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鸡蛋·童年(随笔)
“你去看看你儿子干的好事!”刚回家,我妈一声大喝将我赶进了厨房。
我进去看了一下:“妈,啥事儿啊?我看没啥啊。”
“你没看见那一盆煎鸡蛋啊!”老妈很生气,“今天,我问人家写完作业了没。人家说写完了。然后人家就没声音了。我还以为人家在屋里看书呢。过了一会儿问我家里还有没有鸡蛋。我说有啊。问他要干啥。说要煎鸡蛋。我以为他想吃呢,进厨房一看:家里二十多个鸡蛋都被他煎完了!”
我大惊:“没烫到他吧!”
“我是亲奶奶!”老妈提高了声音,“人家不是用锅煎的,人家用的是电饼铛!就那个新买回来的电饼铛!”
嗯?还有这种操作?惊讶之余我再进厨房:果然,一盆煎鸡蛋。个个完好,真是好水平。我转身进屋把正在看书的儿子的耳朵拧了两下:“今天怎么想起煎鸡蛋了?谁教你的?”
“我看奶奶那么煎的,然后就学着煎了。以后我可以帮你们煎鸡蛋啊。”儿子抬头看着我,满脸的高兴。
“那你也不能一下子煎那么多啊。这么一弄,怎么吃的完啊。”
“我们可以下顿吃啊。”
我叹口气:“我的儿,新鲜的好吃还是不新鲜的好吃啊。你煎这么多,放的时间久了就不好吃了。这是浪费你知道吗?还有,你也没规划好。到吃饭的时候你问问谁要吃再去做。你早早弄好了要是没人吃,不就浪费了吗。浪费是不好的。还有,你把奶奶惹生气了……现在把奶奶哄高兴去!臭小子。”
奶奶疼孙子。三五分钟不到,儿子就把我妈逗开心了。之后,儿子进屋见我趴在床上在看书,直接往我身上一躺:“老爸,你小时候吃过煎鸡蛋吗?”
“没有。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一年吃的鸡蛋最多不超过五个。”我一边看书一边回答,“你作业写完了?”
“写完了。”
“拿来我检查。”
儿子看着我检查他的作业,往我身上一靠然后看我给他改作业:“老爸,你小时候每天都干些什么呢?”
“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就是上学写作业,然后有时候帮你奶奶干活,比如抓蚂蚱喂鸡。你三爷爷家那个院子,以前有一半是咱家的。那个时候院子里有鸡,门口的猪圈里有猪,正房门口有狗窝,也有狗。玩的时候我们就抓蚂蚱喂鸡。”
“家里有鸡不下蛋吗?”
“天天下。”
“那你怎么还会吃不上鸡蛋呢?”
我翻个白眼:“那个时候鸡蛋是要卖钱的,家里的小零碎啊,比如盐、酱油、醋,以及上学用的铅笔、本子什么的都指着鸡蛋呢。那个时候家里养鸡就等于有一个小银行,平日里的一些小的花销都指着鸡屁股呢。”
“鸡吃蚂蚱?!蚂蚱不是会蹦吗?”好吧,儿子的关注点和我的不一样。
“我们那个时候都是用个瓶子把蚂蚱装进去。等回来的时候蚂蚱基本上都死了,就是不死也半死了。再说了,好几只鸡,你抢我夺的,有时候蚂蚱刚蹦起来就被鸡一口叼住了。那个时候我们的作文里很多关于鸡狗的内容。说到作文,老师今天布置作文了吗?”
“没有。那鸡孵蛋吗?怎么孵蛋啊?”
“都是买的小鸡。至于孵蛋,不等它孵蛋鸡蛋都卖了。那个时候和现在不一样。你呀,身在福中不知福。”忽然我一顿:想起了当年妈妈也这么说过我。
每一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心肝宝贝,每个家庭都会把自己最好的给孩子。但是自己小时候和儿子现在,天壤之别。不是爸妈舍不得,而是他们没有,他们已经把自己能给的好东西都给了我们。
收拾一下心情,我拍拍儿子的脑袋:“把错题改了,再错挨揍。”
“好吧。”儿子做出一副垂头丧气的表情去改错题。
我则在那里发呆:小时候吃鸡蛋是因为有那么一个民俗。那一天在十字路口会点一堆火,稻草火堆,所有的孩子都会从家里拿稻草。每个孩子一个鸡蛋,上画着简单的娃娃脸,写上名字用湿纸包裹。鸡蛋熟了之后,家长拿着鸡蛋开始叫魂,孩子跟着回家,然后就可以吃鸡蛋了。一年,一次。
而儿子呢?他都把鸡蛋吃腻了,当做玩具了。当年一个鸡蛋能换来老爸老妈的一顿打。今天三四斤鸡蛋仅仅是玩笑般的拧拧耳朵和一顿假装出来的训,甚至关心他会不会被烫着远比鸡蛋被浪费重要。挨训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浪费和不会规划。到底是鸡蛋不值钱了,还是我们心太软拿不动棍子了?
不是。真正的原因是差距,差距啊。这个差距相隔了近三十年。三十年刚刚够一个人从幼儿长到壮年。三十年已经是换了人间。三十年来,我们因为生活在其中,所以感觉不是很深。然而今天孩子的境遇却让我发现了这一巨大的变化,用一句诗来形容就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发了会儿呆顺手翻开手机,我开始浏览新闻。当年电视全村好像只有两三个还是一两个啊,就连可以播放广播的大喇叭都没几个。那个时候想知道外界的事情,很难。而今天,手机在手,天下我有。顺手点开手机,我就能纵览全球风云。
点开新闻页面,看了几条新闻之后,我看到一个标题:“世界还是那个世界,还好中国已经不是那个中国。”,顺手点进去:叙利亚大使那孤寂的身影映入眼帘。手指向下滑动,文字和更多的画面进入眼中。忽然我的动作僵硬了:一个和儿子差不多大的孩子双眼含泪:我们做错了什么要被轰炸。他们仅仅是在玩,然后我们就被无端地一顿轰炸。
三十年前,我们玩的时候总是要小心不要伤到人,不要因为忘了写作业而挨揍;现在儿子们玩的时候也要小心不要伤到人,不要因为忘了写作业让家长数落甚至是挨揍。而叙利亚的孩子们,他们要小心的更多……
三十年的时间啊,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远方,依然有强权,依然有流血,依然有眼泪。
或许这一切用这篇新闻的标题就能说明白吧: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中国已经不是那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