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PK大奖赛”】 一道道山梁一道道湾 (外一篇)

编辑推荐 【荷塘“PK大奖赛”】 一道道山梁一道道湾 (外一篇)


作者:丹江诺儿 举人,3120.2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33发表时间:2018-04-09 17:24:15
摘要:其实,我知道,这世间有很多人和他一样,撒在红尘的角角落落,就像山谷中那些幽幽的小花,一生平凡,从来不张扬,湮没于滚滚红尘之中。在我们不经意的一瞥下,却发现他们惊鸿的一瞬,如星辰布满夜空……

《一道道山梁一道道湾》
  
   沿着山谷走着走着,看见一朵花,走着走着,又看见一朵花。
   举目望去,四周峰峦起伏,长风浩荡,缓缓划过一道道山梁,山上植被葱郁,阳光落在叶子上,发出油亮的光。几株花儿在绿色的灌木中,生出丛丛簇簇的灿烂。
   他还和从前一样,抿着嘴笑,说要带我看看山沟里的风光。他是我的好友,几年前下乡驻村扶贫过,便鲜少见面了,今天以这样的方式重逢,倒是让春日长出别样的雅趣来。
   和他一起携裹着清风,沿着山谷底蜿蜒逶迤的小路,走向那个藏于大山深处的村庄。一个很小的村部坐落在山的一边,两层小楼倚山而建,远望,好似镶嵌在大山上的宝石,闪着浅黄色的光芒。近看,新时代气息扑面而来。
   他说来到大山后,深入各村各户,一个村多少户多少人,谁家有劳力,谁家外出务工,谁家老人有病,谁家女人勤劳……他都摸得清清楚楚的。山中住户散落,要把一个村子走一遍,沿着山谷起码要走十来公里,刚开始进山的时候,路是土路,出来进去一身尘,下雨更糟糕,一脚下去就陷入了烂泥中,拔出来很费劲。
   沿着那些路,他走了一村又一村,急白了头发,熬红了眼睛,为了让乡亲们尽快脱贫致富,想尽一切方法,修了路,打了井,让山乡的父老走路不再泥泞,能喝上清凉的甘泉。
   驻村三年他变了很多,曾经爱笑的脸上尽管还带着笑,但是明显多了重量。话里话外谈到的全是这一方百姓,有多少户脱了贫,有多少户正在努力致富,有多少户还得再努力一把……
   他缓缓地说,我静静地听,声音入耳,像山涧飞来的雨,带着湿漉漉的甜,像草丛盛开的花,香气熏心……
   这时,一位山乡老奶奶端着一碗鸡蛋笑呵呵走来,看着他说:“给你拿了几个鸡蛋,鸡蛋是自己养的鸡下的,是真正的土鸡蛋!”
   他慌忙站起来连声说谢谢,一再推辞,让老奶奶端回去自己吃,“年纪大了,要注意营养,地里的活能少干就少干,身体好啥都好哦!”
   老奶奶咧着嘴笑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说:“身体好着呢,你们从城里来到俺们乡下,为俺们操心,几个鸡蛋是俺的心意,要是缺青菜了,言语一声!”
   还没说两句话,又一位老大爷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把刚掐的香椿芽,不容他说什么,直接放到了厨房里的案板上。一会工夫,就来了好几个老乡,他们放下了一把把黄黄苗,留下了一把把苦菊、菠菜、蒜苗,很快厨房里便堆出了一个菜园子。
   他眼睛濡湿了,说:“看到了吗,这就是山里可敬可爱的乡亲!”
   闻着带着香气的香椿芽,看着一地的山野绿色蔬菜,我心生温暖。我想,他几年的的辛苦付出没有白费,山里人用最朴素的青菜,报答给予他们帮扶的人。
   那天,他把从城里带回去的两袋大米分一袋给路过的一位智障老人,连比带划说,那老人总算听懂了,傻笑着点头,抱着米袋子离去了。
   和他分手道别时,他深情地说:“每每看到山乡的父老,我心里总是沉甸甸的,后续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等全村的人全部脱贫致富了,我就可以安心回城了!”我想对他说什么,却始终没有说出来。他依旧笑,说:“樱桃红了时候,你一定要来尝尝山里的樱桃哦!”
   我用力点着头,回头看着他站在山道上,站成了一道风景……
  
