在父亲循序诱导下都学会了。
   吃饱了,他又组织学生去野地里挖蒲公英,茅草根,还有教人爬到岩石上采摘石白菜。小伙伴们欢天喜地地凑齐了,就拿来事先准备好的大锅开始满满地熬上一锅,顺手撕几把白糖,一大锅黑呦呦冒着热气的汤汁,小伙伴们又都瞪大眼睛,父亲说:“这是最好的天然凉茶,像我们班上课老爱放臭屁的小冬瓜;去厕所一蹲就是半个小时的毛皮子,要是抱着喝上两大碗,保准这些都不会再有了,你们都可以天天快活地上课了!”这话刚一落地,小冬瓜,毛皮子便争抢着事先准备好的葫芦瓢,打了一瓢咕咚咕咚地喝起来,于是那些小伙伴们都排着队伍,都想喝一瓢这天然的凉茶来……
   他的学生总是那么不知疲倦地跟着他跑上跑下的。而那些学生的家长更是在他面前唯喏是从的。因为,在父亲的班级里上学,他们的孩子成绩总是会位居前茅的。
   孩提时记起村里有一家两兄弟,父母离了婚。从一生下来就由奶奶将他们抚养长大,由于缺少母爱,两兄弟俩胆子很大,天不怕地不怕,在家骂父亲,骂奶奶。终日里为一些小事竟常常打得头破血流的。有一次兄弟俩正伙在一起撕打,奶奶怎么劝都不听,眼看着哥哥要被弟弟揪掉耳朵,急得嚎啕大哭,他们的父亲在旁边也是束手无策。这时候,父亲从学校回来了,刚走到村头,便有人说:王老师来了!那兄弟俩一听,马上松开了手,站在原地低着头,等待着父亲的裁决。父亲走到他们面前,什么也没说。只是把两手搭在他们的肩膀上,起先在哥哥的肩膀上用力向压,不一会哥哥就站不住了,几乎快要倒在地上了。父亲这才松开手。接着又开始用双手在哥哥,弟弟的肩膀上一起用力下压,压了好久,父亲累得满脸通红,而兄弟俩却纹丝不动。父亲就又松开了手问哥哥:“刚才我压你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哥哥说:“肩膀很疼很重,快要倒在地上了!”“那我现在压着你们两个呢?你们又是什么感觉?”
   哥哥说:“什么感觉也没有啊!”“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兄弟俩摇着头,非常惊讶地看着父亲,父亲笑了笑说:“你们两个站在一起好比是组成的一个家,我的压力好比是你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麻烦和困难。当困难和压力降临到你哥哥或弟弟其中一个人身上时,一个人就无法抵抗或承受。然而当困难和压力降临到你们两个人的身上时,你们相互分担,结果压力就会减轻,就很容易抵抗和承受了。所以你们两个一定要团结一致,这样才能抵挡住你们家来自外界的困难和麻烦。”
   两兄弟听完咯咯地笑了。旁边站着的奶奶一看兄弟俩和好了,又是感动又是激动,居然要给父亲下跪,被父亲拦住了。从此,兄弟俩很和睦,每次见到父亲他们老远便站直了身子,说声老师好后,等父亲走远了,才敢离开。
   父亲生活一贯是很节俭的。自从我儿童时到上小学。他始终没买过一件新衣服。他平时出席较大的庆典活动时才会穿一回新衣服。这套衣服是他最喜爱的中山装。听说是他在师范学院毕业时由于成绩伤感情,被一位老师奖送给他的。已经被他保存了整整十年。在生活上父亲总是教导我们:不可太奢侈,人已奢侈就忘了本性。我和姐姐就是这样在他的影响下长大的。一直到现在我们总不爱过多打扮,一直都是追求着朴素大方的格调。
   学习上,他总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教育我们:他说要培育我们更多的想象力,锻炼我们的逆性思维。
