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PK大奖赛”】浓浓糍粑情(散文)

精品 【荷塘“PK大奖赛”】浓浓糍粑情(散文)


作者:友友 秀才,1737.0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464发表时间:2018-04-20 15:38:04
摘要:年年糍粑糯,浓浓糍粑情。一米一粒,一粑一槌,都粘连着浓浓的亲情。我多么想回到从前与他们其乐融融的日子,希望把时间定格在那一刻,可惜时间不能倒流……

【荷塘“PK大奖赛”】浓浓糍粑情(散文) 不经意间,厨房水桶散发出了酸酸的糍粑味。那酸酸的味儿扑鼻而来,让我的思绪不由地飘到了从前……
   四十年前生活拮据,在苗寨谁家都会散发酸酸的糍粑味。每到放学回家,奶奶就会把手伸进磁缸里,从米汤般的水中捞出一块糍粑。那酸楚的糍粑味,经奶奶的手一搅动,酸味越发浓烈了。清水漂洗后,糍粑表面雪白雪白的,但那酸味还是有的。把糍粑架在有火碳的铁架上会发出滋滋的声响。一会工夫,白里透着黄,渐渐地膨胀了,此时那酸味渐失了,扑鼻而来是米香的味道。如不小心烤黑了,奶奶就会拿起来用褶皱的手拍拍黑糊的表皮,吃起来特别香,不过那吃相很是滑稽,嘴角会残存一些黑炭沫沫。
   “腊月二十八,又打粑粑又浇蜡。”每逢农历腊月二十八,苗寨家家户户都要打糯米糍粑。糯米糍粑,在苗寨是春节前必备的年货。打糍粑是很费力气的活,一家人是完成不了的,得几家人合作才能完成。
   只要听说谁家打糍粑,邻居都会主动去帮忙。几个男人抽完水烟后,亮开嗓门一声吆喝,都拿起了早就准备好的粗粗的木杵,围着石窝子“嘿呀、嘿呀、嘿呀”喊着,围着石臼很有节奏地转着圈,齐心协力地捣舂着石臼里的糯米。当石窝子里面的糯米被捣得成糊糊样了,这时的糍粑叫“前子”,或是“欠子”。旁边一人将石窝子里捣烂的糍粑从窝子里抟成团,这时拿棍的大汉吐了两口唾液在掌心,把捣糍粑的木杵插进糍粑团里,将糍粑团举到半空,“啪”的一声将糍粑团砸进石窝子里。捣了十几分钟后,石窝子里的糍粑被捣成了稀团,就成了圆圆的糍粑了。妇女们不用费力去舞杵,她们专门负责把打烂的糯米团从窾里撮出来,放到夹板上,做成糯米球。看似简单糯米球,要知做它时是很烫手的,她们会快速地掂上板。上板后,她们会很熟练地把烫手的糯米团扯成长条形,扭成一个个球状。这是很有讲究的,既要美观光滑,又要大小匀称,这样的糍粑叠起来可有观赏性了。有时大人会让小孩子在板上用脚踩,力度很有讲究,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要适中才行。
   做好的糍粑放置几天后,就往磁缸里灌满清水泡着,以防时间久了发霉了。水泡的糍粑,放几个月是没有问题的。
   糍粑的馅料是多种多样的,吃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烤着吃、煮着吃、蒸着吃、油炸吃。无论那种吃法,都是香喷喷的,令人垂涎欲滴。
   糍粑,那时在苗寨一般的家庭都会省着吃,能一直吃到五月份。如做工离家远点,他们都会带一些糍粑去。中午休息时,大家就围坐在一起,捡些干柴,烧堆篝火。等篝火燃烧殆尽留些炽热的火炭时,大家都会把带着酸味的糍粑拿出来烤。烤法很有创意,有的砍四个木叉,成对的插在火堆两旁,中间架两根横木,粑就放在火炭上面烤。这样烤出来的糍粑不易弄脏,但中间要烧坏好几根横木。也有简单的,弄一根新鲜树枝,去掉丫枝,留下主杆,削尖一头,插在糍粑中心,然后拿着杆子的一头向着火炭烤。这种方式如把握不好,中心熟透了,易掉进火碳中,会弄得黑黑的。熟了之后,白色的粑就会变得灰不溜秋。可谁也没嫌脏,迫不及待拿起来美滋滋地吃起来。一会儿火碳渐渐地灭了,大家伙也吃饱了,接着开始精神饱满地投入到紧张的劳作中去了。
   十二年前,奶奶身体越来越差了,九十三岁高龄,她还特喜欢吃糍粑。父亲这年打了很多糍粑,母亲也做了一大坛子豆腐乳。尽管母亲常换水,到了春天气温升了,酸味还是很浓的。奶奶几乎每天要母亲烤糍粑给她吃。那段时间,奶奶总说吃着没味儿,说这糍粑就着豆腐乳很香。我猜测,她那么爱吃糍粑,应该是对过去日子的怀恋和回味吧。每当听母亲说起此事,我总抑制不住内心的酸楚,眼泪簌簌落下……
   去年父亲去世前一脸的期盼,问我:“还有糍粑吗?”我说:“这是夏季了,糍粑没了。”父亲很是遗憾,摇着头说:“唉,这辈子恐怕吃不上了啊!”我突然想起冰箱还放着广式年糕,就拿出来煎了,父亲尝了一口,我问道:“好吃吗?”父亲沉默了一会说:“广州的糍粑不如我们苗寨的香哦!”
   昨晚我做了个梦,在儿时的老屋里,梦见了已故的奶奶、母亲,还有父亲,他们带着慈祥的微笑静静地看着我,看我喜滋滋地吃着糍粑。那味还是当年的浓香味儿,我吃得很香很香……突然,奶奶叫了我一声,我猛地醒来了,向四周寻去,却不见奶奶的身影。哦,原来是一场梦,可我多么希望这不是梦……
   年年糍粑糯,浓浓糍粑情。一米一粒,一粑一槌,都粘连着浓浓的亲情。我多么想回到从前与他们其乐融融的日子,希望把时间定格在那一刻,可惜时间不能倒流……

