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pk大奖赛”】走进洼里乡居楼,体验乡村文化园(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pk大奖赛”】走进洼里乡居楼,体验乡村文化园(散文)


作者:何誉 布衣,408.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40发表时间:2018-04-17 23:25:34
摘要:像乡居楼这样的乡村生活乐园,不正是我们寻觅乡音,感受乡情,寄托情思,安放灵魂的去处吗?当然,它也是孩子们回归乡土,亲近自然,接触社会,陶冶情操的乐土。

无论是身在农村,还是生在农村,我们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是农村人,不是农民的儿子,起码是农民的孙子。如果上追祖宗几代,如果说自已不是农民的后代的人,恐怕寥若晨星,几乎没有几个。如果是农民的子孙,自然就离不开农村,离不开故乡,离不开那个我们好像已经忘记但又似曾相识而又常常想起的地方。
   故乡的记忆是甜蜜的、亲切的、令人牵肠挂肚的,然而又是苦涩的、尴尬的、让人难以割舍的,当然也是酸辣的、痛楚的、叫人欲罢不能的。也许,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那种若即若离的乡士乡音,乡情乡愁吧!它剪不断,理还乱,说不清,道不明。
   四月,在雪后初晴的一天,我倒地铁,转公交,只身一人,辗转数十公里,慕名来到位于北京城郊的昌平,在这里,有一个洼里乡居楼乡村文化庄园,在这里,我寻找到了过去的故事,追忆到了童年的快乐,找到了回乡土、觅乡音、忆乡情、续乡愁的感觉。
   洼里乡居楼乡村文化乐园,占地面积很大,这里有一条小河,把整个区域一分为二,一边是餐饮区服务区,一边是旅游观光区。
   餐饮区按照不同需求分区布局,具体划分为几个不同风格的餐饮区,有接待团体也可为乡亲们举办宴席的宴会大厅,有相对独立且比较避净隐蔽的阁楼,有上下两层视野开阔的登高望远厅台,有毗邻湖泮垂钓养性的休闲茶座,有掩映密林回归田园风情的陶然居。但不管地处何方,规模大小,风格如何,档次高低,所有建筑基本上都是以就地取材的草木为主,建筑也是传统工艺、构造简单,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气息和农家舍院味道。
   同时,不论你坐在何处,点用何菜,都集中在一个大食堂统一加工制作,而且都是明堂亮灶,真材实料,掺不得半点水分和杂料,食品卫生安全也会让你百分百地放心。
   而这里更值得他们引以自豪和值得买弄的是,粮食是他们自已种的、面粉是他们自已磨的、蔬菜是他们自已栽的、家畜是他们自已养的,肉食是他们自已宰的。总之一句话,自种自养、自给自足,自产自销,绿色有机。当然,除了现场吃,也可以购买自带,而且还包购包邮,配送到家。
   游览区相对于餐饮区要更加辽阔,面积大的多,不仅有游玩区、养殖区,还有农耕历史博物馆、农村工艺术呈列展示馆,当然还有互动游戏区和采摘体验园。
   游玩区主要是采用木棒、绳索等农村现有的材料,根据乡村传统文化娱乐项目,结合现代少儿游乐器械,制作了一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游乐设施,不单适宜儿童单独游戏,也允许成人共同参与其中,其实更加适合全家参与、亲子互动的家庭类亲情活动项目。
   养殖区采取圈养与散养相结合的方式,把传统农家牲畜、家禽的养殖与珍兽、猛禽司养相匹配、共融合,除了动物园特有的、被国家列为保护动物而禁止民间司养的猛禽野兽、珍奇动物外,这里几乎是应有尽有,无所不有。而且最大的亮点和特色在于,养殖了许多我们过去司空见惯,而如今快要失传和灭绝了的农耕牲畜和家畜家禽,这在无形中又扩充了传统动物大家庭的阵容和队伍,让当今生长在钢筋水泥、砖瓦石块中的孩子们又开阔了许多眼界,增长了不少见识。
   特别是让孩子们购买草料、菜叶、苞米等,去亲自体验喂养动物,又能与这些生物近距离互动交流,既让他们回归了热爱大自然的天性,又在其中渗透了情感的塑造和培养。
   洼里博物馆,几乎囊括了我们北方农村所有的农耕机具和日常家庭物件,这里呈列的东西有我们见过的,也有我们没见过的,但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难免会唤起童年的记忆,让人思绪万千,浮想联篇。
   屋角这个铺着破草席的土炕,让我不由地想起小时候在光溜溜的席面上捂烫坑,净溜溜的屁股上常常烙出席面方格格的情景来,真是觉得滑稽可笑而又荒唐有趣,让人有些忍俊不禁而又五味俱全。其实,物质的富有并不能代表精神的富足,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饥不果腹,衣不遮体的年代,我们这些臭皮虫的孩子,可能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忧愁"二字,所以,也就没有如今这么多的烦恼和痛苦,压抑和恍惚。
   手工体验馆里展示了许许多多的农村工艺物件,有过去生产生活必需的劳动成果,也有农村文化艺术生活的历史积淀,还有融入现代元素的手工技艺,还有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别是一些能让孩子们动手参与,模仿制作的项目,更是让他们喜闻乐见,跃跃欲试,让他们在体验劳动快乐,感受收获成就的同时,也学习了知识,陶冶了情操。
   过去曾让我们这些跳出农门的农二代、农三代们恐惧和逃避的农村生产劳动和家庭生活琐事,在今天见不到泥土,吹不到清风,嗅不到麦香的孩子们来看,也许是一种富有乐趣的事情。用传统的木犁耕地,用传统的木耧播种,用传统的石墩墩地,用传统的方法脱坯、盖房,脱粒、压场,推碾子、压米面、柴火锅灶贴饼子、磨豆浆、做豆腐、推独轮车、挑扁担等等。学做农活,了解农艺,在我们是记忆,是苦差,但在孩子们来说,既是体验,又是陶醉。热爱劳动,就要从小培养,热爱自然,就要回归乡土。
   由于时间关系,还有许多地方和项目无瑕顾及,特别是没有来得及到田园采摘区去体验感受。有时候,留白也是一种艺术,缺憾也是一种情操,也许只有这样,我们的缘才未尽,才可能再一次有机会踏上这里的土地,领略这里的风情,就把这一切都留后未知的明天吧,再见,洼里乡居楼,乡村文化园。
   最后,我还想唠叨的是,故乡是生育抚养我们的地方,也是我们长大成人的地方。虽然昔日我们想方设法地跳出农门,梦想着逃离这片乡土,但是,当我们在外飘摇,游离人生的时候,还是忘不了远离的故乡和陌生的乡亲,因为这里有着我们难以割舍的亲情和拂之不去的乡愁。
   乡居楼勾起的是我们对童年的记忆,激起的是我们对故乡的思念。人到中年时,故乡就成了一轮湖中的明月,镜里的图画,可望而不可及,可亲而不可爱,就像你臆想中的情人,睡梦中的发财,会让人辗转反侧,苦思冥想。
   像乡居楼这样的乡村生活乐园,不正是我们寻觅乡音,感受乡情,寄托情思,安放灵魂的去处吗?当然,它也是孩子们回归乡土,亲近自然,接触社会,陶冶情操的乐土。所以,我真诚地希望,有更多的乡绅贤达加入农耕历史的挖掘,乡村文化的振兴,但愿有更多的乡土文他庄园如雨后春笋般地崛起。

