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花开】北撤后的金萧支队(散文)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订无条件,蒋介石趁机想摘取抗日胜利果实,我党中央识破蒋介石的狼子野心,命令我新四军浙东纵队北撤。1945年10月上旬,我新四军浙东纵队共计15000余人,分别从余姚、慈溪等地北渡杭州湾,冲破国民党军的层层封锁在青浦会合。1945年10月下旬北撤部队陆续渡过长江,进入苏中根据地在涟水县进行了改编,部队进入山东省泰安县,完成了北撤任务。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奉命北撤后,留下坚持原地斗争的同志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先后建立路西人民救国先锋队、会稽山人民抗暴游击司令部,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1948年9月15日,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游击支队(金萧支队)在浦江马剑乡石门村成立了,支队长蒋明达,政委张凡,下辖三个大队,这是一支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留在游击根据地的火种,成为开展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革命斗争的中坚力量。
金萧地区北达钱塘江畔的萧山,西临富春江、兰江,南至金华,东抵会稽山,浙赣铁路纵贯其间,这区域原是日军侵华期间,在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补给线。可见其战略位置相当重要。金萧支队建立后,以浦江、诸暨、桐庐、富阳毗邻地带,作为游击根据地的中心,在桐庐县新合乡先后建立了被服厂、修械所、金萧报社、后方医院等后勤机关,并以游击根据地为依托,先后建立路西、江东、江南、路北、江西5个县政府和江北、严衢、天目3个办事处。星星之火就在这些地方燎原。
金萧支队在敌后活跃的活动,触动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神经,他们视我金萧支队为眼中钉、肉中刺,认为严重威胁着他们的安全,必除我金萧支队死地而后快。敌人为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经过精密策划,决定以两个师的兵力对我金萧支队游击根据地进行联合“围剿”。国军216师虽然被我军打残但实力还在,该师那时驻扎绍兴、诸暨一带休整补充。1949年4月2日,国军216师集结1200多人,以马剑、石门为中心向我根据地进行扫荡,同时窜入上褚、沈家、马剑、石门、紫阆等村,挨家挨户搜索我金萧支队人员,大肆抢劫,奸淫妇女,结果连一个金萧支队的人都没碰到,只好抓去90多名村民做壮丁交差。国军203师是被我军全歼后重建的部队,分驻金华、武义等地。1949年2月,我金萧支队派人策反该师609团二营机枪连的排长黄和庆成功,在离金华城几十里的雅畈,排长黄和庆与我金萧支队里应外合,带着4挺马克沁重机枪和十几箱子弹起义,壮大了我金萧支队的力量,让敌人真正尝到我金萧支队的厉害。为此,敌203师对我金萧支队既恨又怕,怕得是不知道那一天自己哪支部队又被我金萧支队策反。恨得是不但不能消灭我金萧支队,反而时不时的被我金萧支队骚扰损兵折将。为解心中之恨敌203师到我金萧支队控制的浦江西南的通化游击区地区进行扫荡。于是在1949年3月9日发生倪大战斗,这次敌203师是有备而来,意在消灭我金萧支队的有生力量,我金萧支队考虑到敌我力量悬殊,为保存金萧支队的实力我主动撤出战斗。上当的敌人扑空后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于4月初又策划敌203师与敌216师联合行动,北移到虞宅、朱宅一带,妄图一举拿下我金萧支队。而我金萧支队却不和敌人发生正面冲突,与敌人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让敌人摸不清我金萧支队的动向,敌203师与敌216师自己挨打了还找不到北,让他们恨的直咬牙,又对我金萧支队无可奈何,于是敌人心生一计把毒手伸向我后勤部门。
