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项梅清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清韵】邂逅沈阳长春 (随笔)

编辑推荐 【清韵】邂逅沈阳长春 (随笔)


作者:阮兴珠 布衣,323.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00发表时间:2018-04-22 17:28:14

2016年10月下旬,“奉命”第二次飞往大连,到红方块展陈策划公司,参与我县“山东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文案制作。期间,挤时间到沈阳、长春分别参观学习“九一八事变纪念馆”和“东北沦陷史陈列馆”,重温近代历史、汲取布展经验,亦算“闯关东”走省会,含情邂逅,填充步履,足矣!
   25日上午乘8015动车到达沈阳,入住“如家宾馆”。沈阳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有个族家老弟和同学参军在这里工作,几年前曾多次邀我去游玩,这次总算实现了夙愿。
   沈阳著名景点是“故宫”和“大帅府”,相距很近。下午,我们前往游览。
   北京故宫曾经游览两次,而沈阳的故宫是啥样子?抱着好奇求知的心理,急切走进,看看有何异同。沈阳故宫始建于清朝入关前的1625年,后经康熙、乾隆时期的改建、增建,形成了宫殿亭台楼阁斋堂等建筑100余座、500余间,占地面积达6万平米,成为我国仅存的两大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
   它的规模虽然比北京故宫要小得多,但在建筑上有自己的特色,整个建筑布局可分为三路:东路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脱胎于帐殿制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为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续建的大中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睢宫、衍庆宫、启福宫等;西路则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嘉荫堂和仰熙斋等。一路走过后的总体感觉,这里相对北京故宫的规模、气势、特色等都稍显逊色。使我感兴趣的是“十王亭”,这在北京故宫是没有的。
   “十王亭”在宫的东侧独立成院,以北端大政殿为中心,东西两侧分布着十座“亭式建筑”,分别是“八旗王亭”和“左右翼王亭”,据说是满洲八旗的办公地。实地走进去看,并没感到威严深奥,就像2间小房子,而大政殿确是一座非常具有满族特色的宫殿,其整个外形呈八角形,屋顶为重檐攒尖顶,殿顶满铺黄琉璃瓦绿剪边,整个建筑由多根大红柱支撑,正中两根盘有金龙,气势恢宏,是整个故宫里最庄严的地方。
   我们从东路游览到中路,边看边比较这里与北京故宫的区别,仅在外形上就发现很多不同,比如,沈阳故宫建筑来源于满族传统,都是“民间硬山式”,外墙装饰为黄琉璃瓦加绿剪边,等级相对较低,而北京故宫则是传统宫殿建筑的庑殿顶,建筑装饰全为黄琉璃瓦,正殿没有八角攒尖亭式建筑,属于最高等级;再者,沈阳故宫建筑受喇嘛教影响明显,方柱柱头兽面,檐下装饰,藻井彩色绘画等,门额上的字是“满文在左,汉文在右”,而北京故宫建筑装饰属于中原传统特色,三大殿都加装了天花板不覆顶,门额上的字则是“汉文在左,满文在右”,等等。若干些差别,体现着不同朝代的级别、地位和影响力,也反映了不同的传统民族文化。这仅是在表面上看出的异同,而真正的深奥非我一介草民所悉,知道点皮毛,也算收获。
   沈阳故宫距“大帅府”很近,离开故宫散步即到。这里是民国初期东北大军阀张作霖及其长子张学良的官邸和私宅。曾为一代枭雄的“东北王”张作霖,头脑中充满权贵思想,将自己的府邸比作皇宫宝殿,以期通过建筑的表现形式达到张氏政权的至高无上,大兴土木修建土豪宅院。占地3.6万平米,建筑2.76万平方米,主要有大、小青楼、西院红楼群及赵四小姐楼等建筑体系,虽不具备皇宫气派,但在很多方面也能与沈阳故宫媲美。府前矗立着张学良塑像,正门进去是坐北朝南呈“目”字型的府院,以东、中、西三路南北纵向排列布局,融官邸、私宅于一体,“前政后寝”,中西合璧,建筑功能和风格别出心裁。
   最具中国传统古典建筑的是“三进四合院”,门廊柱的油饰彩绘独具特色,窗下墙身的砚石浮雕堪称一绝。其它建筑并没有多少亮点,仅是记忆着张氏父子“叱咤风云”的年代和“那些人、那些事”。往事如烟,任人评说,“帅府”的兴衰无疑见证着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来过了,游览了,即便是一个不认真的过客,也会勾起一番沉思。
   走马灯似的看了2个景点,晚上赶到沈阳“世星国际酒店”,客居在此的族家小弟兴金设宴招待我们,还约几个老乡作陪。“他乡遇故知”,把酒言欢,甚是快乐!
   第二天一大早,乘出租直奔位于大东区望花南街柳条湖立交桥北侧的“九一八事变纪念馆”,这里才是我们到沈阳的主要目的。走向纪念馆,远远就会看到广场北侧矗立着一座“台历牌”造型的巨大石雕,上面记载着事变日期,且布满弹痕与骷髅,很具冲击力。纪念馆主体建筑是地下地上结合形式,参观路线由下到上,馆内展陈面积近万平米,展线长500多米,分为7个展厅,采用大量文物、图片、场景、雕塑及多种现代化展示手段,真实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策划、发动 “九·一八”事变及对中国东北进行残酷殖民统治的屈辱历史,生动再现了东北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在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浴血奋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画卷。通过参观,确实受到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在办馆布展经验上也受到启发教益,达到了预期目的。
   从纪念馆出来10点多,又匆匆赶到沈阳北的“北陵”(清昭陵)转了一圈。我素来对陵墓之类怯怵,原本没有多少兴趣游览。不过走进陵园才知道,园内古松参天,草木葱茏,湖水荡漾,楼殿威严,金瓦夺目,既有皇家陵园的雄伟、壮丽,又具现代园林的清雅、秀美,不失誉为二者合一的游览胜地。陵区南北狭长,东西偏窄,有一条南北笔直的石路叫“神道”,两侧均匀对称地摆布着石雕华表、擎天柱及狮子、獬豸、麒麟、骆驼大象等石兽,顺着“神道”游览石牌坊、正红门、“风水墙”、“隆恩门”、“五凤楼”,最北端是宝城,之后是陵山——“隆业山”,这里也就是陵墓,是人工堆起的“硕大坟头”。综观昭陵整个建筑布局,最大特点就是严格遵循“中轴线”及“前朝后寝”等陵寝规制,陵寝主体建筑全部建在南北中轴线上,其它附属建筑则均衡地安排在它的两侧,这样的设计既达到了建筑群的稳重、平衡及统一等美学效应,还暗喻着皇权的至高无上。
   中午,老乡同学何先生刻意安排在“宝国园”酒店,据当地说,这里曾是张学良经常出入的地方,其著名的菜肴是所谓的“四大件”炖菜,最能代表“东北特色”。又是一场“老乡情义”的聚会,酒足饭饱,立即乘车北上,行进吉林长春。
   过去对长春的形象感知仅是“电影制片厂”、“解放牌汽车”,其它的真的知之甚少。这次本想趁机“感受白山松水”,但因使命在身且只有半天时间,也就来不及了。27日一大早就赶到位于长春市宽城区光复路北侧的“东北沦陷史陈列馆”,在这里又一次接受了警示性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洗礼。
   该馆是2005年新建起来的,总面积有1万多平方米,是一座集收藏、展示和学术活动于一体的历史类专题展馆。展览以大量的图片、实物、资料,全面展示了从1931年“九﹒一八”事件之后,在16个月的时间里,辽吉黑热四省全部沦陷,3000万东北人民成为亡国奴。这段屈辱的历史,深刻揭露了日军侵占中国东北、炮制伪满傀儡政权、推行法西斯殖民统治的罪行,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图片和侵略场景,一桩桩一件件暴行惨案,令人愤恨难平。走在陈列馆里,不仅脚步沉重了许多,更深刻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它在呼唤着“勿忘国耻、奋发图强”,它铭记着在黑暗中不畏牺牲、不断抗争的人们,它激励着参观者心怀感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靠近陈列馆的西侧是“伪满皇宫博物馆”,也就是末代皇帝溥仪充当伪满洲国傀儡皇帝的宫廷遗址,更是日本侵略东北、进行殖民统治的历史见证。不过,现在已经成为长春市的“特别景点”,需要购票进入。参观完陈列馆我们也顺便逛了一圈,以期了解这段历史。整个博物院占地面积25万多平米,所谓“皇宫”主要集中在馆中部的宫廷游览区,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建筑历史原貌和当初的活动场所,包括所谓的“勤民楼、怀远楼、同德殿、缉熙楼、嘉乐殿”,还有东花园、书画楼、跑马场等游乐等附属设施。从外表上看,整个院落4万多平米,被冠为“搂殿”的建筑多是青砖青瓦的两层小楼,谈不上特别的“豪华气魄”,也很难有“皇家宫廷”的感觉。走走看看,仅是到实地进一步知道那段屈辱的历史:1932年3月9日,在日本侵略者扶持下,溥仪出任“满洲国执政”; 4月3日,溥仪迁居于此后便成为“满洲国执政府”;1934年3月1日,“满洲国”改为“满洲帝国”,溥仪改头换面为“皇帝”,随后对伪满帝宫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建,直至抗日战争的胜利,伪满洲国彻底垮台。馆内的陈列、展览、复原和场景,基本上是围绕这条主线展开的。走过看过,其意义不在游览而在学习和反思,如果每个游客都能从中体味、有所收获,就实现了这个博物馆的应有之意。
   长春之行,实在很仓促。下午2.52乘8016动车返回大连。晚上赶回立马投入工作。来去匆匆三天,浏览四点两馆,邂逅沈阳长春,收获情足意满。
   2016年10月30日于大连

