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微型小说 >> 挂职的村官

编辑推荐 挂职的村官


作者:竹节高 布衣,385.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42发表时间:2018-04-17 21:03:26
摘要:郭君是县委下派到贫困村的挂职村支部书记,乡村的贫穷引起了他深深的震撼,通过他耐心的引导和努力,终于让农民的生活有了根本的转变


   郭君是大学毕业生,从小在省城长大。毕业后考取了公务员,分到一贫困县政府办公室,在脱贫攻坚大会战中,县委书记亲自点了一批年轻干部去贫困乡镇工作。郭君怎么也没想到,这批名单里会有自己的名字。工作三年来,郭君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加之有文凭,有能力,三年就提到了副科,猛然被调到乡下,心里失落很不是滋味。
   回家准备行装,妻子埋怨说:“平常叫你多与领导联络感情,比什么事都难,现在好了,去乡下当农民,这么多书白读了。”
   郭君见妻子埋怨,感到有点对不起妻子,陪着笑脸说:“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
   妻子看郭君调侃自己,没好气地说:“行,你就等着去乡下劳动改造吧!”
   到了供职的程中乡,经乡党委会决定,郭君去长岗村任挂职村支部书记。
   到了他挂职的村,郭君才真正见识到了什么是贫困,这个窝在山沟沟里的小村,山多田少,山又多是些薄山,山是光秃秃的,没有象样的树木,也没有竹子,尽是灌木丛,在村长的带领下,郭君走访了所有的生产小组和贫困户.他被这里的贫困深深地震撼了。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人民的生活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个村居然还有人连饭都吃不饱,虽然实行了义务教育,但很多女孩子早早就缀学了,原因是女孩子读书也是人家的人,不如早点出去打工挣钱养家,在家的都是老人和儿童,青壮年男女都出去打工了,据调查发现,有许多人出去打工几年都没有回过家。其中最贫穷的几家还是住在土坯房里,床上只有一床棉被,现在才是倒春寒时,好多老人和小孩都光脚,鞋子都不舍得穿了。
   郭君打电话给妻子说:“我们都是生长在城市,如此贫穷的乡村我是第一次见到,不管是不是发配,我定会在这贫困中寻求希望,我得让这里有所改变。”
   郭君通过走访调查,发现这黄土岗上最适合种红薯,.红薯最喜欢偏酸的山坡地,种源又广又便宜,因为土质好,这里种出的红薯皮簿心红,是城里烤红薯小贩的首选,秋后不愁销路,价格也好。
   心中有了方向和目标,郭君从县城请来技术员,对农民进行宣传培训,制成宣传册,动员外出打工的村民回乡种红薯,通过苦口婆心的宣传,响应的村民并不多,都不愿丢掉在外打工的那份工作,有的答应让在家的父母和孩子种几分地试试,如果今年卖得好,明年再回乡多种。
   这时,村里有两个村民因在外打工几年都没有挣到钱,听说这新来的书记是城里人,又是县委干部下来挂职的,决定相信这书记一回,其他人家不愿种的荒坡地,他两人全都种上红薯,一人种了几十亩。郭君心系在那红薯地里,隔三岔五地带农技员到地里看看红薯苗的长势、病虫害等,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红薯种植知识,这也是郭君改变这个贫困村所寻求的全部希望。他很清楚,如果今年的红薯种植失败,明年在这个小山村就再也没有人听他的了。
   苍天不负苦心人,秋后,红薯果然大丰收了,郭君带着红薯样品,奔走于省城的大街小巷,挨个对烤红薯的小贩进行试烤,试吃,推销。销路打开了,因为品质好,价格比其它地方产的红薯价格都高。两个种红薯的大户,一年就纯挣了十几万元,那些小户每家卖掉红薯也挣了几千元,几万元不等,没种的户都后悔了。
   第二年,家家户户的边角山地都种上了红薯,市里一个搞蔬菜批发的老板看到这里的红薯有销售优势,同村里订了全部包销合同,付了定金,要在秋后全部收购。
   郭君又号召村民把山上的灌木丛全部砍掉,推广了春季甜橙。郭君为了能看到甜橙的丰收季,硬是在乡下蹲了五年,五年间的辛苦付出,抗洪斗涝,辛苦自知。这其间红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不但改变了长岗村的面貌,也带动了程中乡全乡的大发展。
   五年后,郭君回到县里,才知道当年一起下乡的干部都陆陆续续地回来了。每个人回来都由县组织部考核,很少有人过关而得到升迁,基本上是原地踏步,有个别干部因工作成绩差,还被免了职。郭君是问心无愧的,这五年同乡亲们同吃同住,使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
   今天对郭君考核的不单是县委书记和组织部,还有人大的,政协的。郭君一走进会议室,县委书记就笑着说:“嗬,我们的薯头村官回来了,又黒又瘦,真像块烤熟的薯头啊。”
   郭君笑笑,从随身的包里掏出几十个春季甜橙摆在桌上。说:“这是我们长岗村今年新摘的春季甜橙,请各位领导品尝一下,因是春橙,比秋季甜橙价格可以高上一倍,并且不愁销路。”
   每个人品尝甜橙后,都感到甜度适中,含水量高,口味纯正。
   郭君说:“既然各位领导都认为很好,我建议明年在全县凡有条件种植的山坡地,都种上春季甜橙,我们要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
   书记说:“郭君呀,你这几年在乡下与农民同吃同住,不但改变了一个穷山村的面貌,还为我们这个半山半丘陵的县摸索出了种植经验和产业出路,不像有些下派干部,人在乡下,心在城里,三天两头往家里跑,让他们去乡下,却不能一心扑在工作上,共产党培养这些干部就是培养了一些蛀虫,须知共产党人最高的信仰就是习主席说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你是真正地做到了。”
   县委书记看了看在场的同志们说:“我建议,提请人大开会增选郭君同志担任分管农业的副县长。”
   会议室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走出会议室,郭君心里很欣慰,他在贫困中寻求希望的初心,正在一步步实现。
  