共 247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散文。作者走进洼里乡居楼寻找故乡的记忆,体验儿时的乐趣,亲子休闲的乐园,回归自然的沃土。洼里乡居楼乡村文化乐园,一边是餐饮区服务区,一边是旅游观光区。建筑就地取材,构造简单,最重要的是,人们能亲身体验,种粮食,磨面粉,栽蔬菜,生活自给自足,绿色环保,味道独特,游玩区,样式多,项目全。养殖区采取圈养与散养相结合的方式,让从小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的孩子们大开眼界。手工体验馆里有一些让孩子参与的项目,让孩子们收获了快乐和知识。洼里乡居楼,乡村文化园,故乡,是永远也难以割舍的牵挂。作者走进故土,亲近自然,思绪万千。文章思路清晰,过渡自然,全方位地介绍了故乡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巨变的赞美之情。倾力推荐!【编辑:阿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8-04-17 23:46:49
  洼里乡居楼,作者寻觅自己成长的足迹,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洼里乡居楼,乡村文化园,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2 楼        文友:阿巧        2018-04-17 23:48:56
  文章结构紧凑,思路清晰,过渡自然,行文流畅,介绍全面,内容丰富。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美好回忆,及对故乡的怀念。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3 楼        文友:阿巧        2018-04-17 23:49:45
  问候老师!祝愿老师在荷塘创作开心!佳作连连!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4 楼        文友:何誉        2018-04-18 19:09:04
  谢谢阿巧老师辛苦编辑!
创作源于生活!
5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4-19 13:13:14
  在城市的边缘,有这样的去处真的很好!抛开生活体验不说,单是这份宁静自然真实的泥土气息就值得让人匆匆赶赴!文章思路开阔,层次清晰,作者对乡居楼的深情赞美中是作者对故乡的思念。问好老师,祝老师创作愉快!
回复5 楼        文友:何誉        2018-04-20 20:19:32
  谢谢老师点评!故乡情,人之常情!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