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古韵今弹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古韵今弹】王昭君与刘细君(随笔)

编辑推荐 【古韵今弹】王昭君与刘细君(随笔) ——历史上的女子系列


作者:风之丐 秀才,1356.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25发表时间:2018-04-14 08:41:30

只要说起和亲,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想到王昭君,也都会多多少少地说出一些关于这位出塞美女的故事。只要是上过中学的,就算不知道李白明白如话的《王昭君》:
   昭君拂玉鞍,上马蹄红颜。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也应该知道杜甫那首《咏怀古迹》: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据统计,古往今来,仅仅以王昭君为题材的诗歌就有七百多首,而和她有关的小说、戏剧、民间故事也有将近四十种。几乎可以说从魏晋开始到目前为止,所有有些名气的作家都写过她。像庾信、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张仲素、蔡邕、王安石、耶律楚材、郭沫若、曹禺、田汉、翦伯赞、费孝通、老舍等等等等都写过,甚至连《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也曾写过这样的诗句: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古代无聊文人们还把形容女人美貌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分别赋予四个美人,这样就有了所谓的古代四大美女之说,而其中的落雁就是指王昭君。
   认真说起来,“昭君故事”其实应该说不仅仅是一次历史事件,而更是一种文化现象。而这种本来没有多大甚至都不能算成是历史事件的事情却变成了后来非常具有影响力的文化现象,在我们的历史上其实还真不少,像西施故事、屈原故事以及哭倒了长城的孟姜女故事等等都是。有时我想,要是追寻这种问题的来龙去脉,或许是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情吧?
   年轻时总觉得古代的“和亲”是一种很懦弱的表现,武力打不过人家,就把自己的女儿嫁过去,通过牺牲女儿的幸福达到苟且偷安的效果。后来随着知识面的扩大,才知道年轻时那样的想法其实是自己没有弄清楚两件事:首先是没有分清楚古代的国和现在的国在意义上是完全不一样的。简单地说,古代的国最多只能算是王朝,是一个比较大一些的“地主”的势力范围;而不是全部生活在其上的民众的家园。其次,自从人类有了婚姻观念,嫁娶就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联合方式,在人类的生活中存在了,所以才有了我们常说的门当户对。而在春秋战国时,诸侯之间的婚姻其实就是一种“和亲”。只不过当时的中原诸侯们在文化、生活方面差别不大,所以就称为婚姻;而和自己生活习惯、文化水平差别大却又对自己安定有影响的民族结成婚姻时才会被称为“和亲”。也正因为如此吧,在我们的历史上,从真正统一的王朝西汉开始到最后一个王朝满清为止,几乎每一个朝代都发生过“和亲”故事。其中,在王昭君所在的西汉就发生过十二回,就连我们印象中大汉王朝最为强盛的武帝时代都曾发生过三次,而王昭君只是这十二个主人公中最后的一个。有意思的是她也是我们国家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任何皇族血统的“和亲公主”。我想或许就是这个独特的身份,才让她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吧?
   关于王昭君,在班氏兄妹的《汉书•匈奴传》中的记载大体是:公元前33年,已经被部下拥立为呼韩邪单于二十五年的匈奴头领稽侯狦,在汉王朝灭了他的竞争对手郅支单于后,主动提出愿意娶大汉王朝公主,成为大汉女婿。汉元帝同意了,《汉书》的记载是“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墙字昭君赐单于”。汉王朝为了庆祝这件事,还把年号改成了“竟宁”。但这件事却没有给汉元帝带来好运,他也在这一年告别了皇权,被动地把权力移交给了儿子刘骜(汉成帝)驾崩归天了。当然,这个良家出身的宫女“和亲”的事件应该是在他归天前就完成了的(有时我想,古代的文人们还是缺乏想象力,他们应该说看到这么漂亮的王昭君居然自己没福享受,汉元帝终于气愤而死)。出塞后的王昭君被封为宁胡阏氏,很快地生了个儿子伊屠智牙师(后来被封为右日逐王)。而两年后的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年岁已高的呼韩邪单于去世了,他已成年的儿子雕陶莫皋被拥立为复株累若鞮单于。按照匈奴习惯,他继承了父亲除了他母亲外的所有姬妾,当然也包括王昭君,并在此后的十年内有了二个闺女:须卜居次、当于居次。鸿嘉元年(公元前20年) 复株累若鞮单于去世。他的弟弟且糜胥被拥立为搜谐若鞮单于。搜谐若鞮单于应该也按照民族的习惯继承了王昭君,但他们没有生育儿女的记载。而王昭君在五年后的永始二年(公元前15年)去世了。