  
  
  
  

共 214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郭君大学毕业后考取了公务员,分到一贫困县政府办公室,在脱贫攻坚大会战中,县委书记亲自点了一批年轻干部去贫困乡镇工作,其中就有郭君,让他去长岗村任挂职村支部书记。到了他挂职的村,郭君才真正见识到了什么是贫困,也激发了他带领村民们脱贫的决心。郭君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这里适合种红薯,初见成效后,他又带领村民种甜橙。郭君五年间的辛苦付出改变了长岗村的面貌,也带动了程中乡全乡的大发展。实现了习主席说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郭君被增选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作品构思好,立意高尚,行文朴实,情感真挚,成功塑造了郭君的丰满形象。细节描写生动感人,字里行间无处不直抒一个主旨:为民脱贫、给人鼓舞,催人奋进的正能量作品。推荐阅读。【编辑:闲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18-04-17 21:05:02
  欢迎赐稿,祝笔丰。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2 楼        文友:香雪沐紫        2018-04-19 19:46:11
  整篇文字,充满着满满的正能量,激发青年们到贫困的地方,大显身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造福一方。帮助了别人,也等于帮助了自己。
   作者笔锋,如行云流水,滚滚而来,拜读欣赏!倾情推荐阅读。
3 楼        文友:相思        2018-04-19 20:14:09
  欣赏老师的佳作,注意标点符号的书写。如:
   “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
   会议室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走出会议室,郭君心里很欣慰,他在贫困中寻求希望的初心,正在一步步实现。
成绩属于过去,笔尖书写未来。
4 楼        文友:竹节高        2018-04-19 20:46:34
  谢闲妹文友的辛苦编辑和点评
5 楼        文友:竹节高        2018-04-19 20:47:50
  谢香雪沐紫网友的浏览和点评
6 楼        文友:竹节高        2018-04-19 20:50:08
  谢相思网友的浏览点评和批评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