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赏析】《西行手记》,深赏浅析

编辑推荐 【赏析】《西行手记》,深赏浅析 ——诗人田间布衣组诗《西行手记》赏析


作者:陆楷明 秀才,1225.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52发表时间:2018-04-17 20:18:55
摘要:赏读过组诗,感觉有些爱不释手, 有白居易《卖炭翁》之遗风,现实主义依然很接地气。

【赏析】《西行手记》,深赏浅析 因为项梅社长比我更多的多的了解田间布衣老师,现全文引用社长的编者按,以此作为诗评《〈西行手记〉,深赏浅析》之导语。并逐一引用田间布衣老师的诗作,以便赏析。
   “编者按:关于这首诗歌的来历,没人比我更了解。布衣老师过完年踏上了打工之路——开往新疆的列车,站了三天三夜好不容易到达目的,还没开工,就接到父亲癌症的消息。此时此刻,布衣老师只得又踏上返程的火车,一路颠簸,身心疲惫,直到父亲的手术做完。这也让我想起一句俗话:父母在,不远行。静下心来想起过往,感触颇深,于是《西行手记》出炉了。几首诗歌让我们见证了诗人一路的风尘仆仆,面对异乡的风景,无心欣赏,只剩下心底对故乡深深的眷恋。整组诗歌意境沉沉,总有一种痛在里面,尽管如此,诗人仍然对生活充满无限的希望。好诗欣赏,力荐佳作,敬请品读。编辑:项梅”。
   列车上
  
   k175次列车离开郑州站冲进黑暗
   车厢里那么多陌生面孔带着倦容
   在昏暗灯光下打坐
  
   我蜷缩在车厢与车厢衔接处
   时而昏昏欲睡时而清醒
   清醒一次,我就向窗外望一下
   黑暗,一层高过一层。远处零星灯火
   无法阻止孤独钻进骨缝
  
   午夜,有人在沉默中梦呓
   有人提取行囊里的风尘,晾在座椅上
   列车穿过不同河流,翻过不同山脉
   我只是抱紧胸膛,不让乡愁洒出半分
   可离家越远,乡愁越浓
   直至胸膛里塞满风,塞满痛
  
   想起土里刨食的父母,和
   为改善家境日渐苍老的妻子
   我就泪眼汪汪。努力迈出脚步
   《列车上》,一首进行曲曲风的诗歌,叙述的方式。人物、地点、时间、事件,逐一清楚交代。但并不感觉平淡,平中有奇。
   “打坐”一词,犹如平静的湖面飞过一只白鹭,瞬间,画面有了动感、美感,色彩也因此丰富。如果人生是一场修行,芸芸众生,凡夫俗子可不就是在打坐吗!暗含人生的无奈,甚至悲凉。二节,“远处零星灯火,无法阻止孤独钻进骨缝。”大胆的比喻,极致的孤独。乐曲渐进,第三节抵达高潮——“有人提取行囊里的风尘,晾在座椅上”。出门在外的打工者,行囊里除了风尘,还有什么!“我只是抱紧胸膛,不让乡愁洒出半分/可离家越远,乡愁越浓/直至胸膛里塞满风,塞满痛”。这一句,应为此首的结句,也是组诗的中心。结尾回复平静,故事继续在讲述。
   玉门关
  
   吹羌笛的人走了
   杨柳依旧枯瘦
   春天止步不前。黄沙漫卷
   残阳压紧杨柳孤影
   火车嘶鸣着向黑夜狂奔
  
   在一座沙丘之后
   草卸下了冗长岁月和多舛命运
   尊严与高度,退至地下河流
   只剩苦涩的风,在阳关之外旋转
   说到玉门关乃至西域,马上就会念及《凉州词》。作者极其自然、委婉地触摸经典或者说是历史的手法,行云流水一般,天衣无缝,很值得学习。又与结尾完美呼应。“草卸下了冗长岁月与多舛命运/尊严与高度,退至地下河流”一句,灰色基调里的漩涡。似乎是作者自嘲,更是写众生。所以,易于引起共鸣。结尾“只剩苦涩的风,在阳关之外打转”,与《阳关三叠》有异曲同工之妙,回旋反复,余音袅袅。旅愁、乡愁、失意……
   吐鲁番
   17日上午11点,k175次列车停靠在吐鲁番站
  
   “吐鲁番站”四个大字在高空熠熠生辉
   下车,安检,出站。翻过一段坡路
   路边,有彭真题写的“葡萄沟”巨石耸立
   城市在巨石之上,车站在巨石之下
   一上一下的过程,却不见甜甜的葡萄
   治愈外乡人的相思
  
   为等候前往喀什的k6707次列车
   我坐在广场上和一块石头对言
   风大,沙扬。一部分乡音
   从风中站立起来。语音中
   一块石头开始温软。有鸟鸣
   恰好落在心坎上。我把乡音一遍遍叙说
   落进眼里的沙,和梦想的葡萄
   犹如掌纹,每一条
   都通向一株葡萄根部
   继续西行至吐鲁番,甜甜的葡萄却不能治愈外乡人的相思,只有将眼里的沙与梦想融入泥土,养育绿色的青藤、甜蜜的希望。一首诗不可能如小品、相声一样,句句都是包袱,句句都有笑点。第一节的素淡因一句“却不见甜甜的葡萄治愈外乡人的相思”而熠熠生辉起来。“我坐在广场上和一块石头对言”,他乡的孤独、寂寞溢于言表。戏曲、歌唱艺术讲究以情带声,声情并茂。诗歌也是如此,真感情写出来的作品即便缺少技巧,同样能够打动人。
   我自己有所体会,年少时就发现自己爱恋江南,那时是从古诗词里知道江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等。长大以后唯美的江南图片、诗文更加深对江南的印象与喜爱,成年后几次去江南。写的江南题材的文字能够出一本文集,有些诗文,写着写着眼里涌进泪水。在也伤,离更殇,唯恐情深缘浅,不到地老天荒。似乎,她是我的恋人,又好像挚友,也像师长、祖辈,亲不够爱不完的感觉。情到深处人孤独,所以,我江南的文字里总是流淌着淡淡的忧伤。也常常引起诗友的共鸣。
   车过库尔勒
  