   《紫色桑葚》
  
   街头走着,不经意发现桑葚开始卖了。原来不知不觉间季节已经迈过一大截了。春天,不仅催开了花朵,更催熟了果实,真是最美人间的四月天了。
   卖桑葚的大妈蹲在街头,竹篮上缝了一块蛇皮袋,紫红紫红的桑葚摆在蛇皮袋子上,肥实的桑葚好像小虫子一般爬在篮子上,那篮子便生动许多,浸下了一些桑葚汁,原本白色的蛇皮袋染上了点点紫色。
   夕阳斜照在桑葚上,紫色中透着亮晶晶的光,隔着光,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桑园。
   桑园在寺湾,一个偏远的小镇,那年和小城的摄影家一起专门采桑而去,入目的全是桑林,绿油油的叶子在雨水的清洗下绿得耀眼。
   满眼的绿色,喜坏了一个个摄影家,似乎揽不尽这生命的颜色。紫红紫红且饱满的桑葚躲在桑树的根部,带着肉眼看不见的绒毛,像胖乎乎的小虫子,带着欢蹦的灵性。摘一枚放进嘴里,酸酸的,甜甜的,心扉全是酸甜的味道。
   他说为了小镇的经济发展,特地引进桑蚕品种,别看桑树小,是专门修剪过的,为了桑农更好采桑叶。他还说,经过几年发展,小镇的桑蚕基地已经形成了规模,为了更好利用土地,那坡地如梯田般,一层层都栽植了桑树,山脚下的平地则用来种庄稼。
   生活在这里的人很少外出打工,他们采桑养蚕,收入丰厚。
   这里的农户,无论是住在村庄,还是住在小镇,基本都起了楼房,更有不少农户建了别墅,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门楼高筑,看一眼,都是幸福和感动。
   他专门带我们去看了农家养的蚕宝宝,看了那些抽丝的蚕茧。每到一个地方,他像导游一般娓娓道来,好像他就是采桑、养蚕的农户。
   话里话外,他流露出的都是对那一方土地的炙爱之情,他说自从管理小镇后就一直在考虑,怎么样才能提高老百姓的生活。后来根据地理环境,他觉得大力发展桑蚕形成产业链,是一个顶好的致富项目。
   后来,便有了这千亩的桑园,有了家家户户的蚕宝宝,有了中原第一桑蚕镇的牌子。
   我们去的时候,他忙得很,一会让人提矿泉水,一会招呼人安排伙食,说摄影家和文友是为了宣传桑蚕,乡镇没有特别好的菜肴,但是一定会管饱的。他的话让大家开怀而笑,他也笑,那笑和弥勒佛的笑一般温厚。
   那天,我捧着紫红的桑葚,好似捧着他一颗赤诚的心……
   如今,看到街头的桑葚,我就情不自禁就想那个因了桑蚕而享誉中原最富裕的小镇,而他却在乡亲们小康之后悄然退去了,后来因病住进了医院。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看到眼前大妈篮子里的桑葚,我就想起了他和他一手打造的桑蚕基地,那一片绿色就会出现在眼前,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让心有了温柔的亮色……

共 234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每一个人都是一朵盛开的花,那花也许开在闹市,也许开在山涧,也许开在从不被人发现的石缝间,拐过一道道山梁,再拐过一道湾,就会发现,他们正在逐渐改变村庄的模样。”1、《一道道山梁一道道湾》;2、《紫色桑葚》这两篇散文,作者文写关注扶贫、关注农村。以自己的视角看当今的精准扶贫政策。先把自己的好友,下乡驻村几年扶贫的功绩叙述,再将自己那年和小城的摄影家一起到寺湾桑园采风,所见到的他为一个偏远的小镇致富,创办养桑基地一事描写。文写他的扶贫与他为一方百姓致富的事迹感人。作者文写感触深许:“我知道,这世间有很多人和他一样,撒在红尘的角角落落,用不同的方式为人民服务,就像山谷中那些幽幽的小花,一生平凡,从来不肯张扬,湮没于滚滚红尘之中。在我们不经意的一瞥下,却发现他们惊鸿的一瞬,如星辰布满夜空。”“看到桑葚,就想起了他和他一手打造的桑蚕基地,那一片绿色就会出现在眼前,和他一样,深深地烙在心中,点燃生命中的感动和感恩,让一颗颗心有了温柔的亮色。欣赏了,倾情推荐赏读,感谢赐稿[荷塘],期待精彩不断!【编辑:程南】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程南        2018-04-09 17:25:30
  文写纪实,弘扬正能量!赞!
2 楼        文友:程南        2018-04-09 17:29:24
  关注农村,关注扶贫,文记自己所见,事迹生动,文笔细腻。
3 楼        文友:程南        2018-04-09 17:30:00
  问候作者,创作愉快!祝春祺!
4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4-11 12:43:32
  是的,每个人都是一朵花,而有的花朵开在阳光之外,就需要人间真情与爱去呵护。扶贫,是社会对贫困人群的一缕阳光。相信,有阳光照耀,花朵都会有开放时。
5 楼        文友:黑土涛声        2018-04-13 22:48:49
  一向非常喜欢老师的精彩文章,尤其是像这样富有思想性的文章,更是体现了作为喜欢写作的人那份对社会,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体察,这往往会使文章更加厚重了。赞!
用文字让人生成为诗意的婉约。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