共 352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随着作者的脚步,也畅游了沈阳长春的宏伟建筑,重温了历史,毕竟沈阳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历史上很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那里。九一八事变和东北沦陷史。通过作者细腻的文笔,让我们对那里的了解更深一层,关于那段日军侵占中国东北、炮制伪满傀儡政权、推行法西斯殖民统治的罪行,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图片和侵略场景,一桩桩一件件暴行惨案,令人愤恨难平。感受历史厚重的同时,“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时时铭记。看到这里,估计很多人心里不平,其实正因为有了那段耻辱,才有今天强大的中国。好文欣赏,力荐佳作。【编辑:项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项梅        2018-04-22 17:33:54
  提起日本侵略中国就来气,感谢作者又提醒我们一次,吻忘国耻,警钟长鸣!
项梅
2 楼        文友:老榆树        2018-04-22 17:41:45
  随着作者清晰的叙述,我也逛了一趟沈阳、长春,增加了对这两座城市的了解。谢谢老乡。
回复2 楼        文友:阮兴珠        2018-04-22 23:55:50
  你好!您是哪儿?
3 楼        文友:阮兴珠        2018-04-22 23:32:02
  感谢编辑的点评溢美!
4 楼        文友:老榆树        2018-04-23 11:52:05
  我是聊城莘县人,现住廊坊。说是老乡,估计没错。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