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花开】火,火,火!(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花开】火,火,火!(散文)


作者:孙巨才 进士,6603.1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127发表时间:2018-04-25 06:46:02
摘要: 我们仔细对比一下“粗暴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具体做法,再认真对比一下两者的不同效果与评价,就会引起大家对一些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丁香花开】火,火,火!(散文) 一九九九年四月十二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农业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的通知,从这一年的夏季开始,全国农村实施了秸秆禁烧。
   文中的第四条规定:秸秆禁烧区范围:以机场为中心15公里为半径的区域;沿高速公路、铁路两侧各2公里和国道、省道公路干线两侧各1公里的地带。
   文中的第八条规定:对违反规定在秸秆禁烧区内焚烧秸秆的,由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立即停烧,可以对直接责任人处以20元以下罚款;造成重大大气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严重后果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国家六部委的通知内容合情合理,确实可行。但是搁不住下面层层加码。到了某市,就成了“一票否决制,哪个乡镇的秸秆起火,哪个乡镇的一把手就地免职。”到了沁河县,就成了“给予每个起火点50万元的经济处罚。对于起火点较多的乡镇,追究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责任。”到了杨树乡,就成了“领导包片,干部包村,哪村起火,革职查办。”到了包村干部和村干部的最基层执行者,就很具体地成了“焚烧秸秆,拘留罚款。谁烧罚谁,烧谁罚谁。焚烧一处,罚款千元。见烟就罚,见火就抓。焚烧多少,罚款多少。”
   对于农民来说,直接焚烧是他们几千年来的最简便的传统方式。但是对于乡镇政府的干部来说,这可是要掉乌纱帽的要命事。因此乡镇政府禁烧与农民群众焚烧之间势同水火,冲突不断。每个乡镇干部都被逼着与乡镇第一负责人党委书记签订了军令状,杨树乡党委书记邢发夼恶狠狠地说:“谁若失街亭,我挥泪斩马谡。”秸秆禁烧工作分为夏季与秋季两个重点时段,夏季为4月18日至6月20日,秋季为8月20日至10月31日。每逢到了这两个时间段,乡镇干部一天24小时思想高度紧张,心里想的是火火火!口里念叨的是火火火,就是做梦也会喊出火火火。他们都把“秸秆禁烧工作”用“火火火”来代替。越是紧张,越易失火。冒烟不断,防不胜防。由于杨树乡党委书记邢发夼的“严刑峻法”激起了全乡农民的强烈反弹,人人都在暗地里骂他是个“刑法狂”。很多人故意和他作对,在夏季小麦秸秆禁烧期间,农民们为了赶季节方便种玉米,就绞尽脑汁想办法巧点麦茬火,致使全乡麦茬地的烈火此伏彼起,连绵不绝。“刑法狂”气急败环,就抛出了最后的“杀手锏”——“烧谁罚谁”,就是谁家的麦茬地起火,就罚谁家。这样一来就更热闹了,谁若对谁不满意,就想法设法让对方地里起火,结果是引来了对方的猜疑与报复,也要给对方的麦茬地里放上一把火。到了最后,村组干部的各家地里全都起了火,结果是“法不制众”,对谁也处罚不成,“烧谁罚谁”就成了一句笑谈。乡村干部只好严防死守,瞒哄邢书记,发现起火,立即扑灭,覆盖掩埋,毁证灭迹。更有甚者,连夜犁耙一遍,叫邢书记检查难以发现。
   邢书记“明察秋毫”,倒也发现了几处没有掩盖好的“罪证”。在夏季禁烧工作总结时,邢书记就“大义灭亲”,挥泪斩了好几个“马谡”。
   乡村干部对此敢怒而不敢言,把怨恨都埋藏在了心里。老百姓们怨声载道,决计要赶走这个简单粗暴的荒唐鬼。
   到了秋季玉米秸秆禁烧期间,邢书记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就更加警惕,日夜巡查,法制更严,处罚更多。
   一天临近黎明,邢书记一夜未眠,人困马乏,和衣而睡。有人趁此难得的良机,及时地给市委督查组打了匿名电话,积极举报说杨树乡陶村北地大面积玉米秸秆起火,乡党委书记邢发夼贪睡不起,毫不作为。市委督查组领导听到后大发雷霆,正想抓个反面典型杀一儆百,就立即带人开车奔赴现场。市委领导赶到现场后,熊熊烈火恰到好处地燃烧正红。市委领导证据确凿,气红了眼睛,二话不说,亲自去到被窝里掂出了“贪睡不起”的邢发夼。邢书记戴罪立功,立即组织人拼命灭火,自己也被烧得焦头烂额,满脸烟灰。市委领导冷笑着对闻风赶来的县委书记说:“你叫这个邢发夼立即向副书记交接工作,让他回家彻底休息吧。”他也不再听邢发夼的委屈辩解,就这样当机立断地罢了邢发夼的“九品官”。