   记得上小学二三年级时,老师让学生们写作文,第一次XXX,大多乡下的学生们都会写这样的文章,第一次做好事。大家最善于写的体裁是:在上学的路上,我看到一头又大又肥的猪在地里啃麦苗,后来我就把它赶回主人家了虽然上课我迟到了,但我也很高兴;要么就写我在放学的路上,碰到一位盲人的老奶奶,我就帮扶她过了马路。结果我回家晚了挨了揍,但我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于是,父亲就对我们说:每人都在路上看到猪吃麦苗,盲人奶奶过马路,哪有这么多猪和老奶奶让你们碰到呢?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你们为什么不把事情倒过来想一想,猪无端端地为什么会跑出来,老奶奶的眼瞎了。为什么还要跑出来呢。或是她的眼睛为什么会瞎呢?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将文章写得新奇点饱满点,这样才更贴近生活,更能吸引读者。
   我受父亲的启示,在班级里写作文体裁总是立意新颖,想象丰富。于是每次星期三的作文课上,都有我们的文章作为范文念给班里的同学听。那时我真的很感自豪。直到现在,我还保留着对文学的爱好。我想这都是与父亲的教导分不开的。
   父亲不但能拉一手好听的二胡,而且更有一手漂亮的毛笔字。
   一到春节离年三十还七八天,这段时间是我们最幸福的日子。我们总会跟着父亲到方圆的村子里给他们写对联。父亲写对联,我就在旁边观望,姐姐帮父亲叠纸割纸。父亲每叠一张或割一张红纸都会告诉我们为什么这样叠,为什么这样割。他说:割对联纸要用细细的丝绳一头绑在桌腿上,一头用手拉着,把纸叠齐了,一只手拉紧丝绳,轻轻一划,纸便割开了,这样割开的纸非常整齐又不会边缘成锯齿;他说桑对联时一定把纸张拉平,用直尺在表面赶一赶,这样叠出来的每一个空格很平整很均匀。父亲一边给我们讲解一边给我们示范,就这样父亲割完了,就开始拿出他珍藏的宝贝---一根很漂亮的狼毫笔;有大的用来写大字联,有小的,用来写杂联;听父亲说这支笔是爷爷在作生产队会计时传留下来的。父亲平时非常爱惜,不用时先放在嘴巴里用唾沫把毫毛捋直,再把它放在一只木匣子里。父亲说人的唾液有杀虫的作用,这样一捋平时就不会被虫子破坏。
   父亲每写一副对联,就会给我们说,让我们猜猜其中的意思,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有一次父亲要给刚好逢年而生了孩子的人家写一副对联:
   我一看乐了:就信口念来
   上联:昨夜生下妖魔,不是好子好孙。
   下联:今年来了霉运,哪能谢天谢地。
   横批:天官赐福。
   主人家一听,气得满脸通红,怪父亲为什么要写这样的对联来侮辱他家,既然是生了妖魔,来了霉运。为什么还称天官赐福。
   父亲嫣然一笑说:主人家,你别急,待我给你念来,小孩子家不懂事,千万别见怪,于是父亲又重新念了一遍:
   昨夜生下妖魔不是,好子好孙
   今年来了霉运哪能,谢天谢地
   天官赐福
   父亲念完那主人家一听乐了,连连称赞父亲这副对联很有深意,他们非常喜欢,于是就拿出来很多果子给我们吃。这时,父亲严肃地对我们说:咱们中国的语言文化是非常博大深远又意义非凡的。特别是在对联方面,更是值得深究。有时因一个停顿以及标点符号的运用的错误都会导致全句大意陡变。
   我和姐姐都点了点头,后来在以后的写作上都特别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
  
   三
   孩提时,和父亲在一起总会很开心,很幸福。虽然家境很清贫。
   这些美好的时光却不能延续得很长。10岁那年春天,我和姐姐已上四年级了。就是这一年,是我人生的转折点。一个晴天霹雳彻底打碎了我童年无忧无虑的生活。
   父亲一天正在教室里给他的学生上课。不料四肢开始不听使唤,手里的教鞭随即滑落在地,紧接着,他的脸开始向一侧滑去,整个颧骨突然倾塌了,嘴巴也兀自歪倒在一边。当时,所有的学生都吓哭了。等我知道的时候,父亲已经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已不再能说话了。听医生说他得的是中风不语,偏瘫。当时国家对老师的待遇还不怎么好。学校和教委只同意替父亲交纳半个月的医疗费。父亲在医院的半个月里,听医生说他总是眼里闪着泪花。也许他知道他的病情的严重,也许他知道以后将要甩开这个家,甩开他的一双儿女和妻子。