共 178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叙述抒情散文!作者由厨房水桶散出的淡淡酸味,想起了四十年前生活中的酸楚糍粑味,在那个贫困的年代,糍粑味意味着生活拮据。随着经济发展,糍粑由过去的纯手工变成机器操作,花样翻新,也成了苗寨春节前必备的年货。对于作者来说,更喜欢纯手工制作的糍粑,那是农家生活的味道,更是亲情的味道。作者对手工糍粑的怀念,是对奶奶、母亲和父亲的怀念。作者行文流畅,思绪飘忽,回忆与现实交替穿插,联想丰富,主题不断升华,抒发了作者一种情怀,表达了对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推荐赏析!【编辑:红叶摇秋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80423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4-20 15:40:16
  文章充满地域特征,对过去手工糍粑制作的生动描摹,抒发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眷恋,那时候家乡人生活虽然贫困,日子却充满了欢乐。
2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4-20 15:46:55
  糍粑制作的变化,揭示了不同时期的经济与社会生活。作者由生活中的酸楚糍粑味联想到天下太平,留给读者更多的思索。
3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4-20 15:47:20
  问好老师,祝老师创作愉快!
4 楼        文友:风萧萧易水寒        2018-04-20 20:22:44
  四十年前,酸楚的糍粑味意味着生活的拮据。奶奶在作者放学后烤糍粑给我吃,对奶奶烤糍粑细微的描写,有着对奶奶深情的回忆。糍粑在苗寨是必备的年货。如今日子好了,糍粑的形状有了许多花样。由原来的手工制作,到如今机器也可制作。奶奶和父亲喜欢吃糍粑,更多是对从前苦日子的回味。作者在文章结尾处,联想到国际局势,言辞锋利给以评论,使文章得以升华。问好老师,祝愉快。
5 楼        文友:山水伴流云        2018-04-20 22:30:08
  我没有见过滋粑更没有吃过糍粑,可是听老师对滋粑的描述,我还是流出来口水。您对滋粑的怀念,也是在怀念亲情的味道!酸楚需要烘烤,战争需要代价,您在呼吁和平的美好!
6 楼        文友:大地琴韵        2018-04-20 22:35:35
  站在井里,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一片天;站在屋顶上,看到的是山城里那么大一片天;站在高山上,看到的是无边无际的天。这篇散文,好就好在作者得站位非常高,从对家乡糍粑的回忆,糍粑制作方式的改变,展现出人民生活的改变。以小见大,反映出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进一步升华主题,表现出对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作者志向高远,因此写出来的锦绣文章也就志向高远,其文章的意义、作用和价值也就无限扩大。能有这样的目光和思想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家写作风范。向老师学习!给老师问好!敬老师茗茶!
7 楼        文友:大地琴韵        2018-04-20 22:40:46
  真诚欢迎老师来荷塘做客!感谢老师带来这么好的精神大餐!期盼老师更多精彩佳作在荷塘流光溢彩!遥祝老师春安文琪创作愉快!
8 楼        文友:大地琴韵        2018-04-20 22:53:42
  文章并不华丽,却有浓浓芳香;似与好友聊天,侃侃道来纯真情;看是有些紊乱,却有层峦叠嶂连绵起伏之气势;文如苍劲的古树,浓墨厚重的古希腊油画,令人叹为观止、敬佩之至。再次谢谢老师佳作奉献!
9 楼        文友:天龙        2018-04-22 17:44:25
  那一丝丝糍粑味,是家乡的味道,是母爱的味道,永远萦绕在作者的心里、梦里。
10 楼        文友:天龙        2018-04-22 18:27:42
  祝老师写作快乐,期待老师更多精彩演绎!
共 15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