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PK大奖赛”】老榆树(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PK大奖赛”】老榆树(散文)


作者:雪轩窗 白丁,18.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38发表时间:2018-04-18 11:05:26
摘要:一棵百年古榆,见证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依然枝繁叶茂,守护着那一方净土!

又到五月,又到故乡的五月,又到故乡榆钱缀满枝的五月。
   五一小假期,我回到生我养我的小山村去,渐近山村时,远远的就能望见那株老榆树,那棵站在村口的老榆树,听老辈人说,这棵树已经有一百多岁了,我对树的年龄没有概念,只是觉得它一定很老很老了,因为从我有记忆起,粗壮的它就站在那里,在乱石碎瓦中独立。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看到它,我都忍不住凝视好久。
   那一堆石瓦不知堆了多少年,裸露在外面的红色已被厚厚的青苔覆盖,和奇形怪状的石块掺杂在一起,分不出什么是什么。偶有说不出名字的树啊草啊从砖石缝隙中挤出来,纤细的枝干和鹅黄的叶可怜的就像被朔风撕扯后的枯秸秆,很快就不见了踪影。而老榆树就这样固执倔强的站立着,也不知何时,树下周围地面上竟然长出了无数的小榆树,和老榆树俯仰有情。
   老榆树干硬的树皮钢筋铁骨般包围着树干,深深浅浅的沟壑里似乎都流淌着一个又一个关于乡村的故事,那深似峡谷的是关于抗争、关于离别、关于贫穷……那浅若笑痕的是关于奋斗、关于幸福、关于爱情……抬头仰望,依稀可见曾被雷电轰击过的创痕,被狂风摧残过的残枝,被雨雪侵蚀过的腐干。但遮天蔽日的树冠茂盛盛的,努力生长,每一棵枝条都不懈怠,向阳光,向天空。所以,那枝条就形成了不同形状,蜿蜒似游龙,悦动遒劲,翩然似舞凤,轻灵娴雅,深沉似老人,正襟危坐,更有的像活泼泼的孩子,一下子从这里跳到了那里,而那千万枝条紧紧的团结在一起,又像一支队伍,它们与天斗,与地斗,乐在其中。
   而此刻,一串串的榆钱沉甸甸的坠弯了枝条,一阵风吹过,轻盈盈的飘下几片,落入乱石中,落在地面。《博物志》中说:“啖榆,则暝不欲觉也。”意思是说榆钱有解郁安神的功效,但是村民们却不知道这些,他们只觉得榆钱也是一种粮食,记得奶奶曾经告诉我说,闹饥荒那几年她用榆钱和玉米面做成榆钱玉米饼,虽硬硬的却带着一丝丝甜,这曾让饥荒年的家人少挨了不少饿,也就在那个时候人们常常在树下祈祷:“多结些榆钱儿吧,别让老老小小挨饿。”也就在那个时候,老榆树成了人们衣食的寄托,成了人们生活的希望,成了人们心中的神。
   多么神奇而伟大的老榆树啊!我正沉思间,只见一群人在村外的桥边忙碌着,我忍不住好奇,便走了过去,原来是几个年轻人在桥边栽树。他们见我走了过来,便停下手里的活,其中的一个看上去三十多岁的样子,他笑着对我说:“怎么样,咱们村变化大吧?”我使劲点点头,却皱着眉注视着他,“呀!你不是村里何大叔家的何亮吗?记得何大叔十多年前患上了严重的肾病,你不是考上了高中,却没去念吗?怎么会?”这时旁边的一个小伙子接过了话茬,“你不知道吧?他现在是咱村的支书,十年前咱村里的党员在老支书的号召下,和何叔家结成了帮扶对子,资助亮子完成了学业,还考上了大学,这不,大学毕业后回来当了村官没几年,本来县里准备调任他去县里工作,他说什么也要回来支持家乡建设。去年老支书退休了,大家一致推选亮子当村支书。哎呀,你看,这桥就是老支书带领大家修的,结实着呢,去年涨大水都没冲坏。”他自顾自的说着,“这不,我们准备栽上榆树,绿化美化咱农村,让农村人住在花园里,让那些城里人羡慕去吧!”听到这我不禁转头向村里的方向望去,村路边两条绿色的丝带延伸到远方,像两串伸展开的榆钱串,“这些榆树苗就是那棵大榆树的种子长出来的。”又一个年轻人说。一句话提醒了我,可不是,那可是老榆树生命的延续啊!
   我不禁又仰望那棵高大帅气的老榆树,它执着的站出自己的风景,守护着一方水土的过去和现在,更守护着这一方人的未来。
   又到五月,又到故乡的五月,又到故乡榆钱缀满老榆树的五月,那是属于老榆树的永恒的五月。

