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笑笑档案系列之四(散文·家园)
十二、“暴力”与悲伤
亲爱的宝贝,说话之间你就两周岁三个月了,我们一直是好朋友。可是这天晚上,你对奶奶进行了一次无端的暴力。也许等到你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会觉得奶奶是个唠叨鬼,什么都白纸黑字记录下来。是的,此次事件必须存档,万一通过宝宝的经历,能够让宝宝的宝宝不再重复奶奶的无知岂不是件妙事?
事件发生的原由是一把搁置多年的手抓挠,宝宝发现后两眼发亮,操在手里笑眯眯走近奶奶,冲奶奶的头部雨点般地打下来,奶奶招架不住就喊援助。爸爸跑过来看到此情此景惊住了,拎起宝宝拍屁股就打,宝宝哇哇大哭,绝没有屈服的意思。
爸爸要宝宝给奶奶道歉,宝宝执意不肯,嘴里一再说:花花老姨,花花老姨。谁也没注意宝宝的话,-意孤行认为宝宝“打”奶奶的行为完全彻底的错误,为免后患爸爸非-次性治住不可。宝宝在罚打中痛哭并用目光求救,可全家成员仅无一人替宝宝说话。奶奶也成了帮凶,认为小孩打老人罪不可赦!
宝宝被罚之后,哭了很久。然后不住地说花花老姨。宝宝反复强调花花老姨让奶奶顿悟:前段在花花老姨家,奶奶曾用手抓挠捶打脑袋,宝宝会不会是模仿奶奶的动作,为奶奶解除疲劳呢?
宝宝被责罚之后,一点没觉得自己有错。及至奶奶问清原因,确是模仿所致,奶奶才备觉惭愧。
是的,既然奶奶打自己的头没有错,宝宝模仿怎么能是错误呢?如果有错首先是奶奶有错呀!成人受了冤屈寻求法律保护,宝宝受了冤屈只能哭泣,这是人间的不公平!奶奶从宝宝的行为中获得了警示。因此,奶奶必须要爸爸,向宝宝举行一次道歉活动。
爸爸道歉后,向宝宝耐心解释了手抓挠的功用,以及和花花老姨家的健身器不同之处。
宝宝认真点点头,说以后不打奶奶了。我是大人啦,不是小孩子。
当宝宝再见手抓挠时,看看奶奶说,不能打奶奶,奶奶疼。
瞧,宝宝多乖呀。
都说两周岁的宝宝,逆反心理特别重,很多人想了不少对付宝宝的伎俩,却不曾有人说出“逆反”的原因。其实这个时候的宝宝最聪明,他们模仿的速度快如闪电,使自以为是的成人来不及反应,以成人该与不该的规范限定宝宝,这是最大的愚蠢!宝宝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成人行为的反应,宝宝不肯认错,证明有正确的佐证,成人不反思自己却一味责罚宝宝,宝宝就要以自己的方式捍卫自己,谓之“逆反”。逆反就是反抗。如成人不耐心,宝宝的脾气将会形成倔犟。如果有谁感兴趣一定引以为鉴。
十三、思维
我相信除了我的宝宝,也许没有人会想到,苹果尿尿,纸飞机上天,天堂是月亮住的地方,苍蝇落在墙上是吃奶咪咪……
为了记录宝宝的经典语录,奶奶须得把语录的来历作一解释,或许将来宝宝在翻阅这些文字会给宝宝些什么启发,或者在苦恼时看到童趣,会心一笑也是一种帮助。
奶奶在一天早上决定进行一下大扫除,把苹果袋子拖出来决定装箱,把冬季的棉拖准备存放。家里很乱,宝宝对乱从不反感,乱是宝宝的良好氛围。这天宝宝也带出一付勤勤恳恳的劳动人民姿态,替奶奶用拖布东一下西一下拖地。宝宝工作得非常认真,让奶奶一看纯粹乱中添乱,宝宝成了花猫猫脸,袖子,拖鞋,裤子完全湿透!奶奶只好用其它工作支开宝宝,让宝宝往箱子里捡苹果,以为此项工作不会出什么问题。
宝宝答应得很爽快,可是等奶奶把地拖完,到卫生间里一看,惊呆了!便池里装满了苹果,全是大个的。我说小宝,让你把苹果捡到箱子里,咋都捡到便池里面了?
宝宝理直气壮地说,苹果尿尿呀,宝宝的小盆里放不下,我就请它到大人的盆盆里尿。大苹果是大人啦,小苹果是小孩子啦!
奶奶一看,大小类分确是精准,乖乖,这么好的苹果可惜了。宝宝一点没觉得自己有错。拉着奶奶的手告状,看,苹果没有好习惯,尿在地下了。
哦,烂掉的苹果,确是“尿”了一地。宝宝及时给它找到撒尿的地方,难道有错吗?宝宝一再为此邀功请赏,说宝宝吃了多多的饭,长成大人,可厉害啦,奶奶给宝宝买好吃吃……
妈妈教宝宝《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宝宝说:人吃猪……
妈妈校正说,人,之,初!
宝宝:人----吃----猪!妈妈校正不过来,先留着,别读这句啊,继续往前教: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
宝宝突然两眼放光,脖子一挺说:猪也不叫!
全家人面面相觑,谁也觉得出其不意!
妈妈说:苟不是狗狗的狗……
宝宝坚持:狗是狗狗的狗!
妈妈生气了,你咋不听解释啦你?
宝宝伸长脖子:我听啦。
伟大的人民教师,眨眨自以为智慧的漂亮眼睛,理屈词穷……
(两岁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