   要是这个历史事件仅仅是这样,估计后来的文化意义上的“昭君出塞”就不会发生了。导致那个文化事件发生的源头,在我看来应该是《西京杂记》或者《后汉书•南匈奴传》中关于王昭君的有关记载。其中《西京杂记》是这么写的:
   (汉)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其形,案图召幸。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闲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巨万。
   而《后汉书•南匈奴传》的记载是:
   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以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斐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然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
   关于这两部书到底哪部在前,现在学术界没有定论。不过,要是《西京杂记》的作者真的是刘歆或者葛洪,那么他们就都比《后汉书》的作者要前。但问题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西京杂记》里的记载是不是都是他们所写,却是谁也说不清楚了。
   而从这两则关于王昭君的记载来看,我是倾向于《后汉书》的记载较前,因为它粗糙。文中说“帝敕以宫女五人以赐之”和明显比它纪实性更好的《汉书》的记载都不一致。不过,其中的“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斐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然难于失信,遂与匈奴。”却实在把汉元帝“见又见不得、舍却舍不得”的富人心态写活了。当然,这里没有画工什么事,所以他的故事还只是正面描写,只能算是初级水平。而《西京杂记》的故事却更完整,并且用“画工”的性命衬托出了汉元帝的愤恨心态,也就表达出了王昭君的貌美程度。并且还通过画工“家资巨万”来暗中点出了为了能和皇帝见一面,嫔妃们是如何不计代价,而同时真正貌美但没有钱财的嫔妃们只能孤独地任年华老去。
   当然了,从现存的关于王昭君的诗歌来看,不管是范晔之前石崇的《王明君辞》以及其后庾信的《王昭君》、《昭君辞应诏》等,还是号称是王昭君自己写的《怨词》都没有“画工”内容的出现。而“画工”这个角色只是到了唐朝诗人那里才大量出现,像沈佺期《王昭君》诗中的:“薄命由骄虏,无情是画师。”李白诗中的:“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所以我的感觉是《西京杂记》中关于王昭君的内容,一定是隋唐时人所写。而这则故事里的“画工”一出现,王昭君故事就一下子引起了所有觉得自己有才能,但却由于一个个“画工”一样的拦路虎的存在,而没有机会施展才能的文人们的共鸣。王昭君故事也就从一个历史事件变成了文化事件。
   《怨词》尽管托名为王昭君,但肯定不是她写的。在西汉和亲的公主中,却实实在在有一位“诗人”,她也确确实实写了一首流传很广的诗。这个和亲公主就是公元前105年,嫁给乌孙国王昆莫的江都公主刘细君。而这位刘细君也因她那首《乌孙公主歌》或者现在比较流行的叫法是《悲愁歌》而留名青史。
   刘细君的曾祖父是汉景帝刘启,祖父是汉武帝刘彻的兄长江都王刘非。这位刘非在《汉书》有传,说他在汉景帝前二年(公元前155年)被封为汝南王。在吴楚之乱时,十五岁的他请求带兵攻打吴王。汉景帝答应了他的要求,赐给他将军印。由于平吴有功,在吴楚之乱平定后,赏赐他可以使用天子的旌旗作为自己出行时的仪仗,还改封他为江都王,管辖范围就是以前的吴国。在汉武帝元光年间,匈奴大规模入侵汉朝时,他请求带兵攻打匈奴。可他的异母弟,被称为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却没有和他父亲一样答应他的请求。在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刚刚四十一岁的他去世。这样,按照传统,他的嫡长子刘建承袭了江都王位,而这位刘建就是刘细君的父亲。要是《汉书》关于这位刘建的所有记载都属实的话,那他确实可以算是劣迹斑斑、死有余辜了。当然那些记载到底是不是事实,现在是根本没有办法说清楚的。现在能知道的是他在继位不到八年的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以谋反罪被汉武帝赐死。当时的刘细君应该不大,因为她是在十六年之后的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被自己这个祖爷爷封为“江都公主”而“和亲”乌孙国王昆莫。当时娶她的彩礼是前无古人的一千多匹汗血宝马,而她的嫁妆据说多到可以给乌孙国的国民们每人送一份。有一个说法,说当时的她到乌孙后被当地人称为“柯木孜公主”。“柯木孜”的意思是皮肤像马奶酒一样雪白。现在我们知道汉朝时的乌孙在现在新疆的伊犁河和伊塞克湖一带,按照现在的概念,那里的人在年轻时肤色应该是很白净的。让他们说这个汉人公主很白净,说实话我的感觉是演义得成分多。这些情节当然在《汉书》里没有记载。《汉书》里有的记载是说:
   公主至其国,自治宫室居。岁时一再与昆莫会,置酒饮食。以币、帛赐王左右贵人。昆莫年老,言语不通,公主悲愁,自为作歌曰: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也就是说刘细君到了乌孙,由于乌孙是典型的游牧民族,所以他们生活在帐篷里,日常生活是吃肉喝马奶,而在大汉帝国长大的刘细君当然不能习惯,所以她才亲自指挥人建造住的房子(这个做派,让我相信她会和当地民众打成一片,说实话我是没办法相信的)。但也因此,她和那个年老的丈夫见面的机会就很少,一般都是她在自己建造的住所招待昆莫,而这样的机会一年也就一两回。并且在这么少的机会到来时,也由于她不会乌孙话,和这个年老的丈夫连一些基本的交流都不成,恩爱什么的只能说是痴人说梦了。也应该是在这种孤独寂寞的情况下,她唱出了这首歌。
   我感觉这首歌她不是唱给乌孙国王听的,而是她专门唱给自己那个祖爷爷听的。所以才有了《汉书》里的“天子闻而怜之,间岁遣使者持帷帐锦绣给遗焉。”诗歌很直接:我家把我嫁到了这个遥远的地方,这里的生活和我们根本不一样,看到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天鹅,伤心的我多么希望和它们一样,能够飞回魂牵梦萦的故乡。
   刘细君当然没有能够回到故乡,后来年老的昆莫想让将来继承自己王位的孙子岑陬娶她。她给汉武帝上书,那意思当然是希望借此回到故乡吧?可汉武帝给她的答复是:“从其国俗,欲与乌孙共灭胡。”这样,她无奈地嫁给了另一个住帐篷、吃肉喝马奶的异族人,只不过是比昆莫年轻许多的岑陬。这一次的婚姻,让她有了一个女儿。多愁善感的刘细君应该在“异国”过得很郁闷,所以她总共在那里生活了不足五年后去世了。而在她死后,大汉王朝立刻把另一个公主,她的叔伯姊妹楚王戊的孙女解忧“嫁”给了岑陬。而这个岑陬也应该是岁数不大就去世了,因为在他去世时,要继承他王位的儿子还小。而他这个当时还不大的儿子在继承王位后,也就按照当时他们“父死妻其后母”的习惯,娶了解忧公主,并且生了三男两女。
   大汉王朝过去了,接下来无论是强盛的大唐还是积弱的大宋,就连异族的大元、大清都多多少少地发生着“公主和亲”的故事。毕竟以为只要生在帝王家就会永远过着“王子”、“公主”那样高人一等却无忧无虑生活的,只能是现在大多数幼稚孩子们的想法。他们根本不知道,在我们的历史上,只要你身为王子,你就注定要成为别人的目标;而你要是身为公主,最多不过是权力天平上使用的一个小工具罢了。身在名利场却幻想过普通人的日子,在现在这样的社会或许能成为现实,而在那个以天下为家的时代却只能是一场梦。而那些和亲的公主们,当然快乐过也伤心过、风光过也惨淡过。她们的生活和大多数人当然有本质的区别,而她们的命运却和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我相信她们的命运就如同我们绝大多数人一样,更多地取决于我们的性格而不是一次偶然的婚姻或者是别的什么事件。文人们的“胡风入骨冷,夜月照心明”、“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满目荒凉谁可语”等等等等,其实写的都和王昭君无关,也和这些年纪轻轻就不得不走向异国他乡的公主们无关。它们写的只是那些文人们自己的心情罢了。
  

共 496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从作者的叙述中,历史中的和亲事件延伸出历史文化现象,是有一定的道理和说服力的,国力相当、风俗相似的诸侯国之间的缔结姻缘就叫婚姻,因为门当户对,而对于那些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完全不同的两国之间的婚姻就叫和亲,重点在一个“和”字,整个封建王朝都存在这样的事件,也就形成一股文化现象了。文中特举的“王昭君”和“刘细君”就是这种文化现象的代表。文章从历史书册中寻找蛛丝马迹,层层分析,有独到的见解,推荐阅读。【编辑:叶舞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舞风        2018-04-14 08:42:40
  具有一定的历史厚重性,可以当成历史资料保存。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2 楼        文友:叶舞风        2018-04-14 08:43:04
  欣赏这样做学问的态度。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回复2 楼        文友:风之丐        2018-04-14 10:56:39
  哈哈,喜欢读史,也喜欢按自己的方式看问题,所以就会写一些自己的看法出来。
3 楼        文友:水之梦        2018-04-14 10:39:01
  敬仰老师丰富的知识,每一次都有惊喜呈现,每一次看到你的作品都很高兴,一口气读完,再慢慢品。
在美面前,万物平等。
回复3 楼        文友:风之丐        2018-04-14 11:00:32
  谢谢,年轻时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改了好多次,终于到现在也没有改掉。只好在有想法时,写写自己的感想了,希望能对别人有些用处。哈哈。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