共 149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是以绘事图色,文辞尽情,色糅而犬马殊形,情交而雅俗异势”。榆树,是极为普通的树,极为平凡的树,正因为有了作者真情实感的注入,才使得它变得不平凡。散文《榆树》通过作者家乡的一株老榆树,唤醒了儿时的记忆,想起了奶奶讲述的故事。榆树的伟大在于它的平凡,在于它与大自然的抗争,在于它寄予的生命感悟,更在于它寓意新生活的希望与开始。散文的精髓在于“行散而神不散”,文章用笔调细致对榆树的描写,其实是在叙写着一种扎根大地的精神,犹如生活在这里的父辈,也像村里的老支书。老榆树种子繁育的树苗,更像新支书,带领着乡亲建设“新农村”,奔向美好的未来,好文推荐阅读共赏!【编辑:上大人孔乙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大人孔乙己        2018-04-18 11:26:12
  “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一篇文章的精髓与灵魂,在于文章的立意与寓意。本篇文章的立意与寓意有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神韵,通过一株普通的榆树,赞扬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笔法上细腻温婉,与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有些相似,寄情与物,以物言情,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老榆树之上,通过老榆树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文章的结尾是文章的重点,突出了国家着重解决“三农”问题,通过振兴乡村经济来实现“精准扶贫”,写这类文章,容易陷入一种文本格式而使文章枯燥。但作者巧妙地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国策,与老榆树、新榆树;老支书、新支书完美地结合起来,写出了自己的风格,使得文章立意新颖而不枯燥,足以见得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与功底,感谢投稿荷塘,荷塘因你更精彩!
回复1 楼        文友:雪轩窗        2018-04-29 17:17:50
  谢谢老师的精彩点评!!!
2 楼        文友:天龙        2018-04-18 21:01:30
  借老榆树喻人,令人思考!祝老师在荷塘写作快乐、佳作频频!
回复2 楼        文友:雪轩窗        2018-04-29 17:18:36
  远江山文学成就我们的文学江山!
3 楼        文友:山水伴流云        2018-04-18 21:09:09
  拜读老师的美文,跟您一同回忆童年的故事,观望您村子的发展,也看到了老榆树的精神,扎根在故乡的土地,给了我们一个风景如画的村庄!
回复3 楼        文友:雪轩窗        2018-04-29 17:19:37
  山村如画,因为有那样一群质朴得如老榆树一般的山里人,他们在成就着一个小山村美丽的梦!
4 楼        文友:牙牙吉祥        2018-04-19 19:39:50
  文章构思巧妙,结构严谨,行文洒脱,娓娓道来老榆树的样子,回忆难忘的过去,描绘现在的幸福生活,展望美好的未来,意义深长,耐人寻味。赞
经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5 楼        文友:牙牙吉祥        2018-04-19 19:42:36
  拜读这篇美文,知道是张老师的佳作。感谢妹妹赐稿荷塘!荷塘因您更精彩!祝妹妹创作愉快,精彩无限!
经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回复5 楼        文友:雪轩窗        2018-04-29 17:20:08
  谢谢姐姐来访!!感谢姐姐的推荐,我们一起努力!!
6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4-19 21:41:19
  文章叙述流畅,写物抒情,借物喻人,夹叙夹议,情感自然,作者对老榆树呢赞美是对故乡人的深情,老榆树彰显了故乡人的精神。问好老师,祝创作愉快!
回复6 楼        文友:雪轩窗        2018-04-29 17:21:24
  有一份执著叫乡愁,有一份感情叫乡情!!感谢老师来访!!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