   春天还早。那些苦艾草
   芦苇、马兰、蒲公英没有醒来
   风堆积在某处,等着和我相遇
   几只飞行的鸽子,使天空真实
  
   再往西一些,我就会看见
   那些东归的亡灵,正沿着一条河
   日夜兼程。而河的上方没有孔雀展翅
   一匹老马悲壮的嘶鸣,是岁月回音
  
   故事已经走远。
   叫渥巴锡的汉子和一匹汗血马
   眼里,依旧有辽阔的故乡
   温情的故乡
   车过库尔勒,画面依旧荒凉,正如荒芜的内心。春天绿色的生命还未醒来,孔雀河的美丽也没有见到,只有风雨在等待靠近。“风堆积在某处,等着和我相遇”,暗示着异乡雨雪风霜,人情冷暖。
   车过库尔勒,不能不回望、回溯历史。孔雀河亦称饮马河,传说东汉班超曾饮马于此,故称。
   孔雀河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是库尔勒市最美的风景,是新疆巴州库尔勒市的“母亲河”。听话听声,锣鼓听音。提及孔雀河,不能不想起班超的故事,离土别家,出使西域,还有下面“东归英雄”渥巴锡,一是离家,一是回家。作者呢,也是在离家的旅途!所以“眼里,依旧有辽阔的故乡/温情的故乡”。
   夜宿库车
  
   一路风尘在二尺小床上卸下
   我没有听到苍凉而深沉
   古陶和松果的爆裂声
   也没有听到龟兹古乐悠远的回荡
  
   火车的嘶鸣在三尺小屋里塌陷
   我用一根烟把孤独掏空又填满
   许多没有说完的话
   被沉沉夜色储存
  
   又一群远离故乡的人
   用嘈杂脚步咀嚼黎明
   店主拨弄的电脑上
   跳跃着那么多空虚寂寞的名
   不知库车是否作者的终点站,感觉库车之夜漂泊者的乡愁、旅怀又有升温。库车一些美好的东西没有感觉到:悠扬的龟兹古乐,苍凉而深沉的古陶和松果的爆裂声。属于自己的是:一路风尘、二尺小床、三尺小屋。“独酌无相亲”,饮酒也是奢侈,也不能够。唯有用一根烟把寂寞掏空再填满。那许多没有说完的话,交与沉沉夜色储存。镜头由近到远,叙述由己及众,最后一节,好比一个长镜头,又一群远离故乡的人,脚步嘈杂,咀嚼着黎明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留给读者大片的空白。
   这里引用张璞老师《浅谈文学审美意象与灵感的源泉(随笔)》里的一段论述,因为也是我的观点。
   “一部艺术较强的文学作品,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篇,乃至一曲动人心弦的音乐,总是产生于特定的环境中,同时也是作者富有某种内在的气质的萌动期。这无疑表现了一个恰巧机缘的结合过程,离开了这个过程,是不会产生如此美妙的音律、诗章或者说有魅力的文学艺术作品。”
   赏读组诗,感觉有白居易《卖炭翁》的遗风,现实主义依然接地气。易懂又具有浓郁的诗的韵味。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我没有读过诗论,也不懂流派,感觉能读懂又能引起共鸣,能让内心悸动一下,犹如平静湖面落入石子的作品,就值得去赏读和学习。第一次学写诗评,不足之处肯定很多,理解有误或者不到位的地方,还请作者田间布衣老师与师友、读者海涵。

共 31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撷取了江山项梅清韵社团的执行社长田间布衣老师的《西行手记》进行评析,不仅读出了旅人的乡愁滋味,也读出了一个诗人的悲悯情怀。其中尤以《列车上》《玉门关》《吐鲁番》《车过库尔勒》《夜宿军车》等章节最为典型。通过对田间布衣的诗的细致评析,让我们感知到一个诗人的艺术胸怀不老到的艺术功力。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8-04-17 20:23:11
  这篇诗评相当精辟而又全面,学习了,问候作者。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陆楷明        2018-04-17 21:13:39
  主编老师辛苦了 ,敬茶致谢。谢谢您的按语 ,问候江山。
3 楼        文友:田间布衣        2018-04-17 21:26:28
  谢谢鹿楷明老师的精彩赏析和武戈老师的精美编按,二位老师辛苦了,布衣敬茶!
回复3 楼        文友:陆楷明        2018-04-17 21:58:29
  也许我有同感吧,布衣老师的诗歌引起我极大共鸣,有欲罢不能之感,还得感谢诗人佳作。
4 楼        文友:项梅        2018-04-17 21:49:24
  非常感谢陆老师为布衣老师写得赏析,很到位,好文欣赏,遥祝问安!
项梅
回复4 楼        文友:陆楷明        2018-04-17 22:03:39
  项梅老师您也许不知道,是您的编按第一时间给我要写诗评的冲动。您的编按让我了解了布衣老师的创作背景,加之组诗乃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作品,所以才有诗评。感谢社长,感谢诗人。
5 楼        文友:项梅        2018-04-17 21:57:11
  编者按和作者的赏析同样精彩,二位都有着老道的写作水平,相得益彰!实在佩服,问安!
项梅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