1948年9月金萧支队在桐庐的四管乡(现新合乡)建立了被服厂、修械所、金萧报社和后方医院等后勤机关,这一带顺里成章地成为我金萧支队活动的中心。敌人正面与金萧支队交烽捞不到便宜,就集中优势兵力在这一地区重点“围剿”。1949年4月13日敌203师夜里集中609团全部和师部突击营,联合浙保王之辉等部共2000多人,携带迫击炮、6O炮20多门,轻重机枪80余挺,偷袭我桐庐四管乡后勤基地。他们兵分四路,一路经浦江的寺前、潘周家、引坑大路至外松山,旧庄等地;一路过罗家、芝麻岭至山桑坞;一路经甘岭绕道东毛村转向雪水岭,直插丁家岭村;一路经杨家岭至里松山。妄图一举围歼我后方机关和军需工厂。敌人趁天黑偷袭我后方机关和军需工厂的四路敌人,进入我后勤基地中心地区后缩小包围圈,把我方人员包围在山桑尖至天堂一带山林中,抢走已埋伏的我军大部分服装、布匹、缝纫机、枪械零件和手榴弹等,以及仓库的大量军需物资,放火烧毁了后勤机关和仓库,被服厂和修械所的厂蓬也被付之一炬,并架起重机枪、迫击炮向山上盲目射击,用火力搜索我游击队员。他们放火烧山妄图将我方人员赶下山来。老大保佑因为此时草木已经放青,因为潮湿而没有烧起来。同志们隐蔽得好暂时还算安全。在敌人包围下我隐蔽人员匆忙上山粮食不足,在敌人包围的第三天我被服厂的同志已粮尽水绝饥渴难忍。被服厂总务周秋水同志为了给同志们搞点食物和侦察敌情而冒险下山,不幸被埋伏在山桑尖路旁的敌人抓住。敌人惨无人道地用锯子锯下他的头颅,挂在丁家岭村旁的桕树上示众。威胁村民不得上山给我金萧支队的同志送饭。设在蟒潭顶金萧支队的《金萧报》社当时有30多人,接到敌人袭击情报后迅速向山上转移,在柴丛中隐蔽了两天三夜后撤到桐富边境富阳县属的一个小山村,脱离了魔掌。我后方医院当时有30多名伤员和40多名工作人员只有2支步枪和1支短枪,无法抵抗和自卫,院长阮涤非和指导员牛朋就指挥大家向西北山沟撤退。无法行动的5名重伤员,被抬到小山湾的柴丛中隐蔽,其余人员分散隐蔽在山腰森林中。从早晨到傍晚,敌人几次用火力猛烈扫射搜索,同志们虽然受到威胁,但沉着冷静始终未暴露目标,敌人只得望山兴叹。天黑后院长组织突围,重伤员行动不便暂留原处,其余人员从湖田北面向东转移,穿过杨家岭至里松山的大路,安全地跳出包围圈,经龙门脚到达金萧支队驻地。敌人抓不到我方人员就在湖田等村挨户翻箱倒柜抢劫粮食和财物,并强迫群众带路。湖田村有一群众不幸被敌人抓住,他明知伤员所走路线却故意带到东边另一山沟,使敌人扑了空,敌人在恼羞成怒中“围剿”以一无所获而告终。
这次“围剿”我后勤部门遭受损失是最大的一次,在这样恶厉环境下,我金萧支队仍像小草一样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时光到了1949年4月底至5月初,在我解放大军进军浙江的形势下,金萧支队先后解放分水、新登、临安、萧山、桐庐、浦江六座县城;配合大军接管吴兴、富阳、建德、寿昌、兰溪、金华、义乌七座县城;并成功策动国民党湖州专员公署专员率部投诚。1949年5月18日,金萧支队与南下干部在桐庐胜利会师。1949年5月22日,金萧支队奉命撤销建制进行整编,我金萧支队7次外线出击,驰骋浙西18个县境,纵横12000平方公里,战役100余次,歼敌3000余人,取得了会师皖南、开拓严衢、策反湖州、直逼杭城的伟大战绩。
1949年整编,金萧支队正式编为人民军队。金萧支队永远是浙东人民的骄傲,她在解放战争中做出的突出贡献,永远载入光荣史册,共和国永远记着金萧支队,中国人民永远记着“金萧支队”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