   由于家境贫寒,父亲只住了半个月的院便被转回到了家里。当时医疗水平比较低下,听医生说这种病治起来很麻烦,一会半会是不会痊愈的。如果要想医好,必须要到大的医院去治,但这种费用也是惊人的。当时也许学校考虑到父亲对学校的贡献和在附近学校的名望,组织师生捐了一千多元的款。
   然而这些捐款只是杯水车薪,远远支持不了父亲在医院医治,父亲只能辗转到家里,吃乡下郎中配的偏方。那个时候,为了给父亲配药,我和姐姐还有自发而来的小伙伴们每天在放学时去河里扒螃蟹和蜈蚣,还有到山坡上掏蟹子。回来了,把这些螃蟹砸碎炖成蛋糕。把弄来的蟹子煎干碾碎,揉成丸子。父亲的病情只能靠这些土方来控制
   由于父亲长期有病,再不能教导那些孩子们了,村里的邻居们便陆续变得冷漠。他们阻止住孩子不准到我家玩,甚至阻止他们去给父亲弄蟹子之类的东西。他们说父亲有病我们家便是不祥之地,他们来的次数多了,会给他们也带来霉运。有一个对门的邻居先前一天三次往我们家里跑,但当父亲生病了以后,居然将大门给堵住了,在院子的另一侧重新开了一个门。
   我和姐姐,有一次在开学发新书的时候。学校先前有规定,凡是教师的子弟是可以优先免费发书的。可是那一次全班的人都发了。只有我们两个居然没发。这真是人走茶凉,更何况我父亲只是刚刚离开了老师岗位,那个时候,不知怎么的,我控制不住心痛竟在全班嚎啕大哭起来。回想父亲健康时,我们倍受优待。可父亲刚刚不再任教,我们就不再享受这种学校明文规定的待遇了。
   我和姐回到家里,告诉了妈妈,娘仨抱头痛哭一场。父亲躺在床上,他的泪水也早已打湿了脸颊。于是,姐姐在大哭一场过后,竟说:弟,你要好好上学。我来供你。妈妈没有其它办法,也只好同意。我看到父亲用另一只手紧紧地抓着被单。泪水已如决堤的洪水一样,冲出他的眼眶……
  
   四
   父亲终于被病魔折磨得皮包骨头。
   一年里父亲每次杀鸡炖药,只是把汤和药吃了。把本已不多的肉留给我和姐姐。我和姐总是躲到远远的。可是有一次,他气极败坏,用筷子击打着碗边,脸憋得通红,狠狠地瞪着我们,不再吃药。我和姐只好偎依在他旁边。看着他把整块的肉夹到我们的嘴里。这时他笑了,泪水在眼睛里打转。我看到父亲的嘴里流出很多哈拉子,因为嘴巴歪而无法止住。姐正要给他擦拭,他却猛然间转过脸去,用另一只手抹掉。父亲也许在我们面前还保持着坚强和自尊。
   我的父哇,我们是您的儿女,又怎么会嫌您脏呢?可他每次总执意这样。我和姐便依着他,不想再打消掉他仅存的想维持着的坚强和尊严。
   看着父亲的痛苦,看着家境的贫寒。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了,对妈妈说:我要退学。退学去打些零工,给父亲治病吧。

共 644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时值清明,倍加思亲。作者书写父亲,父亲曾经的音容笑貌,曾经的欢笑苦痛,曾经的一言一行,曾经那逼着吃的一口肉,抱着睡的一双腿,都是如此真切,虽然已经过去了二十年,仍清晰如昨。此刻,作者更能深切地读懂父亲的爱,也正因为读懂,而更加思念,更加疼痛,更加大声的呼唤。这呼唤,穿越山水,传递到家乡,想来,父亲肯定可以听到。此篇文章书写质朴,饱含深情,感人至深。推荐大家赏阅!【编辑:平淡是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40900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18-04-07 22:55:41
  为您的父亲祈福,祝福在另外一个世界,一切安好。祝福。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