   杨树乡党委副书记异常高兴地主持工作没几天,就“空降”来了一位聪明能干的女书记单亮彩。这位单书记三十八岁的年纪,思维敏捷,思路清晰,有开拓创新精神。她不按“规则”出牌,创造性地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展示了她“以德行政”的才能和成效,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是深入宣传,广泛动员。
   利用标语、宣传车、宣传单等形式大力宣传国家《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消防法》和国家六部委《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等,切实让广大群众知法懂法。还将“秸秆是个宝,焚烧可惜了”、“开发利用好,秸秆变成宝”、“秸秆还田肥土地,谁用秸秆谁受益”、“秸秆青贮喂牛羊,不喂饲料也健壮”、“秸秆气化节能源,清洁实用真方便”等口号制作成红布横幅在各个路口到处悬挂进行宣传。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自觉性,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二是强化组织,加强领导。
   完善乡、村、组三级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实行分片包干、分级负责。乡政府成立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指挥部,各村组也建立了相对应的责任组织。
   三是秸秆综合利用,从根本上消除焚烧隐患。
   首先强力推进秸秆还田,秸秆还田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农业后劲、发展高效农业的重要措施。秸秆粉碎还田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做到收割一块地,清场一块地,不留死角死面,不留点火隐患,确保秋季秸秆禁烧工作“不点一把火,不冒一处烟”。
   其次搞好秸秆的转化使用,秸秆青贮多喂牛羊,秸秆气化节约能源。
   最后搞好种植结构调整。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同时,要在全乡重点区域大力发展蔬菜、高粱、黄豆等高效经济作物,通过结构优化减少玉米秸秆产量。
   由于杨树乡党委书记单亮彩“以德行政”,措施得力,所以杨树乡在以后的秸秆禁烧工作中再也没有出现“火火火”的荒唐局面,乡村干部心情舒畅,工作顺利,也受到了全乡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我们仔细对比一下“粗暴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具体做法,再认真对比一下两者的不同效果与评价,就会引起大家对一些社会现象的深刻的思考。

共 252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焚烧秸秆这一千年陋习,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随着六部委一纸通知,各级政府上上下下都行动起来,为保卫蓝天而战,这是一项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大好事,但好事如何办好却大有讲究。作者选取了杨树乡为例,“严刑峻法”激起了全乡农民的强烈反弹,禁烧与农民群众焚烧之间势同水火,冲突不断,越是紧张,越易失火。有的人甚至故意捣乱,导致火越灭越多,工作越来越被动,直接导致乡党委书记下台。新来的单书记只用了四招,就改变了秸秆禁烧工作中“火火火”的荒唐局面,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粗暴行政”与“以德行政”高下立判。文章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对于秸秆焚烧这一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思考,这一点很难得,也值得广大读者借鉴和称道。全文语言流畅,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说理透彻,一篇好文,值得反复品读。【丁香编辑:乐歌】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乐歌        2018-04-25 06:49:32
  本文从秸秆焚烧这一社会现象入手,对如何行政,如何把好事办好,进行了深入研究,把“粗暴行政”与“以德行政”进行对比,文章主题鲜明,论据充分,很有说服力。好文,推荐欣赏、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回复1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4-25 08:49:42
  感谢乐歌战友的精彩编按与倾情推荐。乐歌战友凌晨即起审稿编稿,辛苦了!乐歌战友多多保重身体,祝你笑口常开,天天快乐!
