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春】捧书溢美,文苑留痕(散文)
岁月如梭,辉光映月。闲暇,被一卷书香浸润。诵读诗书,漫步文苑,在历史长河涉足文字浪花,把仁爱和善美镌刻于心。人世的唯美甜润,在飘着墨香的文字中展现。古今中外的历史故事,名人言录,生命奇迹,智慧创造,兵家纷争,生活轶事……用文字语言拓展在读者的眼界中,欣赏阅读,如饥似渴。
心灵与文本结合,使灵魂升华,与历史社会人伦观念对接,和着作者思想律动,用自己的内心去细致体味。那幸福微笑或者痛楚忧烦,思想智慧的闪烁光焰,随之迁化至读者的心灵。激动或平静,怨恨或伤悲,喜悦或慰藉,在心之域驰骋漫舞。
读书,用自己的心灵跋涉、穿越漫漫人生。生活中,书香相伴,则有梦想之天堂;知风听雨,观草木之葱郁,睹沧桑之变迁,识进退之天数,辨生命之休憩与繁衍。一切飞短流长迹象,融洽心灵,使人处事不惊,富有远见,安然心灵。所谓胸有诗书气自华,应属于读书思考后的气质与精神境界的升华。
赏阅好书,似走进芳草如茵之地,自由浪漫,心绪舒展,书香伴岁月旖旎,赏赐哲人的恩典。捧卷之余存雅致情怀,牵动心绪,留香溢美。发自肺腑的善美引领,心随书山漫步流云,似荡舟学海帆揽,遨游远方理想彼岸。一切忧虑困顿,瞬间被慧悟之思解体,怅惘岁月,感怀千古,憧憬怡然如梦的美丽心愿,萦绕胸怀,心向远方!
人生或有诸般不如意,命运或难以有瞬间的温馨乐观。有书香的日子,心情是活泛的,不带死气沉沉的孤寂和无聊。以书为友,芳香心愿;以书为伴,春色满园。不以物喜,不以己忧,与书香为伍,何不快哉!好书是智者用生活打磨出的智慧之光,是前人在生活与命运中精研并总结的宝典。有书的日子心情是开放的,丝毫不受囚笼般思想与现实所困,书卷是盏明灯,辉映自身,照亮远方,同时明辨自己的心扉。读书的收获,是踩着智者的肩头攀爬登高,书本就是通往理想境界的台阶与天梯。
少年时读过繁体字的自传小说《高玉宝》。上世纪七十年代文革时,当时自己读小学。这本书是父亲收藏的,繁体字,读起来费劲,猜测着去弄懂个个繁体字的意思。看得页数多了,不懂的繁体字出现的次数增加,慢慢认识会读了,悟性作用。总是爱偷偷地读,躲开别人,因为书中的故事情节经常使幼小的我伤心落泪。偶尔被家人和小朋友看到我红肿的眼睛,自己还觉得难为情。在读个别章节时,的确是抑制不住心中的伤感和痛楚,进而泪流满面,甚至轻生呜咽。那时的自己,俨然变成了书中的主人公。幻化与善念,成就了自己丰富的感情世界;读书中所认识的繁体字,使我受益终生。
读高尔基的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见证了马克西姆•高尔基的自身成长。三部曲写出了主人公阿廖沙在沙皇帝制下艰辛的生活长大过程,并了解了当时的俄罗斯风土人情以及市井生活的种种情境;激发人读书上进,坚守信念且顽强生活的决心;鞭笞沙俄黑暗社会的魔爪如何伤害那些无助的贫穷者。读书思考间,使人悟生社会知识,了解种种社会现象,从人性的角度挖掘了社会的弊端和千奇百怪的社会现象,增长教益,启迪灵魂。读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的书,能使头脑变得不再单纯,剖析人性本源和社会弊端。书中的阿廖沙,是我青年时代所认识的小说主人公之一。读这本书,是中学毕业刚踏入社会时,借读的。读书时也被阿廖沙的读书精神所影响,从此喜欢上了阅读文学作品和社会历史、人物成长之类书籍。
最打动灵魂的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晚年的作品《复活》。书中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最终的“道德自我完善”,灵魂忏悔与活动救赎,使人顿悟了做人的道德底线;玛丝洛娃的遭遇和苦难命运牵动心弦;庭审过程中法庭官员腐败龌龊,还使人洞察了那时沙俄社会的黑暗。聂赫留朵夫跟随玛丝洛娃去西伯利亚服苦役的路上深深的忏悔并想与之结婚的愿望,表明了一颗曾经罪孽的心深受良知的谴责,之后终于复活了,自我得到了救赎。读罢,感动生命,唤醒良知,烙印灵魂。
喜欢读一些中外文学名著,多年前在新华书店五元买回一套四册百万字《基督山伯爵》,月余时间,抽空读完,感觉是部好书。后来再次阅读,个别章节兼采用诵读进行的。大仲马先生思想深刻,语言流畅优美,情节生动富有创意,表达细致,具体入微,哲思辉煌,文采飞扬。多读些好的书籍,能提高自己的表述能力,写文也会受到其文风影响。
还有个阅读心愿需要了结,那就是自己征文获奖的一套《沈家祺自选集》。这套书由中国文联出版社版印,300余万字,是上海著名作家沈家祺先生大半生创作文稿中精选的作品集。本套书共十卷本,2016年一次版出,分为长篇小说卷•割不断的情缘、短篇小说卷•谈情说缘、散文卷•旅人走笔、故乡情缘、灯下走笔、神州散记、散文报告文学卷•岁月掠影、诗歌卷•时光抒怀、儿童文学•中长篇小说卷与综合卷。本套巨著,世间罕见,阅读价值不菲。他的作者沈家祺先生被称为“当代徐霞客”,确实不负盛名。作品类别涉及多种文学题材,选读后深感语言优美,教益很深。以后抽时间再认真选读,以期增进自己的文学鉴赏水平和表达能力,写出好的作品,为促进文学的繁荣发展服务。
2018年4月28日星期六