回复1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4-25 08:50:49
  我对“粗暴行政”十分反感,对“以德行政”非常推崇,于是就挑选出了这样一件小事来阐明我的看法。
   我们仔细对比一下“粗暴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具体做法,再认真对比一下两者的不同效果与评价,就会引起大家对一些社会现象的深刻的思考。
2 楼        文友:乐歌        2018-04-25 06:51:19
  老师对政府机关的情况很熟悉,对其中存在的弊病看的很准,思路很清晰,开出的药方也很对症,佩服佩服。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回复2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4-25 09:01:34
  我在政府机关干了三十多年,对其内幕也算熟悉。但因为才疏学浅,难以掌握分寸,很多稀罕事想写而不敢写,生怕引起不良后果。这件小事我自信没有什么不良后果,因此就放心胆大地写出来了。
3 楼        文友:娇娇        2018-04-25 06:52:54
  老师文章立意深刻,很受益,欣赏学习!敬茶老师!早安!
娇娇
回复3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4-25 09:11:04
  娇娇一双慧眼,非常锐利,看得深透,一语中的。我写的文章立意就是说什么时候社会上都“以德行政”了,广大老百姓就会更加幸福了。
4 楼        文友:娇娇        2018-04-25 07:04:52
  贴上这张图片,只是与文章题目相符合,老师请谅解!祝好!(微笑)
娇娇
回复4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4-25 09:04:54
  感谢娇娇的插图与跟评。祝娇娇学业有成,早日取得事业上的辉煌成功!
回复4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4-25 09:13:52
  我已经习惯了娇娇的编按与跟评,能看到娇娇的跟评,我的心里就会特别地高兴。
5 楼        文友:樱雪        2018-04-25 08:07:56
  这篇文章,带给我们的思考很多很多,我想,这就是老师写这篇文章的初衷。遇到问题,如何做到面面俱到,这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本领,切勿弄到最后,成了“一锅汤”。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5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4-25 09:16:05
  我写这篇文章的立意就是说什么时候社会上都“以德行政”了,广大老百姓就会更加幸福了。
回复5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4-25 09:37:50
  我对“粗暴行政”十分反感,对“以德行政”非常推崇,于是就挑选出了这样一件小事来阐明我的看法。
6 楼        文友:樱雪        2018-04-25 08:09:28
  “粗暴行政”与“以德行政”相比,的确有很多不同。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说法:苛政,无治世。相应的,干工作,也不能用那些干巴巴的命令来约束人。人,是很奇怪的,越约束,越反动。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6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4-25 09:16:44
   我对“粗暴行政”十分反感,对“以德行政”非常推崇,于是就挑选出了这样一件小事来阐明我的看法。
回复6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4-25 09:43:17
  小孩子对父母的粗暴管教会产生逆反心理;同样道理,老百姓对官员的“粗暴行政”也会产生逆反心理。
7 楼        文友:樱雪        2018-04-25 08:11:01
  农田里,其实都是宝。我们要懂得“变废为宝”,而不是一把火直接烧了。文章之外的哲理,值得深思。欣赏老师美文,期待更多精彩,祝生活愉快、佳作连连。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7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4-25 09:46:58
  好的道理人人都懂,一旦产生了逆反心理,一切就会毫不顾及。
8 楼        文友:樱雪        2018-04-25 08:29:06
  秸秆事件的背后,存在着什么?这也是值得分析之处。虽然文章没有明说,但细想,就会发现其中的端倪。不管干什么事,都要“明察”。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8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4-25 09:35:57
  文章的意义最好在文外,让读者自己去丰富联想,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文才者见文采,消遣者见人物,热闹者见烽烟。
9 楼        文友:粉红莲秀        2018-04-25 08:30:27
  感谢孙老师分享佳作。这个焚烧秸秆的问题。在农村曾经暴露出好多问题。后来秸秆还田,情况已经有所改善了。
做过生意的读书人!谁的江山,百媚千娇?谁的世界,各领风骚?
回复9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4-25 09:52:06
  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永远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粉红莲秀老师对农村非常熟悉,因此说出来的话特别内行。
10 楼        文友:粉红莲秀        2018-04-25 08:34:42
  这说明,政策再好,不给农民留下去路,也是得不到好好执行的。比如,前几年,秸秆不让焚烧,与之配套的可以秸秆还田的自动联合大型收割机很少,或者价格贵,还有小片地进不去的问题。没有解决。农村收种,节令不等人,也就出现过好多冲突。现在改善好多。
做过生意的读书人!谁的江山,百媚千娇?谁的世界,各领风骚?
回复10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4-25 09:55:49
  粉红莲秀老师理解得非常正确。不解决船和桥的问题,让大批人一下子过河就是一句空话。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